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推理必须科学、严证。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CO2和CO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B.化合物中含不同种元素,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所有原子核中都一定含有质子和中子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最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答案】B【详解】A、CO和CO2的元素组成相同,但CO和CO2的分子构成不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所以,CO和CO2的元素组成相同但化学性质却不同,故选项错误;B、由化合物概念可知至少由两种元素组成,则化合物都是由不同元素组成,又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则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正确;C、原子核中不一定含有中子,例如一种氢原子的原子核中不含有中子,故选项错误;D、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例如既不是反应物、催化剂,也不是生成物的物质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丁基锂(C4H9Li)是橡胶合成工业中一种常用的试剂。
白色粉末,熔点-95℃,沸点80℃,遇水、空气均易自燃。
下列关于丁基锂的说法正确的是A.丁基锂是由4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1个锂原子构成的B.丁基锂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75%C.丁基锂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燃烧,可以用水浇灭D.丁基锂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答案】B【解析】A、丁基锂是由分子构成的,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错误;B、丁基锂中碳元素质量分数=×100%=75%,正确;C、丁基锂遇水易自燃,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燃烧,不能用水浇灭,错误;D、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到几万、甚至几十万,丁基锂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4+1×9+7=64,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错误。
故选B。
点睛: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中解题的关键。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B.稀有气体C.四氧化三铁D.人呼出气体【答案】C【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详解】A、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不正确;B、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气、氖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不正确;C、四氧化三铁是氧元素和铁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纯净物,故C正确;D、人呼出气体中含有水蒸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不正确。
故选C。
【点睛】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4.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C.粗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答案】B【详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错误;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正确;C、粗铁丝在空气中无法燃烧,错误;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错误。
故选B。
5.2017年第一批“共享单车”进入大余,方便了大余市民的绿色出行;随着夏季气温的升高,“共享单车”的充气轮胎容易发生爆炸的主要原因是()A.分子停止运动B.分子质量变大C.分子本身的体积变大,分子运动速率减慢D.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答案】D【详解】夏天温度高,分子间的间隔要增大,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故会使轮胎发生爆胎。
故选D。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碳酸乙烯酯(C3H4O3)可用作锂电池电解液。
下列有关碳酸乙烯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B.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其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2D.每个碳酸乙烯酯分子中含有10个原子【答案】B【详解】A、根据碳酸乙烯酯(C3H4O3)化学式可知,碳酸乙烯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根据碳酸乙烯酯(C3H4O3)化学式可知,碳酸乙烯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2×3):(1×4):(16×3)=9:1:12,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不是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B错误,符合题意;C、根据碳酸乙烯酯(C3H4O3)化学式可知,碳酸乙烯酯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1×4):(16×3)= 1:12,,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根据碳酸乙烯酯(C3H4O3)化学式可知,每个碳酸乙烯酯分子中含有原子数目=3+4+3=10,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点睛】在比较同一物质中各元素质量分数大小时,不一定将每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完全计算出来,可利用各元素的质量比进行比较,既快捷又准确。
7.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它们的溶质分别是:①硝酸钡、②硝酸银、③氯化钠、④氯化铜,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将它们加以鉴别,则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可能是()A.④②③①B.①③②④C.④①②③D.②③①④【答案】A【解析】首先根据溶液显蓝色鉴别出氯化铜,然后将氯化铜滴入剩余的三种溶液中,会生成白色沉淀的是硝酸银,再将硝酸银滴入剩余的两种溶液中,会生成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钠,没有现象的是硝酸钡,所鉴别出来的顺序是氯化铜、硝酸银、氯化钠、硝酸钡,故选A。
8.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B.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能用铁丝代替红磷C.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约占21%D.空气污染物有NO2、SO2、CO2、O3、烟尘等【答案】A【详解】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在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符合题意;B、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故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不符合题意;C、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氧气约占21%,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文明洛阳,从我做起。
你认为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公交车能源更新,私家车限号出行B.加大污水处理和再利用工程C .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 2污染D .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焚烧【答案】D 【解析】A 、公交车能源更新、私家车限号出行可以防止或减少空气的污染,不符合题意;B 、加大污水处理和再利用工程能防治水污染,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C 、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 2污染能减少酸雨的形成,不符合题意;D 、分类回收垃圾可以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但露天焚烧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污染空气,符合题意。
故选D 。
10.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 .2个氮原子-N 2B .钙离子-Ca +2C .氯化铁-FeCl 2D .氦气-He【答案】D【详解】A 、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氮原子化学式为2N ,故A 不正确;B 、离子符号在元素符号右上角写带几个单位的正(或)负电荷,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则钙离子化学式为2+Ca ,故B 不正确;C 、组成化合物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铁离子为+3价,则氯化铁化学式为3FeCl ,故C 不正确;D 、氦是稀有气体,则氦气化学式为He ,故D 正确。
故选D 。
11.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A .用肥皂水区分硬水、软水B .用带火星的木条区分2O 、2COC .用2Ba OH ()区分2CaCl 、HClD .用pH 试纸区分氢氧化钠、氯化钠【答案】C【详解】A 、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正确;B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二氧化碳不能,能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正确;C 、氢氧化钡不能与氯化钙反应,氢氧化钡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水,无现象,无法鉴别,错误;D 、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氯化钠溶液显中性,pH 试纸会出现不同的颜色,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正确;故选:C 。
【点睛】在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然后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根据出现不同的现象才能鉴别12.下列选项,各内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的是()A.NaOH和盐酸B.Ba(OH)2和K2SO4C.NaCl和AgNO3D.Na2CO3和KNO3【答案】D【解析】A.氢氧化钠和盐酸能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反应能够进行;B.氢氧化钡溶液和硫酸钾溶液能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钾,故反应能够进行;C.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故反应能够进行;D.硝酸钾和碳酸钠交换成分无气体、沉淀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反应。
13.如图是铁元素和氧元素常见化合价的坐标图,试判断a 点上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Fe B.FeO C.Fe2O3D.Fe3O4【答案】B【详解】a点所示铁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所以a点上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FeO。
故选B。
【点睛】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可以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
14.欲将二氧化碳里混入的少量一氧化碳杂质除去,可以让混合气通过()A.水B.灼热的碳层C.澄清的石灰水D.灼热的氧化铜【答案】D【详解】A、二氧化碳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但一氧化碳会带出部分水蒸气,一氧化碳气体中又混有新的气体,故A项错误;B、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碳层,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相当与除去二氧化碳剩下一氧化碳,故B项错误;C、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与水,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且没有反应的一氧化碳气体会带出水蒸气,故C项错误;D、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铁,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除去一氧化碳的同时,又增加了二氧化碳的质量,故D项正确;故选:D。
15.沼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2 C.-1 D.-4【答案】D【详解】氢元素显+1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1)×4=0,则x=-4价。
故选D。
16.2013年1月19日,首个《国际防治汞污染公约》发布。
下图为元素汞的信息,从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一项是A.汞属于非金属元素B.汞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0C.汞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5周期D.在化学反应中汞原子容易得到电子【答案】B【解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汞,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错误;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80,表示原子序数为80;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则该元素的核电荷数为80,故选项正确;C、汞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6周期,故选项错误;D、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