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液压泵的性能参数 齿轮泵

液压泵的性能参数 齿轮泵

动侧板紧贴在小齿轮、内齿环和填隙片端面上;磨损后,也可利用背 压自动补偿。
径向间隙补偿原理
径向半圆支承块的下面也有两个背压室,各背压室均与压油腔相 同。在背压作用下,半圆支承块推动内齿环,内齿环又推动填隙片与 小齿轮齿顶相接触,形成高压区的径向密封。同时,可自动补偿各相 对运动间的磨损。
动力元件
齿轮泵
小结
•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 齿轮泵的流量计算 • 齿轮泵的类型——外啮合、内啮合 • 齿轮泵的结构特点——困油现象、径向液压力不平衡及措施 • 高压齿轮泵的结构特点——轴向泄漏的补偿
动力元件
齿轮泵
作业
• 《流体传动与控制》教材 • P81,3-1、3-4
动力元件
齿轮泵
齿轮泵
分类
按结构形式分 按齿形曲线分
按工作压力分
外啮合式和内啮合式 渐开线形、圆弧齿形和摆线形 低压(<2.5 MPa); 中低压(2.5 ~ 8 MPa); 中高压(8~16 MPa); 高压(≥16 MPa);
中低压齿轮泵多用于机床传动系统,润滑及冷却装置。 中高压齿轮泵多用于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轧钢设备、航空技术等。
齿轮泵的泄漏途径主要是: 端面间隙泄漏(也称轴向泄漏,约占75~80%); 径向间隙泄漏(约占15~20%); 齿面啮合处(啮合点)的泄漏。
动力元件
齿轮泵
1. 高压外啮合齿轮泵
外啮合齿轮泵主要采用浮动轴套或浮动侧板来自动补偿轴向间隙。 一般来说,外啮合齿轮泵只能补偿轴向间隙,补偿径向间隙较困难。
浮动轴套式
动力元件
齿轮泵
一、 渐开线形外啮合齿轮泵 1.工作原理
泵体
传动轴
动力元件
齿轮泵
一对相互啮 合的齿轮
端盖

动力元件
观察分析齿轮泵的四个工作要素是怎么实现的
齿轮泵
动力元件
齿轮泵
2.流量计算
单位时间内有多少齿间槽将油液从吸油腔带到压油腔 精确计算应依啮合原理来进行; 近似计算可以认为排量=两齿轮的齿间槽容积。 而标准齿轮齿间槽的容积≈轮齿的体积。
工作原理
吸油 —— 左半部分,轮齿脱开啮合,容积↑ 压油 —— 右半部分,轮齿进入啮合,容积↓
流量
Q 2 (r12 r22 )bnV
特点 结构紧凑,尺寸小,重量轻;运转平稳,噪声小,流量脉动小。
但齿形复杂,加工困难,价格昂贵。
动力元件
齿轮泵
三、 高压齿轮泵的结构特点
影响齿轮泵压力提高的主要因素是: 1 )径向液压力不平衡 2) 泄漏
措 施 在齿轮泵的端盖上或浮动轴套上开卸荷槽。
动力元件
齿轮泵
2)径向液压力不平衡及改善措施
原因
沿齿轮周围液 体压力产生的 径向力FP
动力元件
齿轮泵
齿轮啮合 产生的径 向力FT
危害
径向不平衡力很大时能使轴弯曲,齿顶与泵体内壁产生刮削(扫膛现象), 同时加速轴承的磨损,降低轴承的寿命。
措施
(1)采取缩小压油腔尺寸的办法 。 压油腔的包角通常< 45°;
(2)将压油腔扩大到吸油腔侧,使在工作过程中只有1~2个齿起到密封作
用。利用对称区域的径向力平衡来减小径向力的影响; (3) 此外还可合理选择齿宽B和齿顶圆直径De。
动力元件
齿轮泵
动力元件
齿轮泵
齿轮泵的压力平衡槽
二、 内啮合齿轮泵
内啮合齿轮泵有渐开线齿轮泵和摆线齿轮泵两种。 1.渐开线内啮合齿轮泵
第三章 动力元件
➢概述 ➢液压泵的性能参数 ➢齿轮泵 ➢叶片泵 ➢柱塞泵
齿轮泵 特 点:
优点: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制造 方便,价格低,工作可靠,转速范围大,自吸 性能较好,对油液污染不敏感,维护方便等。
缺点:流量和压力脉动较大,噪声大,排 量不变,齿轮磨损后不易修复,互换性差等。
动力元件
q 2 zm2bnV
V Dhb 2 zm2b
D——齿轮节圆直径 。 H——齿高 b——齿宽 z——齿数 m——模数

适用于渐开线形 外/内啮合齿轮泵
动力元件
齿轮泵
实际上齿间槽的容积略大于齿轮的体积,且齿数越少,差值 越大。故对上式进行修正。用系数3.33 ~ 3.35代替π (称 为放大系数) 。齿数少时取大值,则齿轮泵的输出流量:
q 6.66 ~ 6.7zm2bnV
动力元件
齿轮泵
实际上一对轮齿在相互啮合时,其啮合点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因此,齿轮泵 压油腔体积的瞬时变化率是不均匀的,即泵的瞬时输出流量是脉动的。
设其最大瞬时输出流量为qmax,最小瞬时输出流量为qmin,则流量脉动率
B
qmax
qmin q
100%
δB值越大,瞬时输出流量脉动越严重。齿数愈少,脉动率越大。 瞬时流量脉动会引起压力脉动,它将影响液压系统的工作平稳性。 流量脉动还是引起泵噪声的主要原因之一。
原理: 将泵出口压力油引入轴套背面 ,使之紧贴齿轮端面,补偿 磨损,减小间隙 。
浮动侧板式 原理: 将泵出口压力油引至侧板背面,靠侧板自身的变形来补偿端
面间隙。
动力元件
齿轮泵
动力元件
采用浮动轴套的中高压齿轮泵结构
齿轮泵
2. 高压内啮合齿轮泵
轴向间隙补偿原理 与外啮合齿轮泵浮动侧板的补偿相似,也是利用背压使两侧的浮
3.齿轮泵的结构特点
1) 困油现象及消除措施 定义
在液压泵运转过程中产生既不与吸油区相通,也不与排油区相通的 闭死容积,且闭死容积的大小不断变化的现象。
原因
为保证齿轮的稳定传动,齿轮的重合系数ε>1(一般在1.05~1.3之 间),导致两齿存在同时啮合,形成困油区。
动力元件
齿轮泵
危害
动力元件
齿轮泵
动力元件
齿轮泵
1——小齿轮 2——内齿环 3——月牙形隔板
注意:两者的齿数不同。
工作原理
动力元件
齿轮泵
流量
q 2 kzm2bnV
特点
优点:流量和压力的脉动较小;无困油区,噪声较低; 轮齿接触应力小,泵的寿命较长。 缺点:加工难,价格高。
动力元件
齿轮泵
2.摆线形内啮合齿轮泵
摆线齿轮泵又称为转子泵,由两齿轮及前后端 盖等组成。且两齿轮相差一个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