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经济法概述▪法的概念、渊源及法律部门▪经济法基础理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经济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经济法与相关部门法的关系(一)法的概念、渊源及法律部门1、什么是法?什么是法律?2、我国现行法是从哪儿来的?什么是法的渊源?法的渊源指法律规范的来源,即法之源。
两种理解:一是指法的内容来源;二是指法的效力来源,即指法的不同表现形式。
一般作第二种理解。
(一)法的概念、渊源及法律部门3、当代中国法的渊源有哪些?(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民主自治法规(5)规章,包括:国务院组成部门及直属机构在其职权范围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省一级政府、省府所在地的市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6)特别行政区法律(7)国际条约、国际惯例(一)法的概念、渊源及法律部门4、我国各种各样的法是怎样划分的?什么是法的体系?法律体系,也称部门法体系,是指一国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内部和谐一致、有机联系的整体。
将制定的法构成一定的体系,是对法律部门,进而对法律规范进行的分类法律体系划分为不同的相对独立的部分,这就是法律部门法律部门,即部门法,是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所制定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
5、划分法律部门的依据是什么?划分部门法的标准是依据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即调整对象和调整的方法不同。
6、我国的法律部门包括哪些?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经济法、¡诉讼法等。
7、实体法与程序法有什么区别?程序法有何重要意义?两个人分饼,如果甲操刀切饼,则应当如何分才能体现公平?8、法的效力(二)经济法基础理论1、经济法的概念与特征▪什么是经济法?——经济法是调整特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问:1)市场经济的秩序靠什么来调整和维系?2)市场经济的秩序单靠市场自发调节或单靠政府自觉调节行不行?为什么?3)政府的自觉、宏观调节靠什么手段、方式来进行?▪经济法具有哪些特征?(1)国家的干预性(2)直接的经济性(3)广泛的综合性(4)明确的指导性(5)一定的技术性(6)一定的灵活性2、经济法的调整对象(1)市场主体调控关系(2)市场运行调控关系(3)宏观经济调控关系(4)社会保障调控关系(5)涉外经济关系另解: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有哪些?1)市场管理关系——政府职能部门依法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的规范与调整。
2)宏观经济调控关系——国家通过立法和实施对经济的运行环境、条件进行调整与控制,以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
具体表现为:企业组织管理关系;市场管理关系;宏观调控关系;社会保障关系;涉外经济关系。
第二节经济法的渊源、体系、原则1、经济法的来源(形式)有哪些?——五种:宪法;经济法律;经济法规;经济规章;国际经济条约、规则、惯例2、经济法的体系由哪些子部门法组成?——五个:市场主体法;市场规则法;宏观调控法;社会保障法;涉外经济关系法3、经济法有哪些基本原则?——五项:平衡协调;适度干预;公平竞争;社会公平;经济效益第四节经济法律关系1、何谓“法律关系”、“经济法律关系”?——由经济法律规范确认和调整一定经济关系而形成的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关系。
判断(1)经济法律关系就是经济关系。
(2)经济法律关系属于经济法调整对象。
第三章企业法律制度一、我国市场主体的类型及市场准入制度▪市场主体类型市场准入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及其特征依法设立企业,取得主体资格▪我国现有企业法律制度第三章企业法律制度1、什么是企业?企业是依法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能独立从事经济活动的社会组织。
2、我国企业是如何划分的?▪按法律地位划分按所有制形式划分按投资者承担责任形式划分第三章企业法律制度3、什么是企业法?怎样取得企业主体资格?——企业法是调整企业设立、组织机构、经营活动等方面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
▪取得企业主体资格的条件和程序条件:名称、章程、资本、人员、场所、经营范围程序:申请——审查——注册登记——发证第三章企业法律制度4、企业法律地位有何区别?法人制度有何实践意义?企业法律地位的区别:法人型企业与非法人企业,二者区别何在?——法人制度的实践意义:独立经营,不受非法干预;企业实力、资信、形象、声誉;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第三章企业法律制度第三章企业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于2006年8月27日修订通过,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1、什么是合伙企业?(注意与书上的区别?)——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
普通合伙企业——普通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组成,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有限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简介2、普通合伙企业设立的条件有哪些?▪有二个以上合伙人。
无上限要求▪合伙企业名称中应当标明“普通合伙”字样。
▪合伙人可以用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或者其他财产权利出资,也可以用劳务出资。
▪合伙人应当按照合伙协议约定的出资方式、数额和缴付期限,履行出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简介3、合伙企业如何进行利润分配、亏损分担?——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办理;合伙协议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由合伙人协商决定;协商不成的,由合伙人按照实缴出资比例分配、分担;无法确定出资比例的,由合伙人平均分配、分担。
▪合伙协议不得约定将全部利润分配给部分合伙人或者由部分合伙人承担全部亏损。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简介3、如何处理合伙企业与第三人之间的关系?——合伙企业对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以及对外代表合伙企业权利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合伙企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合伙人由于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清偿数额超过其亏损分担比例的,有权向其他合伙人追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简介4、什么是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以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为客户提供有偿服务的专业服务机构,可以设立为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
▪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是指合伙人依照本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承担责任的普通合伙企业。
▪第五十七条一个合伙人或者数个合伙人在执业活动中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合伙企业债务的,应当承担无限责任或者无限连带责任,其他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为限承担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简介5、有限合伙企业有哪些规定?——有限合伙企业由二个以上五十个以下合伙人设立;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有限合伙企业至少应当有一个普通合伙人。
▪有限合伙人不得以劳务出资。
▪有限合伙人不执行合伙事务,不得对外代表有限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人可以自营或者同他人合作经营与本有限合伙企业相竞争的业务;但是,合伙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简介▪第七十六条第三人有理由相信有限合伙人为普通合伙人并与其交易的,该有限合伙人对该笔交易承担与普通合伙人同样的责任。
▪第八十三条有限合伙人转变为普通合伙人的,对其作为有限合伙人期间有限合伙企业发生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公司法简介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1、什么是公司?——公司是依据公司法设立的企业法人。
2、公司有哪些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3、公司及股东承担什么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公司法简介4、什么是公司法?从广义上理解——调整公司设立、组织机构、经营活动及终止等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5、公司怎样设立?——第六条设立公司,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
符合本法规定的设立条件的,由公司登记机关分别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设立条件的,不得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
▪第十四条公司可以设立分公司。
设立分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
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
▪公司可以设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法人资格,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
6、有限责任公司如何设立?1)有限责任公司由五十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
▪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
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在五年内缴足。
▪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三万元。
法律、行政法规对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有较高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一条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发现作为设立公司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的,应当由交付该出资的股东补足其差额;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7、有限责任公司有哪些组织机构?——“三会、一层”:股东会、董事会(执行董事)、监事会(监事);经理层8、什么是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有哪些特别规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是指只有一个自然人股东或者一个法人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十万元。
股东应当一次足额缴纳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额。
9、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发起人符合法定人数;应当有二人以上二百人以下为发起人,其中须有半数以上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2)发起人认购和募集的股本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最低限额为人民币五百万元。
法律、行政法规对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有较高规定的,从其规定。
(3)股份发行、筹办事项符合法律规定;(4)发起人制订公司章程,采用募集方式设立的经创立大会通过;(5)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6)有公司住所。
▪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方式: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可以采取发起设立或者募集设立的方式。
(1)发起设立,是指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的全部股份而设立公司。
(2)募集设立,是指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股份的一部分,其余股份向社会公开募集或者向特定对象募集而设立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1)股东大会——公司的权力机构。
(2)董事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职权的规。
定,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3)经理——公司董事会可以决定由董事会成员兼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