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加工1.5万吨草颗粒生产线项目项目单位:海原县昊州草牧有限公司项目概况:海原县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将种草养畜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截止目前人工种植紫花苜蓿留床面积达88.5万亩,年提供优质干草25.6万吨。
计划今后每年新种植紫花苜蓿20万亩,到2005年,累计留床面积达100万亩,年提供优质干草30万吨。
拟建1.5万吨紫花苜蓿草颗粒生产线,产品主要为草颗粒,国内市场草颗粒价格在1200元/吨,市场前景广阔。
项目投资:计划总投资320万元。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0万元,流动资金200万元。
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800万元,利润245.2万元,投资回收期2.2年。
(一)草颗粒的优势饲草的生长和利用受季节影响很大,冬季饲草枯黄,含营养素少,家畜缺草吃;夏季饲草生长旺盛,营养丰富,草多家畜吃不了。
因此,为了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夏季饲草,经刈割、晒制、粉碎、加工成草颗粒保存起来,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草资源,还具有许多优势。
1.饲料转化率高。
冬季用草颗粒补喂家畜家禽,可用较少的饲草获得较多的肉、蛋、乳。
2.体积小。
草颗粒饲料只为其原料干草体积的1/4左右,便于贮存和运输,粉尘少有益于人畜健康;饲喂方便,可以简化饲养手续,为实现集约化、机械化畜牧业生产创造条件。
3.增加适口性,改善饲草品质。
有些饲草新鲜时,适口性稍差,但加工后适口性更好。
如草木樨具有香豆素的特殊气味,家畜多少有点不喜食,但制成草颗粒后,则成为适口性强、营养价值高的饲草。
4.扩大饲料来源。
如锦鸡儿、优若藜,羊柴等,其枝条粗硬,经粉碎后加工成草颗粒,就成家畜所喜食的饲草。
其他如农作物的副产品、秕壳、秸秆以及各种树叶等加工成草颗粒皆可用于饲喂家畜家禽。
(二)草颗粒的加工技术加工草颗粒最关键的技术是调节原料的含水量。
首先必须测出原料的含水量,然后拌水至加工要求的含水量。
据测定,用豆科饲草做草颗粒,最佳含水量为14%~16%;禾本科饲草为13%~15%。
草颗粒的加工,通常使用颗粒饲料轧粒机。
草粉在轧粒过程中受到搅拌和挤压的作用,各种成分有效混合。
在正常情况下,从筛孔刚出来的颗粒温度达80℃左右,从高温冷却至室温,含水量一般要降低3%~5%,故冷却后的草颗粒的含水量不超过11%~13%。
由于含水量甚低,适于长期贮存而不会发霉变质。
制作草颗粒时,可以按照各种家畜家禽的营养要求,配制成含不同营养成分的草颗粒。
其颗粒大小可参照轧粒机的说明书,调节轧粒机,按要求加工。
(三)草颗粒饲料成分及效果为给各种家畜家禽生产配合饲料,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用草粉(青干草、农作物秸秆)55%~60%、精料(玉米、高粱、燕麦、麸皮等)35%~40%、矿物质和维生素3%、尿素1%组成配合饲料,用颗粒饲料压粒机压制而成颗粒饲料。
压制时每百千克料加水量17千克,加浓度为37%的甲醛液100毫升,以提高其营养成分和消化率。
据试验,8月龄的羔羊,用颗粒饲料育肥50天,日增重平均达到190克,每增重1千克,消耗饲料6.4千克。
应用颗粒饲料生产肥羔,无论在牧区还是在农区均是一条促进养殖业发展的可行途径。
(四)草颗粒饲喂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家畜家禽饲喂前要驯饲6~7天,使其逐渐习惯采食颗粒饲料。
饲喂期间每日投料2次,任其自由采食。
傍晚补充少量青干草,以提高消化率。
颗粒饲料的日喂给量以每天饲槽中有少量剩余为准。
一般活重为30~40千克的羊只日喂给量为1.5千克,活重为40~50千克的羊只日喂给量为1.8千克。
需要注意,采食颗粒饲料比放牧时需水量多,缺水时畜禽拒食。
所以要定时饮水,日饮水不少于2次,有条件装自动饮水器更为理想。
颗粒饲料遇水会膨胀破碎,影响采食率和饲料利用率。
草颗粒饲喂一般在枯草期进行,以避开雨季。
饲喂开始前,必须进行驱虫和药浴。
对患有其他疾病的畜禽要对症治疗,使其较好地利用饲料。
适当延长饲喂时间将获得较大的补偿增重,达到预想的饲喂效果。
配合饲料按照家畜种类、生产性能以及生理状况,进行以草粉为主的日粮配合,可将配合后的饲料加工成一定剂型,便可直接饲喂畜禽。
例如对牛加工成直径160毫米、厚度10毫米的草饼,或者160毫米×170毫米×60毫米的草块;对羊只加工成长10毫米、半径5毫米的圆柱或方柱状的颗粒。
2 生态饲料的配制2.1 原料的合理选择饲料原料是加工饲料的基础,选择原料首先要保证原料的90% 来源于已认定的绿色食品产品及其副产品,其它可以是达到绿色食品标准的产品;其次,要注意选购消化率高、营养变异小的原料。
据测定,选择高消化率的饲料至少可以减少粪尿中5% 氮的排出量。
再次是要注意选择有毒有害成分低、安全性高的饲料,以减少有毒有害成分在畜禽体内累积和排出后的环境污染。
2.2 饲料的精准加工饲料加工的精准程度对畜禽的消化吸收影响很大,不同的畜禽对饲料加工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李德发(1994 )报道,猪饲料颗粒在700 μm-800 μm 之间,饲料的转化率最高。
采用膨化和颗粒化加工技术,可以破坏和抑制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有毒有害物质和微生物,改善饲料卫生,提高养分的消化率,使粪便排出的干物质减少三分之一。
2.3 配制氨基酸平衡日粮氨基酸平衡日粮,是指依据" 理想蛋白质模式" 配制的日粮。
即日粮的氨基酸水平与动物的氨基酸水平相适应的日粮。
据报道,在满足有效氨基酸需要的基础上,可以适当降低日粮的蛋白质水平。
有研究资料表明,畜禽粪便、圈舍排泄污物、废弃物及有害气体等均与畜禽日粮中的组成成分有关。
将猪日粮中的蛋白质含量每降低1% ,氮的排出量则减少8.4% 。
如果将日粮中的粗蛋白含量从18% 降低到15% ,即可将氮的排放量降低25% 。
如果将鸡的日粮中蛋白质减少2% ,粪便排氮量可减少20% 。
粪便污染的恶臭主要由蛋白质的腐败所产生,是日粮中营养物质吸收不全造成的,如果提高日粮蛋白质消化率或减少日粮蛋白质供应量,那么恶臭物质的产生将会大大减少。
这不仅可以节省蛋白质资源,而且也是从根本上降低畜禽粪便氮污染的重要措施。
2.4 根据畜禽品种及其不同的生长阶段配制日粮动物不同的生长阶段其营养需要差别很大,生产中要尽可能地准确估计动物各阶段环境下的营养需要及各营养物质的利用率,设计出营养水平与动物生理需要基本一致的日粮,这是减少养分消耗和降低环境污染的关键。
近年的许多研究报道表明,根据畜禽不同年龄、不同生理机能变化及环境的改变配制日粮,可以有效地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氨基酸需要随畜禽年龄和生理状态而异,要使氮的损失降到最低,必须经常调整氨基酸的供给量。
对饲养种猪而言,实行阶段饲喂对降低氮的排出是有益的,妊娠母猪对氮的需要量远低于泌乳母猪,妊娠期重新配制日粮比使用同种日粮可降低氮的排出量15%-20% ,且不影响繁殖性能。
3 合理利用饲料添加剂在日粮中添加酶制剂、酸化剂、益生素、丝兰提取物、寡聚糖和中草药添加剂等,能更好地维持畜禽肠道菌群平衡,提高饲料消化率,减少环境污染。
3.1 添加酶制剂Officerh 和Batterham(1992) 对猪的试验表明,添加微生物植酸酶后猪回肠的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提高了9%-12% 。
对肉鸡的研究也表明,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可节约1% 的蛋白质,使氮的排泄量降低10% ,而不影响其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
同时,添加微生物植酸酶可使粪便磷的排泄量减少50% ,而通过减少外源磷的添加或提高饲料转化率的方法仅能降低10% (Simous 和Versteegh ,1990 )。
Lei 等(1993 )研究表明,在断奶仔猪玉米- 豆粕型日粮中添加750U/kg 植酸酶,植酸酶的利用率呈线性升高趋势,粪便中磷的排泄量降低42% 。
在家禽、仔猪或生长育肥猪的(小麦或大麦)基础日粮中添加β- 葡聚糖酶和木聚糖酶,可减少非淀粉多糖产生的粘性物,提高能量、磷和氨基酸的利用率。
3.2 添加酸化剂酸化剂主要用于仔猪。
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1%-2% 柠檬酸和延胡索酸,可改善饲料利用效率5%-10% ,提高增重4%-7% ,降低仔猪腹泻率20%-50% 。
仔猪日粮加酸的效果与酸化剂的种类、添加量和饲粮类型有关。
延胡索酸的适宜添加量为饲粮的2%-3% ,柠檬酸为1% ,而以乳酸为基础的复合酸化剂一般添加0.1%-0.3% 。
从饲粮类型看,全植物性饲粮酸化的效果比含大量动物性饲料的效果要好。
肉鸡和犊牛饲粮中添加酸化剂对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动物健康和生长也有一定的作用。
3.3 添加益生素当动物肠道内大肠杆菌等有害菌活动增强时,会导致蛋白质转化为氨、胺和其他有害物质或气体,而益生素可以减少氨和其他腐败物质的过多生成,降低肠内容物、粪便中氨的含量,使肠道内容物中甲酚、吲哚、粪臭素等的含量减少,从而减少粪便的臭气。
芽孢杆菌在大肠中产生的氨基化氧化酶和分解硫化物的酶类,可将臭源吲哚化合物完全氧化成无臭、无毒害、无污染的物质。
同时芽孢杆菌还可以降低动物体内血氨的浓度。
另外,在饲料中添加嗜酸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粪链球菌等均能减少动物的氨气排放量,净化厩舍空气,降低粪尿中氮的含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4 添加丝兰提取物1982 年美国研究者测定出丝兰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可限制粪便中氨的生成,提高有机物的分解率,从而可降低畜禽舍空气中氨的浓度,达到除臭效果。
最新的研究表明,此提取物有两个活性成分,一个可与氨结合,另一个可与硫化氢、甲基吲哚等有毒有害气体结合,因而具有控制畜禽排泄物恶臭的作用。
同时,它还能协同肠内微生物分解饲料,提高肠道的消化机能,促进营养成分的吸收,并能抑制微生物区系尿素酶的活性,从而抑制尿素的分解,减少畜禽排泄物中40%-50% 的氨量。
3.5 添加氟石、钙化物等氟石是天然矿物除臭剂,内部有许多孔穴,能产生极强的静电吸附力。
添加到饲料中或撒盖在粪便及畜禽舍地面上,或作为载体用于矿物质添加剂,均可起到降低畜禽舍内温度和氨浓度的作用。
同时,它可交换吸附一些放射性元素和重金属元素,对畜禽消化道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也有很强的吸附作用。
如在猪日粮中添加5% 的氟石,可使排泄物中氨气含量下降21% 。
另外,在畜禽日粮中添加硫酸钙、氯化钙和苯甲酸钙,也能降低粪便的pH 值,从而减少氨气的挥发。
3.6 添加寡聚糖目前动物营养界研究的寡聚糖都是功能性寡聚糖,它是一种动物微生态调节剂及免疫增强剂。
近年来,国外研究证明,寡聚糖具有类似抗生素的作用,但却具备无污染、无残留、功能强大的特点,因而成为动物营养界研究开发新型生态营养饲料添加剂的热点之一,是取代抗生素的理想生态营养饲料添加剂。
它可以促进动物后肠有益菌的增殖,提高动物健康水平;通过促进有害菌的排泄、激活动物特异性免疫等途径,提高畜禽的整体免疫功能,有效地预防畜禽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