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法试题二及参考答案知识交流

经济法试题二及参考答案知识交流

经济法试题二及参考答案经济法试题二及参考答案经济法试题二一、单项选择题1、经济法学这门新兴的法律科学问世是在()A. 19世纪80年代的美国B.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德国C.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苏联D.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日本2.纵横统一说的提出者是()A.苏联学者BK拉伊赫尔B.苏联民法学家C. .H. 勃拉图西C. 苏联法学家B. .B.拉普捷夫D. 美国哲学家约翰?罗尔斯3. 以下社会关系不属于经济法调整的是()A. 反垄断法律关系B. 农村集体所有土地承包经营法律关系C. 民间借贷合同法律关系D. 平等财政主体的关系4. ()决定设立的企业,经核准可以在名称中使用“中国”、“中华”或冠以“国际”、“全国”、“国家”等字样。

A. 地方政府B. 国务院C. 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D. 北京市政府5. 为排挤竞争对手,某商店在销售中向海信购买电冰箱的顾客赠送一套餐具。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A. 如果电冰箱的价格减去餐具的价值小于电冰箱的成本价则商店构成不正当竞争B. 商店的行为构成违法搭售的不正当竞争C. 如果赠送餐具违背顾客意愿则构成不正当竞争,否则不构成D. 如果餐具质量不合格则构成不正当竞争,否则不构成6.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调整的对象是下列哪项()A. 消费者为生产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所发生的法律关系B. 各商家为经营需要而发生的购销关系C. 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而发生的法律关系D. 消费者为营利而进行的购销活动7.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的多少倍()A. 1倍B. 2倍C. 3倍D. 4倍8.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宏观经济调控法的调整方法()A.干预的方法B.引导的方法C.规制的方法D.监督的方法9、华夏有限责任公司由于连年亏损,年所得额仅为12万元,税务局应按()的税率征收其企业所得税。

A 27%B 18%C 33%D 免税10、商业银行的下列违规行为哪一项依法应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查处()A.提供虚假财务报告B.出借营业许可证C.未经批准代理外汇买卖D.未经批准设立分支机构二、多项选择题1.20世纪初以后,资本主义国家为了适应生产垄断化和社会化的要求,以“有形之手”直接、具体地干预和参与经济生活的方式有()A. “国家干预”B. “宏观调控”C. “混合经济”D. “管理贸易”2.下面有关纵横统一说的说法正确的有()A.这里的“统一”,是指经济法调整的对象是经济和国家意志这二者之统一B. 作为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纵”向经济关系,不包括非经济的管理关系、国家意志不直接参与或应由当事人自治的企业内部管理关系C. 作为经济法调整对象的“横”向经济关系,不包括公有制组织自由的流转和协作关系以及其实体权利、义务不受国家直接干预的任何经济关系D. 是指经济法统一调整国家管理经济所产生的纵向经济关系和企业之间在经济流转和协作中产生的横向经济关系3.民法中的哪些原则和条款是民商法与经济法的分界和连结点()A. “意思自治”原则B.“诚实信用”C. “公共道德”D. “公序良俗”4、企业设立的立法原则有哪些()A. 许可主义B. 准则主义C. 特许主义D. 自由主义4. 经营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时,以下哪些行为不属于不正当竞争()A. 经营者为清偿债务而销售商品的行为B. 经营者销售非季节性商品的行为C. 经营者销售有效期即将到来的商品的行为D. 经营者销售非积压商品的行为5. 下列行为中哪些属于法律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A. 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B. 某有限公司的破产清算组对库存原材料、半成品进行降价销售C. 某电视台在本台地方新闻中播放了“燕京”啤酒的广告D. “双喜”牌电视机销售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创维”牌电视机爆炸伤人,暗示消费者不要购买,后查明创维电视部存在爆炸伤人事实E. 将即将到期的产品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6.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哪几种途径解决()A. 与经营者协商和解B. 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C. 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D. 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E. 诉讼7. 以下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适用范围的为()A. 消费者使用商品,其权益受该法保护B. 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商品,应遵守该法C. 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D. 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应当遵守该法E. 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其权益受该法保护8. 宏观经济调控法形成的客观条件有哪些()A.宏观经济调控法是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B.完善宏观调控法是国家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协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法律制度的保障。

C.宏观经济调控法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共同要求D.宏观经济调控法是国家经济管理职能转变的集中反映9、有下列情形的,经批准可以减税的有()A 残疾人员B 孤老人员C 烈属D 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E 保险赔款10.下列业务中属于商业银行可以从事的业务有()A. 办理票据贴现B. 买卖政府债券C. 买卖、代理买卖外汇D. 股票业务三、名词解释题1、消费者问题2、滥用经济优势地位3、产品缺陷4、税率5、人民币发行制度四、简答题1、中国人民银行的法律地位如何?2、简述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主要内容?3、简述税务机关的义务?4、《产品质量法》规定,产品质量应当符合哪些要求?5、消费者有哪些权利?五、论述题1、试述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以及该调整对象具体包括哪些经济关系,为什么这些经济关系应该由经济法来调整。

2、论述个人所得在那些情形下可以减税、免税。

六、案例分析题甲市某机械生产企业在一周内分三次从同一商业银行设在该市的三家支行各获得200万元、300万元、400万元的贷款,并从该银行设在乙市的分行再获得100万元的贷款。

这些贷款到期后经商业银行多次催还,均无着落,该商业银行诉至法院。

经查,这些贷款中的一般已被该企业投资于房地产,另一半则转贷给房地产公司,以谋取高额利息,现因房地产不景气,资金无法收回。

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也未要求该企业提供任何担保,贷款手续亦由各分、支行行长一手办理,也未按照规定向有关机关报告贷款情况。

根据上面案情,请回答:(1)借款企业存在哪些违法行为?(2)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存在哪些违法行为?经济法试题二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1、B2、C3、C 4B、5、A 6、C 7、A 8、A 9、C 10、A二、多项选择1、ABCD2、ABC3、BCD4、ABCD5、AC6、AD7、ACD8、ACD9、ABC 10、AD三、名词解释1、消费者以外的其他组织或个人,引起出售的商品或提供的商品性服务,给消费者的菜场或人身健康造成损害,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所造成的问题。

2、所谓滥用经济优势地位,指企业通过其市场力量的优势地位,限制竞争者进入市场或以其他方式不适当的限制竞争。

3、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是指不符合该标准。

4、是指税法规定的每一纳税人的课税客体数额与应纳数额之间的比率,它是法定的计算税额的尺度。

5、它是指中国人民银行相流通领域投入人民币现金的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四、简答题1、《中国人民银行法》第2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是代表国家进行金融管理和金融调控的特殊的金融机构,是我国金融活动的中心,处于金融组织体系的最高地位。

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发行银行、国家银行、储备银行、银行的银行。

所谓发行银行,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享有人民币的独占发行权,且法律规定人民币是我国的唯一的法定货币;国家银行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享有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的权力;银行的银行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以商业银行等为业务对象,保管其存款准备金,发放再贷款,提供清算服务等。

2、自主选择权是指消费者享有的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该权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的权利;(2)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的权利;(3)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的权利;(4)在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时所享有的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的权利。

3、(1)税务机关查询所获得的资料,不得用于税收以外的资料。

(2)税务检查的对象,涉及被检查者的商业秘密,必须慎重进行,并有责任为被检查人保守秘密。

(3)税务机关派人执行税务检查时,必须出示税务检查证件,包括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

未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的,被检查人有去权拒绝检查。

4、(1).损害事实(2).过错。

过错是支配行为人从事在法律和道德上应受非难行为的故意和过失的状态。

依据过错推定原则,受害人无须对生产者和销售者的过错举证,只要确定因果关系存在,而生产者和销售者无法举出反证证明自己无过错即要承担产品责任。

反证主要有:①不可抗力。

②受害人的过错。

③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3).因果关系产品缺陷是造成消费者人身、财产损害的原因,消费者的损害是产品缺陷的结果。

5、(1)安全保障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2)知悉真情权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3)自主选择权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

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

(4)公平交易权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5)获得赔偿权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6)结社权消费者享有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权利。

(7)获得知识权消费者享有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

消费者应当努力掌握所需商品或者服务的知识和使用技能,正确使用商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