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炼炉安全操作规程1.工作前必须穿戴好劳保防护用品,严禁穿短裤、衬衣、拖鞋工作。
2.熔炼2.1按规定向炉内投放原材料,注意不要碰着自己和别人,不要碰坏炉门。
2.2将炉门全部打开,关闭好枪阀门,准备好引火物资。
2.3点燃引火(若用的是引火把,其把要有一定长度),启动风机和油泵,然后缓慢地开启风机和油枪,防止炉内油蒸汽太多,发生突然燃烧伤人或炸炉事故。
2.4若一次点为未燃,应关闭油枪阀门,用风机向炉内吹空气,待炉内油蒸气吹净后再按上述程序重新点火。
2.5中间加料前要检查原材料是否有水或其它易引起铝液爆炸的异物,然后才能向炉内投放。
2.6中间投料必须戴防护面罩,投完一次料必须迅速避开,防止铝液溅出伤人。
2.7扒子、精炼管等工具烤干才准接触铝水。
3.设备维护保养3.1油路系统必须严密不漏,杜绝可能发生的火灾源头。
3.2维修风机时,必须切断电源,并挂上“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安全警示牌。
检修工作完毕后,机壳内不能掉入和遗留工具和杂物。
3.3风机安装应水平,安装后每半年检查一次水平。
3.4若发现风机振动,应及时查明原因,不准带故障运行。
尤其不允许风扇叶轮松动、变形或开裂,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4.安全注意事项4.1不准在熔炉附近用可燃液体清洗设备零件,不准在炉子和油罐附近堆放任何可燃之物。
4.2油泵和风机附近不允许有漏油现象,若有漏油不准用干灰掩埋了事,应及时清除干净。
4.3遵守劳动纪律,生产时不准以任何借口离开生产岗位。
若有特殊情况,经请示领导安排来人接班后,才能离开岗位。
4.4在用氮气瓶应离熔炼炉远点,避免直接烘烤,炉前使用的氮气瓶应尽量少。
备用的氮气瓶应远离熔炼炉。
等水平密排热顶铸造安全操作规程一、操作人员1. 所有操作人员必须专业培训2. 所有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以下用品才能上岗;面罩,高温鞋,高温手套,棉制帽,棉制袜,厚工作服.3. 必须按东正公司提供的工艺规程及规章制度操作4. 铸造过程中必须最少三人看管.二、铸造设备1. 流槽、分流盆,转接扳,套管,及引锭头必须干燥.2. 每次铸造前必须试水,通入铸锭机正常铸造水量,检查水帘成形情况.及溢水孔有否漏水,溢水孔漏水绝不能铸造.3. 铸造前引锭座必须上升到正常启动位置,并调好水平.4. 铸造开水泵前,必须将减压排水阀打开,直到铝液全部充满套管后才能关闭,以免“反水“;造成爆炸.5. 铸造机长期不用或由于天气潮湿造成引锭头生锈,则再铸造前引锭头必须涂一次猪油.6. 所有闸扳装好不漏铝水.三、铸造用水1. 铸造用水必须有独立水路,小于1毫米过滤,水的PH值为7.2. 铸造用水的水温低于40度.3. 保证进入铸造机有水量,水压正常.4. 要求有高水池,确保在铸造过程中停电后有备用水进入铸造机.四、深井与地面1. 深井必须有1.5米深以上的水,2. 确保深井有足够的深度3. 确保铸造水能溢出不会涌上地面.4. 铸造机周围地面无积水杂物.五、铸造工具1. 前后接铝铁桶必须干无杂物,足够的容量接铝液铁桶必须用耐火砖垫高.2. 铸造时应放足够的塞子在铸机上,发生流铝时碧须马上塞上。
3. 必须使用手提测量表,确保知道操作过程中铝液的变化情况。
4. 有足够的其他操作工具在机上如耙子等。
六、其他1. 尽量确保铸造过程中不会停电.2. 铸造机和现场安装应急灯.3. 晚上铸造时主机手应拿手电筒.4. 铸造机不能带病工作.5. 经常检查钢丝绳,有问提全部更换.均质炉安全操作规程一、管线系统检查1、确认均质炉周围环境清洁、整洁、无杂物;2、确认均质炉周围无明火作业及易产生电火花的电焊、气割等作业;3、确认小车未停在待调均质炉的炉门口;4、检查总燃气手动截止阀是否处于关闭状态;5、确认管路已加压测试并无泄漏;6、确认管路上的相关设备外观完好,压力开关与压力表能正常动作及指示;7、确认线缆无破损,接头无裸露;二、人员分工1、炉侧人员负责烧嘴调试与火焰观测,当有异常状况时立即通知(对讲机或大声喊话)炉门前方的调度人员;2、调度人员负责总体协调,指挥各方人员,同时也是炉侧与柜侧的联络人员;3、柜侧人员负责面板操作,须随时掌控切断按钮;4、安全人员负责安全保障,应具备就近使用消防设备的意识与能力;三、电控柜上电检查1、打开柜门,确认柜内无积水、积灰(导电粉尘)、漏电、元器件松脱,将所有空开断路器均置于上位“ON”;2、确认燃烧控制柜面板上“助燃风机自动/手动”旋钮置于左位“自动”,确认助燃风机未启动;3、确认燃烧控制柜面板上的温控仪表正确显示各区当前温度值,温控表上电初始化的状态为手动(MAN),原始输出(OP)值为5%;4、确认燃烧控制柜面板上的“燃烧故障”指示灯的状态,通过其闪烁次数与间隔时间可判断当前故障(参见“故障说明”,在总燃气手动截止阀未开启的状态下,通常会指示8#故障);5、点动“消音”按钮可解除蜂鸣器的音响,持续按住“消音”按钮3秒,即对当前故障作复位处理,若复位后“燃烧故障”指示灯仍有故障指示,参照“故障说明”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四、冷调准备工作1、检查冷却水水源,调整压力到正常工况,专人记录;2、检查压缩空气气源,调整压力到正常工况,专人记录;3、开启炉门,待炉门至上位后,伸销并锁紧,确认燃烧控制柜面板上的“炉门上升到位”、“炉门压紧到位”、“炉门伸销到位”指示灯点亮;4、开启总燃气手动截止阀,调整减压阀使阀后压力达到设计工况,专人记录,此时通过消音按钮可复位当前的8#故障;5、将燃烧控制柜面板上“助燃风机自动/手动”旋钮置于右位“手动”,确认助燃风机运行,记录风机出口压力,此时“燃烧故障”指示灯应闪烁指示5#故障;6、在循环风机控制柜面板上开启循环风机,确认两台循环风机运行;五、冷调步骤1、在燃烧控制柜面板上同时按下“燃烧启动”按钮与“燃烧停止”按钮,保持3秒后1#燃气总阀打开;2、在燃烧控制柜面板上同时按下“烘烤启动”按钮与“烘烤停止”按钮,保持3秒后2#燃气总阀打开,记录阀后压力;3、在燃烧控制柜面板上按下“燃烧启动”按钮,保持5秒(不超过10秒)后1区A段引导火阀打开,调试并记录1区A烧嘴点火枪的燃气/空气压力,记录后按“消音”按钮,确认1区A 段引导火阀关闭;4、在燃烧控制柜面板上按下“燃烧停止”按钮,保持5秒(不超过10秒)后1区B段引导火阀打开,调试并记录1区B烧嘴点火枪的燃气/空气压力,记录后按“消音”按钮,确认1区B 段引导火阀关闭;5、在燃烧控制柜面板上按下“烘烤启动”按钮,保持5秒(不超过10秒)后2区A段引导火阀打开,测试并记录2区A烧嘴点火枪的燃气/空气压力,记录后按“消音”按钮,确认2区A 段引导火阀关闭;6、在燃烧控制柜面板上按下“烘烤停止”按钮,保持5秒(不超过10秒)后2区B段引导火阀打开,测试并记录2区B烧嘴点火枪的燃气/空气压力,记录后按“消音”按钮,确认2区B 段引导火阀关闭;7、在燃烧控制柜面板上同步或分步按下“燃烧启动”、“燃烧停止”、“烘烤启动”、“烘烤停止”等4按钮,保持5秒(不超过10秒),确认四个引导火阀均打开,复测1区A、1区B、2区A、2区B等4烧嘴点火枪的燃气/空气压力,记录后按“消音”按钮,确认四个引导火阀均关闭;8、维持空炉吹扫不少于30秒;9、在燃烧控制柜面板上按下“燃烧启动”按钮,保持20秒以上, 1区A段引导火阀与主火阀均打开(间隔15秒),调试并记录1区A烧嘴主腔室混合区的燃气/空气压力,手动调整1区温控仪的输出,再在30%、60%与100%位置分别测试并记录燃气/空气压力,记录后按“消音”按钮,确认1区A段引导火阀与主火阀均关闭,恢复1区温控仪的输出至5%;10、维持空炉吹扫不少于30秒;11、在燃烧控制柜面板上按下“燃烧停止”按钮,保持20秒以上, 1区B段引导火阀与主火阀均打开(间隔15秒),对1区B烧嘴重复步骤9;12、维持空炉吹扫不少于30秒;13、在燃烧控制柜面板上按下“烘烤启动”按钮,保持20秒以上, 2区A段引导火阀与主火阀均打开(间隔15秒),测试并记录2区A烧嘴主腔室混合区的燃气/空气压力,手动调整2区温控仪的输出,再在30%、60%与100%位置分别调试并记录燃气/空气压力,记录后按“消音”按钮,确认2区A段引导火阀与主火阀均关闭,恢复2区温控仪的输出至5%;14、维持空炉吹扫不少于30秒;15、在燃烧控制柜面板上按下“烘烤停止”按钮,保持20秒以上, 2区B段引导火阀与主火阀均打开(间隔15秒),对2区B烧嘴重复步骤13;16、维持空炉吹扫不少于30秒;17、在燃烧控制柜面板上同步或分步按下“燃烧启动”、“燃烧停止”、“烘烤启动”、“烘烤停止”等4按钮,保持20秒以上,确认四个引导火阀及四个主火阀均打开,复测1区A烧嘴主腔室混合区在5%、30%、60%、100%工况下的燃气/空气压力,记录后按“消音”按钮,确认所有引导火阀及主火阀均关闭;18、维持空炉吹扫不少于30秒;19、重复步骤17与18,依次复测1区B、2区A、2区B烧嘴主腔室混合区在5%、30%、60%、100%工况下的燃气/空气压力;20、冷调结束,两区温控仪表的输出恢复到5%;六、热调步骤1、炉门保持在全开位,循环风机与助燃风机维持运行,确认空炉吹扫时间已超过1分钟;2、在燃烧控制柜面板上同时按下“燃烧启动”与“手动点火”按钮,保持10秒(不超过15秒),检查1区A烧嘴点火枪是否建立引导火,若无火则检查点火变压器(高压包)与点火电极(火花塞)的安装;3、确认引导火在60秒后自动熄灭(引导火阀自动关闭);4、重新在燃烧控制柜面板上同时按下“燃烧启动”与“手动点火”按钮,保持20秒以上,检查1区A烧嘴小火是否建立,等待60秒至引导火熄灭,确认主火能维持并有足够的刚性;5、松开并取下1区A烧嘴的火检紫外管,确认就地点火箱上的“火焰”指示灯熄灭,“火焰”指示灯熄灭5秒后,1区A段主火阀自动关闭,在主火阀关闭后确认1区A烧嘴无余火;6、恢复火检紫外管,再次在燃烧控制柜面板上同时按下“燃烧启动”与“手动点火”按钮,保持20秒以上,检查1区A烧嘴小火是否建立,等待60秒至引导火熄灭,调整火焰使之有足够的刚性后,关闭炉门,从观火孔中观测到的火焰状态应基本不变—在对小火火焰的刚性有了直观认识后,其余烧嘴小火火焰的刚性测试可不必再关闭炉门;7、开启炉门至上位后锁紧,确认1区A烧嘴小火不受影响,手动调整1区温控仪的输出至100%,观察1区A烧嘴由小火转大火的整个过程,100%大火稳定一段时间后,手动调整1区温控仪的输出至0%,观察1区A烧嘴由大火转最小火的整个过程,密切注意有无脱火现象发生及最小火能否维持;8、确认最小火也满足刚性要求后(可再关开一次炉门),按“消音”按钮关闭1区A段主火阀,将1区温控仪的输出恢复至5%;9、在观测烧嘴大火的过程中,密切监视温控仪表显示的温度变化,未经烘炉处理过的新炉,温度以不超过150℃为宜,否则应按“消音”按钮切断烧嘴气源,待炉温下降到合适范围内再进行下一步调试;10、在燃烧控制柜面板上同时按下“燃烧停止”与“手动点火”按钮,保持10秒(不超过15秒),重复步骤2至步骤9,完成1区B烧嘴的单体热调;11、在燃烧控制柜面板上同时按下“烘烤启动”与“手动点火”按钮,保持10秒(不超过15秒),重复步骤2至步骤9(相应的温控仪为2区温控仪),完成2区A烧嘴的单体热调;12、在燃烧控制柜面板上同时按下“烘烤停止”与“手动点火”按钮,保持10秒(不超过15秒),重复步骤2至步骤9(相应的温控仪为2区温控仪),完成2区B烧嘴的单体热调;七、自动投入1、关闭炉门至下位锁紧,确认燃烧控制柜面板上的“炉门下降到位”、“炉门压紧到位”、“炉门伸销到位”指示灯点亮;2、将燃烧控制柜面板上的“助燃风机自动/手动”旋钮置于左位“自动”,确认助燃风机停止运行;3、确认燃烧控制柜面板上的“燃烧故障”指示灯闪烁指示5#故障,助燃风机停止运行20秒后,持续按住“消音”按钮3秒,对当前故障作复位处理,若复位后“燃烧故障”指示灯仍有故障指示,参照“故障说明”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4、确认两区温控仪处于手动状态(MAN),输出(OP)为5%,按下燃烧控制柜面板上的“燃烧启动”按钮,“燃烧运行”指示灯闪烁,助燃风机自动启动,风门自动全开后进入吹扫计时;5、3分钟吹扫到时后,风门自动回关到点火位(对应温控仪5%输出),燃气总阀自动开启,点火变压器、引导火阀与主火阀按时序依次动作,引导火自动建立并转主火,主火经过稳定时间后,引导火阀自动关闭,启动过程结束,燃烧控制柜面板上的“燃烧运行”指示灯由闪烁状态转为常亮;6、启动过程中如发生熄火、失压、超压等故障,燃烧自动切断,“燃烧运行”指示灯熄灭,助燃风机维持运行30秒(后吹扫)后停止,通过燃烧控制柜面板上的“燃烧故障”指示灯的闪烁状态,判断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7、在燃烧启动及运行的过程中,也应密切监视温控仪表显示的温度变化,未经烘炉处理过的新炉,温度以不超过150℃为宜,否则应按“燃烧停止”按钮中断燃烧,待炉温下降到合适范围内再进行下一步调试(可升起炉门或手动打开助燃风机加速降温);8、确认温控仪中已设定好满足当前需要的升温曲线(烘炉曲线、工艺曲线或临时曲线),曲线的当前状态为保持(HOLD);9、当燃烧控制柜面板上的“燃烧运行”指示灯常亮即启动结束后,按下“烘烤启动”按钮,“烘烤运行”指示灯点亮,温控仪由手动(MAN)转为自动(AUTO),曲线状态由保持(HOLD)转为运行(RUN),烧嘴火焰由强制小火转为连续;10、烘烤运行过程中如发生熄火、失压、超压、超温等故障,燃烧自动切断,“燃烧运行”及“烘烤运行”指示灯熄灭,助燃风机维持运行30秒(后吹扫)后停止,通过燃烧控制柜面板上的“燃烧故障”指示灯的闪烁状态,判断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11、在烘烤运行过程中,按下“烘烤停止”按钮,“烘烤运行”指示灯熄灭,温控仪由自动(AUTO)转为手动(MAN),升温曲线复位(RESET)后处于保持(HOLD)状态,烧嘴火焰由连续转为强制;12、调试结束或有其他停炉要求时,按下“燃烧停止”按钮,燃烧系统切断,“燃烧运行”及“烘烤运行”指示灯熄灭,助燃风机维持运行30秒(后吹扫)后停止;若短时间内不再点火启动,待炉内温度降到150℃以下,关闭循环风机,然后按停炉规程依次切断气源、水源、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