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权》教学设计

《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权》教学设计

《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权》教学设计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三垟中学张海霜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北宋建立及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认识北宋中央集权的政治特色,并分析其原因,理解并阐明其影响。

2.了解王安石变化的背景、目的及其失败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北宋强化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及影响的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学会阅读历史资料,培养学生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感知、体会历史现象。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符合了广大人民的愿望,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也给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3.知道古代中华文明长期处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树立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北宋建立后所采取的措施,认识北宋中央集权的政治特色。

难点:中央集权的措施对于当时社会所造成的影响。

三、教学策略
1.通过材料分析,让学生自主研究讨论北宋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影响,从而明白“论从史出”,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2.通过列表整理相关知识,让学生感受观点,增加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课
【提问导入】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假如有机会让你们穿越到古代封建社会,你想穿越到哪个朝代,为什么?
【生】各抒己见,但要说出理由。

【师】20世纪最伟大的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原因活在中国的宋朝。

”我国著名作家余秋雨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

”这2位文人为何向往宋朝?
【生】宋朝是采取“崇文抑武”政策,文人地位高于武将。

【师】今天我们就要一起学习《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

(二)新课教学
【师】北宋是如何建立的呢?我们参考P98,我们就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一下。

1.指导学生结合书本讲述过程,师生共同总结宋朝的建立:时间、地点、经过等内容。

①时间:960年;
②地点:东京东北的陈桥驿(看图找到位置)
③人物和经过: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兵变,他手下的将士把一件黄袍披在赵匡胤的身上,拥立他做皇帝,史称“陈桥兵变”。

④结果:赵匡胤建立宋朝,取代后周,定都东京,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2.出示北宋地图,指出北宋建立后,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并没有结束。

①宋太祖:采取“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方针,进行统一南北的战争,基本上
(3)军事组
【生】结合材料一可以得出
措施:解除统军大将的兵权。

影响:防止将领发展私人势力,加强皇帝的权力。

结合材料二可以得出
措施: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

影响:加强皇帝的权力,削弱军队的战斗力,形成“积弱”局面。

结合材料三可以得出
措施:禁军轮流驻防京师。

影响:防止将领发展私人势力,加强皇帝的权力,削弱军队的战斗力,形成“积弱”局面。

(4)文化组
结合材料可以得出
措施:崇文抑武,选拔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官吏。

影响:客观上推动文化教育的发展,但从历史影响看,它强化了“为当官而读书”的观念,武将群体长期遭受打压,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师】你如何看待“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点?
【生】它在客观上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科举制得到较快发展。

但是,从历史影响上看,它强化了“为当官而读书”的观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5)其他组
【师】这种礼仪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生】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加强,这也是它们的实质。

在一组学生回答后,其他组可以就这组的问题进行提问,最后让这组同学总结本组的答案。

老师结合学生的回答,通过投影让学生校对自己总结的答案。

5.加强中央集权的结果和影响
①结果:北宋初年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使藩镇割据的基础得以铲除,从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中央集权大大加强。

②影响:造成了北宋“三冗二积”的局面
A.政府机构重叠,官员冗滥,财政开支庞大。

(冗官)
B.军队作战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

(冗兵)
C.地方上财政困难。

(冗费)
D.给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二积)
【师】出示欧阳修的一段话,请学生思考:材料说明了北宋中期面临怎样的局面?这一状况的根源在哪里?
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

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

──欧阳修
【生】积贫积弱的局面,根源在于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造成的。

转承:我们发现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留下了许多的隐患,那么当时的统治者采取了什么行动?
【生】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

【师】我们这次变法叫作王安石变法。

6.王安石变法
打出王安石的话:“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请学生稍作解释后再
【生】各抒己见。

【师】有些人是这样评价宋朝:“贤相辈出,却无力改变官场的腐败昏庸;名将咸聚,却无法抵挡小国的进攻;才子云集,却热衷无休无止的内耗;经济富裕,却用于购买和平;文化昌盛,却不能扭转颓败的国运。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


以史为鉴:
【师】从王安石变法的失败中,你得到了哪些对今天的改革有所启示的?
【生】改革要注意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加强军队建设,增强国防实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们的素质;同时也可以采取考试方式来选拔人才并任用人才等。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960年陈桥兵变建立了北宋,宋初统治者采取的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这些措施既有利也有弊,为了解决这个弊端,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了变法。

1069年的王安石变法使农业生产有所改善,政府收入有所增加,国家军力有所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但最终由于用人不当,在变法过程中出现一些损害百姓的现象,新法又危及一些社会阶层的既得利益,遭到强烈反对而失败。

(四)板书设计
(五)当堂练习
具体见课件。

(六)布置作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