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学》教学大纲
学时:72
适用专业:物流管理、工商管理等经济管理类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的性质:
《运筹学》是20世纪40年代开始形成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它主要应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现实系统的运行规律,从而提出具有共性、典型意义的优化模型,寻求解决模型的方法,最终形成决策方案。
其目的是提高管理者统筹规划、纵揽全局的能力,帮助管理者科学地确定行动方向和行动方案,使之既合乎客观规律,又能获得尽可能好的结果。
课程的任务:
本课程将通过系统地讲授《运筹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指导学生解题、个人研究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案例分析等环节,培养学生全局优化的思想,使学生掌握若干类常用的运筹学模型,了解运筹学模型在解决经济管理领域中的问题所起的作用;使学生初步掌握对实际问题建模的方法和技巧,运用计算机软件求解所学运筹学模型,并能够对求解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和改进处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面对实际背景运用运筹学知识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方面有明显提高。
前导课程:经济数学、管理学概论
二、教学基本要求
1 .掌握线性规划、运输模型、动态规划、网络计划、存储模型,排队论等几种重要而成熟的运筹学模型,包括模型条件、结构特点、基本方法步骤及应用范围等;
2 .通过对具体方法与模型的学习,认识运筹学在经营管理决策中作为提高决策水平的方法和工具的作用;
3 .了解其它相关的经营管理数量方法与模型以及发展方向;
4 .领会运筹学在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基本思想和的基本思路,并进行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的训练。
三、教学条件
多媒体教学设备,必要的运筹学工具软件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五、教法说明
采用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注意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方法的教学,重点学习对各种运筹模型的解法并注意与计算机结合教学。
根据课程进展灵活安排理论、实践、习题、讨论的内容。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大致比例为3:1。
(如果课时紧张,加*的内容可略讲或不讲)
六、考核形式及评分方法
考核形式: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相结合
评分方法:平时成绩占50%(主要考察学习态度、课堂发言、讨论、作业等方面),期
末考试占50%。
七、教材与参考书
1.《运筹学实用教程》,宁宣熙编著,科学出版社,2002年
2.《运筹学简明教程》,魏权龄等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3.《运筹学习题集》(修订版),胡运权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85年4.《管理运筹学》,韩大卫编著,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