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嘴鲟饲养技术方法是什么一、鱼苗培育鱼苗培育是鸭嘴鲟养殖生产过程中—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也是培育难度较大的一个阶段,稍有疏忽会造成苗种大量死亡,直接影响整个养殖生产。
鱼苗可以在池塘中培育,由于刚开口的鱼苗,摄食能力弱,又因池塘中的天然饵料和水中溶氧难以掌握好.往往会因缺饵或缺氧造成大量死亡,成活率极不稳定,高的可达到50%,最低的成活率为零,一般在25—30%。
现采用水槽培育鸭嘴鲟鱼苗,苗种成活率明显提高,成活率超过50%,鱼的体制健壮。
现将水槽培育方法介绍如下:1、准备工作(1)水槽水槽是培育鱼苗的主要设备,用砖或石块和水泥、砂搅拌成混凝士砌成,也可用不锈钢制成。
一般为长方形,长度为5—6米。
宽度为1.5米,底部呈斜坡.前端深度为1米,后端深度为1.3米,槽长壁底部两端高于中间约5厘米,排水口直径为3英寸,离排水口50厘米处设置一座拦鱼栅,是由木框和403网布制成。
池壁要光滑,排水口连接阀门或活动水管进行排水和调节槽内水的深度。
也育圆形水槽,直径约5米,排水口设在中间,内部设施和长形水槽相同。
还可利用现有四大家鱼圆形产卵池和孵化环道代替水糟。
(2)饵料(3)机电设施水槽中培育鱼苗必须不断有新水流人,同时将多余的水排出,而且还要充气,使水中一直保持有充足的溶氧。
注水和冲气设备为水泵、充气泵和发电机。
(4)必要的用具和药品鱼苗培育期间常用的工具和药品有小网箱、刮污板、吸管、天秤、盆桶和福尔马林。
2、培育方法(l)放养密度每立方米水体放养鱼苗500—600尾为宜,6米长的水槽一般放养鱼苗3000—3500尾。
鱼体长度达到4—5厘米时,如果发现咬尾鱼较多的情况、应将水槽中的鱼及时分稀。
(2)水量鱼苗刚放入水槽时水量不宜过多,水槽内的水深保持40—50厘米时,有利于鱼苗摄到饵料。
每个水槽每小时进水和排水量各为l立方米左右,并在每个水槽中安放二个气头冲气。
随着鱼体长大,水槽的水量必须逐渐增加,鱼苗放入水槽10天后、水深保持在80厘米以上。
(3)水温鸭嘴鲟虽然是广温性鱼类,但在鱼苗时期对水温十分敏感,水温低于13。
C会逐渐死亡,水温高于26。
C对鱼苗生长不利。
鱼苗培育阶段最适宜水温范围为20—24℃。
(4)投饵(5)清污清污是培育鱼苗期间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
水槽底部往往沉积着不少残饵和鱼的粪便等污物,投喂冰鲜饵料以后补充配合饲料的水槽底部,沉积物会更多,如果不及时清除掉,会直接影响水质。
(6)防治鱼病鸭嘴鲟很少得病,在鱼苗阶段,偶尔有车轮虫寄生,鱼体和鳃耙上车轮虫数量过多,直接影响鱼的生长,造成鱼体衰弱,严重者造成苗种大量死亡。
防治方法:用15—25%浓度的福尔马林杀除。
切忌使用硫酸铜杀除车轮虫。
(7)生长速度鸭嘴鲟在鱼苗阶段的生长速度十分快,经过25—30天培育,平均体长可达到5厘米。
(8)咬尾鸭嘴鲟体长达到4—5厘米时,在水槽中往往可以发现有大鱼咬小鱼,强壮鱼咬瘦弱鱼,也有咬相同大小的鱼,养鱼者称这种现象叫“咬尾”。
造成咬尾的原因是水槽内鱼密度过高、饵料不足。
如果发现“咬尾”应增加水量和饵料量。
严重“咬尾”应立即将大小鱼分开和分稀。
二、鱼种培育有池塘培育和水槽培育两种,培育方法分别介绍如下:1、池塘养育池塘培育一般采用单养。
(l)池塘大小大小池塘都能培育鸭嘴鲟大鱼种,但若池塘太小,水中的溶氧和浮游动物量变化较大,对鱼种不利,培育大鱼种的池塘面积以5—15亩为宜。
(2)池塘整理清塘消毒在放养鱼种前必须将塘内原有的鱼类、有害昆虫和水草除掉,并杀灭塘内病菌。
方法是将搪水全部排干,让它在阳光下曝晒10天以上,在池塘底部和四周投放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消毒。
难以将水排干的池塘,可带水清塘。
每亩投放生石灰100—150公斤或每亩水面,水深1米,投放漂白粉17公斤,都采用全搪泼洒。
注水施肥鱼种放入池塘前10—14天应注人新水并投放肥料,常用牛、猪等畜类粪肥和陆上的绿肥,以发酵的混合堆肥为好。
每亩水面第一次施肥量为75—100公斤,还可以全塘泼洒豆浆、渣,每天每亩水面用量为5公斤,连续投放4—5天,黄豆浆、渣既可作为追肥,又能作为鱼种的直接饵料,有利于塘内浮游动物的繁殖和鱼种的生长。
过早注水或施肥,塘内不仅会滋生有害昆虫,而且会浪费肥料,鱼种刚下塘时,水深保持l米左右,随着鱼的生长,每周加水2次,每次增加水深10厘米,两星期后,池水深度保持在1.5米以上。
(3)放养和生长(4)捕捞和收获小鱼种经过30天饲养。
有的鱼生长快而有的鱼生长慢,为了使长得慢的鱼能正常生长,必须及时将大、小鱼分开。
捕捞方法有带水捕捞和干塘捕捞两种。
干搪容易损伤鱼体,不宜采用。
带水捕捞是用围网让围住的鱼自动进入网箱,然后用手将大小不同的鱼分开。
操作时,动作小心,以免损伤鱼体。
体长达到15厘米以上的鱼,可以转移到其他水面养殖成鱼或向外销售。
体长在15厘米以下的鱼,将规格差别较大的鱼分成2—3个等级,分别放至各个池塘中继续培育,直到大部分鱼的体长达到]5厘米时,再一次进行分鱼和转养。
2、水槽培育水槽培育大鱼种的方法可参照培育鱼苗方法。
每立方米水体放养体长5厘米的鱼种70—80尾,在水温20—28。
C情况下,经过30多天培育,平均体长可达15厘米。
水槽培育大鱼种的优点是容易掌握水质,水中溶氧充足,易于观察鱼的活动,随时需要随时容易捕取,成活率高。
缺点是生产费用较高。
三、成鱼养殖l、池塘养殖鸭嘴鲟可采取混养,分两种方法:一是在养殖食草性和食肉性鱼类的塘中混养少量鸭嘴鲟。
在养殖食肉性鱼类的塘中,鸭嘴鲟的规格必须大于肉食性鱼类。
每亩水面混养鸭嘴鲟15—20尾,第二年底,鸭嘴鲟体重可达1.5公斤左右;二是主养鱼为鸭嘴鲟,塘中混养食草性鱼和食肉性鱼,混养鱼种类有草鱼、青鱼、沟鲶和鲈鱼等,每亩水面放养鸭嘴鲟鱼种200—250尾和混养鱼150尾左右。
混养鱼的规格必须小于鸭嘴鲟。
饲养期间需要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混养食草性鱼类的池塘还需要投喂鲜嫩牧草或水草。
鸭嘴鲟也能摄食一些配合饲料,一旦塘中的浮游动物不足时,需要投放混合堆肥和黄豆浆、渣来繁殖浮游动物。
经过一年时间养殖,鸭嘴鲟平均体重可达1公斤以上。
3、湖泊、水库养殖湖泊和水库是放养鸭嘴鲟最好的水面,以大、中型湖泊和水库为最好,可采取粗放即在湖泊和水库中放养适量的鱼种,首先选择已放养花鲢而且已有良好效果的湖泊和水库。
每亩水面放养l—5尾鸭嘴鲟,在不影响湖、库原有鱼的产量下增产鸭嘴鲟,提高了经济效益。
要不了多久,鸭嘴鲟人工繁殖将会在我国获得成功,将会生产大量低价的鸭嘴鲟苗种。
这时可以在已养花鲢的湖泊和水库中增加鸭嘴鲟鱼种放养数量,逐步减少花鲢鱼种放养量,湖泊和水库养鱼的经济效益会得到大幅度提高。
有了大量的低价鸭嘴鲟苗种后,还可以开发尚未放养鱼类的湖泊和水库以及江河等水面放养鸭嘴鲟鱼种,开发这些水面可为国家创造更多财富。
湖泊和水库养鱼成功的关键:(一)建好拦鱼设施,不让放养的鸭嘴鲟外逃。
(二)经常清除凶猛鱼类,减少鸭嘴鲟的损失。
(三)确定合理放养密度,根据湖泊和水库中浮游动物数量以及现有花鲢生长情况来决定鸭嘴鲟合理的放养数量。
大水面放养的鸭嘴鲟,其生长速度一般都快于小水面中的鸭嘴鲟。
当年鱼体重可以达到0.75公斤以上,第二年底可超过2公斤,第三年底可超过3公斤。
3、网箱养鱼目前国内外尚没有关于网箱养殖鸭嘴鲟的报道,1998年湖北省英山县大别山能源发展公司进行了网箱养殖鸭嘴鲟试验。
7月5日他们在湖北白莲河水库一个库湾中设置两个网箱,每个网箱放养体长15厘米的鸭嘴鲟10尾。
因遭受到水葫芦的灾害,当地花、白鲢网箱中的鱼已不能生存。
两个网箱中鸭嘴鲟完全依靠摄食水中的浮游动物而生长,经4个多月,于1998年11月18日检查,网箱内的鸭嘴鲟体质强壮,全部成活,平均体长已达40厘米,试验初步获得成功。
今后需要在合理放养密度和提高产量上进一步试验。
用小活鱼做诱饵,可以钓到鸭嘴鲟。
鸭嘴鲟终生摄食浮游动物,摄食方式与我国的鳙相同,为滤食性鱼类。
枝角类特别是水蚤等是匙吻鲟最喜好的食物,摇蚊幼虫等小型水生昆虫也偶尔摄食。
全长在12厘米以下的鱼逐个吞食浮游动物,也吞食小鱼、小虾,全长超过12厘米以后,其摄食器官发育完善,转营滤食方式。
经济价值鸭嘴鲟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作为一种高档观赏鱼类饲养。
成鱼肉多刺少,质细味鲜,属高蛋白低脂肪肉类。
鱼卵加工成鱼子酱被称为"黑色金块",因此,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
鸭嘴鲟(匙吻鲟)由于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食用方式多种多样,其吻部、软骨、鱼皮、鱼鳍、鱼肝、鱼肠、鱼肚鸭嘴鲟药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