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考《刑事诉讼法》复习题集(第1452篇)

法考《刑事诉讼法》复习题集(第1452篇)

2019年国家法考《刑事诉讼法》职业资格考前练习一、单选题1.张某(17岁)涉嫌故意伤害罪,在审判中,张某发现本案的陪审员王某曾经在该案的侦查阶段担任侦查人员,欲申请其回避,关于本案的回避,正确的说法是哪个:A、张某及其父亲有权申请王某回避B、王某回避应当由侦查机关负责人批准C、王某被申请回避后无须立即停止工作D、合议庭当庭驳回回避申请,张某不得申请复议>>>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5章>第2节>回避的申请、审查与决定【答案】:A【解析】:依据《刑事诉讼法》第29条的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均有申请回避的权利,张某系17岁,张某的父亲是其法定代理人,故都有权申请回避,因此A项正确。

王某是人民陪审员,在审理阶段,由法院院长决定其是否回避。

故B项错误。

王某作为审判人员,在回避作出决定前,应立即停止对案件的审理。

故C项错误。

本题中,张某系以法定理由申请回避,故合议庭不得当庭驳回,而应报院长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回避,若驳回回避申请,张某有权申请复议,故D项错误。

2.第二审法院应当开庭审理的案件是哪个?A、刘某交通肇事案,检察院对第一审判决提起抗诉,第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原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需要发回重新审判的B、宋某和崔某共同故意杀人案,第一审法院判处宋某死刑立即执行,崔某有期徒刑15年。

宋某未上诉,崔某提起上诉的C、王某抢劫案,第一审法院判处王某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王某对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D、秦某和苏某共同绑架案,第一审法院判处秦某死刑缓期两年执行,苏某有期徒刑10年,秦某认为量刑过重,提出上诉,苏某未上诉>>>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6章>第3节>第二审程序的审理【答案】:B【解析】:《高法解释》第318条规定,对上诉、抗诉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原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具有《刑事诉讼法》第238条规定的违反法定诉讼程序情形,需要发回重新审判的,可以不开庭审理。

故A项不当选。

《高法解释》第317条规定,下列案件,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34条第1款的规定,应当开庭审理:(一)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第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上诉案件;(二)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上诉案件;(三)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四)应当开庭审理的其他案件。

被判处死刑立即3.W国人约翰涉嫌在我国某市A区从事间谍活动被立案侦查并提起公诉。

关于本案诉讼程序,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7年卷二42题,单选)A、约翰可通过W国驻华使馆委托W国律师为其辩护B、本案由A区法院一审C、约翰精通汉语,开庭时法院可不为其配备翻译人员D、给约翰送达的法院判决书应为中文本>>>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5章>第1节>涉外刑事诉讼的特有原则【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涉外刑事诉讼程序。

《最高法解释》第402条第1款规定:“外国籍被告人委托律师辩护,或者外国籍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自诉人委托律师代理诉讼的。

应当委托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资格并依法取得执业证书的律师。

”故A项错误。

从事间谍活动属于危害国家安全行为,应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故B项错误。

《最高法解释》第401第1款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涉外刑事案件,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的语言、文字,应当为外国籍当事人提供翻译。

”故C项错误。

《最高法解释》第401条第2、3款规定:“人民法院的诉讼文书为中文本。

外国籍当事人4.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未经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原则的体现:A、在法院判决有罪之前,任何人都不得称为罪犯B、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责任由控方承担C、第一审中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法院应作出证据不足、指控不成立的无罪判决D、被告人都不需要承担提出证据的责任>>>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D【解析】:《刑事诉讼法》第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为贯彻这一原则,刑事诉讼法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了相应规定:(1)区分犯罪嫌疑人与刑事被告人。

公诉案件在提起公诉前将被追究者称为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后始称为刑事被告人。

(2)控诉方承担举证责任,被告人不负证明自己无罪的义务,不得因被告人不能证明自己无罪便推定其有罪。

(3)疑案作无罪处理。

明确规定在审判阶段,对于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罪名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故本题的ABC 三项均属于“未经法院依法判决5.下列关于司法拘留、行政拘留和刑事拘留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司法拘留、行政拘留和刑事拘留都是一种处罚手段B、司法拘留是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行政拘留是行政制裁方法,被司法拘留和行政拘留的人均羁押在行政拘留所;刑事拘留是一种强制措施,被刑事拘留的人羁押在看守所C、司法拘留、行政拘留和刑事拘留都是一种强制措施D、司法拘留、行政拘留和刑事拘留均可由公安机关决定>>>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8章>第5节>刑事拘留与行政拘留、司法拘留的区别【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三种拘留的区别。

我国法律规定了三种拘留: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拘留、行政法规定的拘留,以及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司法拘留。

这三者之间存在较大区别:第一,三者的法律性质不同。

刑事拘留在刑事诉讼活动中是一种保障性措施。

不具有惩罚性,属于强制措施。

行政拘留是行政制裁方法,不是强制措施。

司法拘留是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

因此选项A、C项错误,B项正确。

第二,有权采用的机关不同。

司法拘留由人民法院决定,刑事拘留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决定,行政拘留一般由公安机关作出。

因此选项D错误。

此外,三者的适用6.下列关于法院在审理中相关情形的处理说法,正确的是哪个:A、检察院对张某盗窃一案以盗窃罪起诉到法院,法院认为本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是法院认为本案应当定抢夺罪而非盗窃罪,法院直接以抢夺罪定罪处罚B、某县法院审理一起盗窃案时,发现被告人还有诈骗的犯罪事实没有起诉,法院应当建议检察院补充起诉C、法院审理检察院指控的盗窃罪,经过审理认为属于侵占罪,法院直接以侵占罪定罪处罚D、某县法院审理一起盗窃案时,经县法院通知,该案鉴定人因出庭的路上出车祸而无法出庭,县法院应当通知当地的县司法局,该鉴定人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5章>第2节>法庭审判【答案】:A【解析】:《高法解释》第241条规定,对第一审公诉案件,人民法院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作出判决、裁定:……(二)起诉指控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指控的罪名与审理认定的罪名不一致的,应当按照审理认定的罪名作出有罪判决;……故A项表述正确。

《高法解释》第243条规定,审判期间,人民法院发现新的事实,可能影响定罪的,可以建议人民检察院补充或者变更起诉;人民检察院不同意或者在七日内未回复意见的,人民法院应当就起诉指控的犯罪事实,依照本解释第241条的规定作出判决、裁定。

故B项错误。

C项中,因为侵占罪是告诉才处理的7.未成年人小周涉嫌故意伤害被取保候审,A县检察院审查起诉后决定对其适用附条件不起诉,监督考察期限为6个月。

关于本案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7年卷二39题.单选)A、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后,应释放小周B、本案审查起诉期限自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之日起中止C、监督考察期间,如小周经批准迁居8县继续上学,改由B县检察院负责监督考察D、监督考察期间,如小周严格遵守各项规定,表现优异,可将考察期限缩短为5个月>>>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0章>第3节>审查起诉程序【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附条件不起诉。

附条件不起诉又称“暂缓起诉”,即给予一定考验期,不立即追究责任,但不代表不追究,更不是无罪释放。

故A项错误、B项正确。

《刑事诉讼法》第283条第1款规定:“在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内,由人民检察院对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监督考察。

……”此处的人民检察院应理解为“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第44条规定:“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经批准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要求迁入地的人民检察院协助进行考察,并将8.郭某涉嫌报复陷害申诉人蒋某,侦查机关因郭某可能毁灭证据将其拘留。

在拘留期限即将届满时,因逮捕郭某的证据尚不充足,侦查机关责令其交纳2万元保证金取保候审。

关于本案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5年卷二27题,单选)A、取保候审由本案侦查机关执行B、如郭某表示无力全额交纳保证金,可降低保证金数额,同时责令其提出保证人C、可要求郭某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进入蒋某居住的小区D、应要求郭某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变更住址>>>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8章>第3节>取保候审的保证方式【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取保候审。

需要说明的是,报复陷害罪按照2018年3月20日实施的《监察法》之规定,不存在侦查程序,而是由监察机关立案调查。

现就当年的立法及相关解释解析如下:《刑事诉讼法》第67条第2款规定:“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而本案犯罪嫌疑人涉嫌报复陷害他人,属于《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中规定的应当由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案件类型,因此本案侦查机关不是公安机关,不能执行取保候审,故A错误。

《刑事诉讼法》第68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9.某监狱狱警郭某涉嫌虐待该监狱服刑人员蒋某,侦查机关因郭某可能毁灭证据将其拘留。

在拘留期限即将届满时,因逮捕郭某的证据尚不充足,侦查机关责令其交纳2万元保证金取保候审。

关于本案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取保候审由本案侦查机关执行B、如郭某表示无力全额交纳保证金,可降低保证金数额,同时责令其提出保证人C、可要求郭某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进入蒋某居住的小区D、应要求郭某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变更住址>>>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8章>第3节>取保候审的程序【答案】:C【解析】:本题中提到的虐待被监管人罪,依据《刑事诉讼法》第19条第2款的规定,由检察院立案侦查。

依据《刑事诉讼法》第67条的规定,本题中的取保候审应由公安机关执行,故A项错误。

《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第4条第二款规定,对同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决定取保候审的,不得同时使用保证人保证和保证金保证,故B项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