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概述
1.1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
通过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帮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学会构建简单的应用电路,提高学生正确选用电子器件,进行装配、调试等方面的实践能力。
意义:
第一掌握对讲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对讲机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原理、功能用途等。
第二锻炼自己的实际能力,要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元器件,要求从生产和适用价值等方面去考虑。
此课程设计的课题为半双工对讲机,要求利用模拟电路和高频电子线路的相关知识用所提供的元件来完成对输入的语音信号的进行调频,然后通过耳机接收该语音信号。
使学生在模块实验的基础上掌握调频发射机和接收机对整机组成原理建立调频系统概念。
掌握系统联调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课题的内容与要求
内容:
设计一个无线收发系统对讲机。
“986A半双工对讲机”
要求:
1、组装和调试986A型对讲机
2、设计电路、分析电路原理
3、撰写论文
第二章 986A型对讲机的工作原理
986A型对讲机是一款专用的对讲机,发射频率是49.8MHz,两套对讲机构成一对,使用时用9V叠层电池。
电路简洁,整机制作比较容易,装配成功率高,具有遥控距离远(达100米以上),声音大,音质好等优点。
2、1对讲机工作框图
图2-1 对讲机工作框图
2、2 对讲机工作原理及原理图
对讲机工作原理
三极管Q1和耦合可调电感线圈T1、电容器C4、C2等组成振荡电路,产生频率约为49.8MHz的载频信号。
Q2 Q3 Q4 Q5和相关电阻电容等组成低频放大电路。
扬声器SPK1兼作话筒使用。
电路工作在接收状态时,将收/发转换开关置于“接收”位置(默认状态为接收),从天线ANT1接收到的信号经天线匹配电感L1、再经可调耦合电感线圈T1、电容器C4、C2及T1次级线圈等组成的检波电路进行检波。
检波后的音频信号,经T1次级线圈中心抽头耦合到低频放大器的输入端,经放大后由电容器C17耦合推动扬声器SPK1发声。
电路工作在发信状态时,S2收/发转换开关按下置于“发信”位置,由扬声器将话音变成电信号后由电容器C17耦合到Q2 Q3 Q4 Q5和相关电阻电容等组成低频放大电路放大后,经耦合可调电感的中心抽头将信号加到振荡管Q1进行信号调制,使该管的bc 结电容随着话音信号的变化而变化,而该管的bc结电容是并联在T1次级两端的,
所以振荡电路的频率也随之变化,实现了调制的功能,并将已调波经T1及L1从天线发射出去。
图2-2 对讲机工作原理图
第三章986A型对讲机的组装与调试
3、1 对讲机的组装
1、焊接电阻器(共12只)如图3-1
R1:10Ω R2:5.6KΩ R3:5.6KΩ R4:10KΩ R5:10KΩ R6:10KΩR7:560KΩ R8:1KΩ R9:10Ω R11:330KΩ R12:220Ω R13:1KΩ
图3-1
2、焊接短接线J1 如图3-2 图3-3
图3-2 图3-3
3、焊接瓷片电容器(共12只) 如图3-4 图3-5
C1:50P C2: 50P C3:82P C4:35P C5:502 C6:502 C8:15P C9:403 C10:403 C11:403 C13:104 C14:104
图3-4 图3-5
4、 焊接电解电容器(共3只) 如图3-6
C15、100μF C16:100μF C17:47μF
5、焊接可调电感和固定电感(各1只)如图3-7
T1:7KB L1:1.5 μH
图3-7
图3-6
6、焊接三极管(共5只) 如图3-8
Q1:9018 Q2:9014 Q3:9014 Q4:9015 Q5:9015
图3-8
7
、焊接“复位开关”
如图3-9
图3-9
8、在“扬声器”上焊接导线 如图3-10
图3-10
9、在“拨动开关S1”上焊接导线 如图3-11
图3-11
10、将电池片安装在塑料壳中并焊接电池线 如图3-12
图3-12
11、天线放在外壳中固定、焊接电池线 如图3-13
图3-13
12、“波动开关和塑料旋纽”置入塑料壳中 如图3-14
图3-14
13、电路板用螺丝固定在面壳中 如图3-15
图3-15
14、拨动开关上2导线焊接在电路板上
图
3-16
15、扬声器上的导线焊接在电路板上 如图3-17
图3-17
16、天线及电池的正、负线与电路板的连接 如图3-18
图3-18
扬声器的焊接点一
扬声器的焊接点二
17、“复位开关按纽”置入面壳中如图3-19
图3-19
18、9V电池置入壳中、电池盒、前后壳固定螺丝图3-20
图3-20
3、2 对讲机的调试
按动“复位开关按纽”,电路处于“接收”状态,扬声器起“电”转化为“声”的作用,可以听到“丝丝”的声音;把另外一套的复位按纽按下,使其工作在“发信”状态,这时扬声器起“声”转化为“电”的作用,把两套的对讲机的天线平行靠近,用无感起子轻轻微调可调电感T1的磁芯,使接收机的“嘟嘟”啸叫声最大,即两者的发射、接收频率一致。
然后,两套互换按同样的方式微调可调电感T1的磁芯,保证两者的发射、接收频率一致。
这样的过程要相互微调几次(包括拉开距离调试),保证两套之间对讲距离最远,声音最清晰。
3、3 电路的焊接
1、焊接顺序及方法:
先测量,作好记录、清洁、挂锡、焊接、最后在检查测量。
2、焊接方法:
A右手持电烙铁。
左手用尖嘴钳或镊子夹持元件或导线。
焊接前,电烙铁要充分预热。
烙铁头刃面上要吃锡,及带上一定量焊锡。
B将烙铁头刃面紧贴在焊点处。
电烙铁与水平面大约成60度角。
以便于熔化的锡从烙铁头上流到焊点上。
烙铁头在焊点处停留的时间控制在2~3秒钟。
C抬开烙铁头。
左手仍持元件不动。
待焊点处的锡冷却凝固后,才可松开左手。
D用镊子转动引线,确认不松动,然后可用偏口钳剪去多余的引线。
3、4 焊接技术
焊接时先将电烙铁在线路板上加热,大约两秒钟后,松焊锡丝,观察焊锡量的多少,不能太多,以免造成堆焊;也不能太少,以免造成虚焊,发出光泽时焊接温度最佳,应该立即将焊锡丝移开,在将电烙铁移开。
为了在加热中使加热面积最大,要将烙铁头的斜面靠在元件引脚上,烙铁头的顶尖抵在线路板的焊盘上。
焊点高度一般在2毫米左右,直径应与焊盘相一致,引脚应高出焊点大约0.5毫米。
焊接元件时,应对照图纸插放元器件,用万用表校验,检查每个元器件插放是否正确、整齐,二极管、电解电容极性是否正确,电阻读数的方向是否一致,全部合格后方可进行元器件的焊接。
焊接完后的元器件,要求排列整齐,高度一致。
为了保证焊接的整齐美观,焊接时应将线路板架在焊接木架上焊接,两边架空的高度要一致,元件插好后,要调整位置,使它与桌面接触,保证每个元件焊接高度一致。
焊接时如果线路板未放水平,应重新加热调整。
焊接时,电阻不能离开线路板太远,也不能紧贴线路板焊接,以免影响电阻的散热
第四章总结
短短的三周电路实验马上快要结束了,在这个独立的科目电路实验课程设计,带给我很多,可能在过去的电路课中,对电路的了解不够了解。
但是通过课程设计,让我明天了一个电子产品的产生是多么的复杂,与复杂的电路相比我更明白如何去做一件事情,又如何完成一件事情。
在设计过程中,与同学分工设计,和同学们相互探讨,相互学习,相互监督。
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宽容,学会了理解。
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着是我们迈向社会,从事职业工作前一个必不少的过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深深体会到这句千古名言的真正含义.我今天认真的进行课程设计,学会脚踏实地迈开这一步,就是为明天能稳健地在社会大潮中奔跑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样十分感谢王明志、刘云秀老师在此次实验中给我提出的建议与不足,老师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这次模具设计的每个实验细节和每个数据,都离不开老师您的细心指导。
而您开朗的个性和宽容的态度,帮助我能够很顺利的完成了这次课程设计。
可能电路实践太短可是我会珍惜,记住它所带给我的软点。
感谢所有在这次实验帮助过我的人。
参考文献
1、张肃文高频电子线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9年12月
2、曾兴雯高频电子线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8年08月
3、高吉祥高频电子线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年05月
4、林春方高频电子线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年01月
5、王卫东高频电子电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年0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