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口腔临床药物学-考试必过

口腔临床药物学-考试必过

口腔临床药物学一:名词解释(2分×10)1.治疗药物监测:2.t1/2:3.ADR4.药物代谢动力学:5.控释剂型:6.癌痛三阶梯疗法:7.生物利用度:8.药源性疾病:9.循证医学:10.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二:选择题(2分×10)1.环磷酰胺抗肿瘤作用特点是()A.在体内外均有活性B.在体内代谢为醛磷酰胺后有抗肿瘤作用C.在体外有抑杀癌细胞作用D.干扰转录过程E.干扰有丝分裂2.下述何种镇痛药为阿片受体部分激动剂()A.钠洛酮B.芬太尼C.安那度D.喷他佐辛E.美沙酮3.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有()A.过敏反应B.耳毒性C.神经肌肉阻断作用D.肝毒性E.肾毒性4.镇痛作用最强的是()A.吗啡B.哌替啶C.美沙酮D.曲马多E.芬太尼5.氨苄青霉素对何种菌的抗菌力弱于青霉素()A.肠球菌B.伤寒杆菌C.大肠杆菌D.变形杆菌E.金黄色葡萄球菌6.阻止微管解聚的抗癌药有()A紫杉醇B长春碱C紫杉碱D L-门冬酰胺酶E喜树碱7.药物吸收后可以()A经肾脏排出B经肺排出C经肠道排出D经胆囊排出E经乳汁排出8.可待因的临床应用()A适用于伴胸痛的干咳B长期应用易引起便秘C对痰多者禁用D镇痛的同时有镇咳的作用E长期应用可产生成瘾性9.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机制是()A.增加对药物具有拮抗作用的底物PABAB.改变细菌体内原始靶位结构C.改变细菌胞浆膜通透性D.抑制DNA合成E.产生水解酶10.以下抗菌药物的临床价值主要衡量的指标是()A.化疗指数B.最低杀菌浓度C.抗菌谱D.抗菌活性E.最低抑菌浓度1.《赫尔辛基宣言》的宗旨及实施原则2.GCP的定义、伦理学的要求及各期临床试验要点3.简述氟化钠的药理作用及注意事项4.简述处方书写要求四论述题(10分×2)1.论述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2.局部麻醉药与镇痛药物的作用机理分别是什么?对口腔疼痛治疗如何使用?1.治疗药物监测:是药物代谢动力学理论在药物治疗学中的具体应用。

2.t1/2:即消除半衰期,是药动学的一个重要参数,其定义为血液浓度减少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它反应了药物在体内的消除速度。

3.药品不良反应:是在按规定剂量正常应用药品的过程中产生的有害而非所期望的、与药品应用有因果关系的反应。

4.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药物在体内运转及代谢变化的过程和药物代谢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性的科学。

5.控释剂型: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药物能持久缓慢的从制剂中释放出来,维持有效药物浓度。

6.癌痛三阶梯疗法:对于癌症止痛,WHO指于2010年“使癌症病人无痛”的目标,即在对病人的病因和疼痛做出诊断后根据疼痛的性质和程度,对轻度疼痛采用解热镇痛类药物止痛,对中度疼痛用可待因等弱阿片类类药物止痛,对重度疼痛采用吗啡等强阿片类药物止痛。

7.生物利用度:是指经血管外给药后,测得所给药物达血液循环的速度及程度。

9.循证医学:就是遵循科学研究证据指导医学实践。

即临床医务人员将个人的专业技能和经验、病人的喜好和需求与当前最好的科学依据结合起来制定医疗决策。

10.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指仅对增殖周期的某些期敏感,对G0期不敏感的药物。

二:选择题1.BDE2.BDE3.ABCE4.A5.E6.AC7.ABCDE8.ABCDE9.E10.A三简答题1.《赫尔辛基宣言》的宗旨人体生物试验指导原则。

人是健康是第一位的,人的权益是不可侵犯的。

《赫尔辛基宣言》的实施原则:(1)伦理委员会我国GCP要求伦理委员会由医药学专业人员、伦理学或法律专业人员、非临床研究单位人员的参入。

伦理委员会主要职责是:①审核药物临床试验方案及在实施过程中形成的相关修正方案。

②审核研究者手册、知情同意书样稿。

③审核受试者的入选方法及获取知情同意书的方式。

④审查对受试药物所致受试者伤害的救治及补偿措施。

⑤审核研究者的资格、经验及参加该项试验的时间保证等。

伦理委员会应相对独立,不受任何参与试验者的影响,以充分保证受试者权益。

(2)受试者权益和知情同意书受试者权益主要内容是:知情权、自愿加入权和退出权、参加试验和试验中的隐私权、对试验药和对照药的免费使用权、医疗救治权。

研究者必须用知情同意书的形式向受试者说明有关临床试验的详细情况,包括:试验目的、试验的过程与期限、检查操作、预期可能的受益和可能发生的风险与不便,告知可能被分配到试验的不同组别。

参加试验是自愿的,试验中的个人资料均属保密。

如发生与试验相关的损害时,受试者有获得治疗和适当补偿的权利。

在试验的任何阶段有权退出试验,其医疗待遇与权益不受影响。

研究者应回答受试者提出的问题,受试者充分理解并且同意参加试验受试者后签署试验知情同意书。

2.GCP的定义是指中国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是其简称。

GCP的伦理学的要求:保证药品临床试验的全过程规范化,结果可靠,保护受试者的权益;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和《人体生物医学研究国际道德指南》的伦理学原则;伦理委员会相对独立,不受任何参与试验者的影响;签署知情同意书。

GCP的各期临床试验要点:Ⅰ期:为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验。

主要观察人体对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代动力学,应包括依次进行的三部分,即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单次给药药代动力学试验、连续给药药代动力学试验。

Ⅱ期:①药物是否安全有效;②确定适应证;③确定治疗剂量、给药途径与方法;④对受试药物危险性作出评价及提供防治办法。

Ⅲ期:多中心临床试验,临床试验单位不少于3个;随机对照原则;进一步评价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试验组病例数≥300例,受试对象要更加多样化,以增加其代表性。

Ⅳ期:考察试生产期新药的疗效、不良反应和适应证,有时也指药品上市后监测。

通过Ⅳ期临床更加贴近临床实际的设计方案、延长的试验期限及扩大规模的受试样本,可全面细致地综合评价新药的临床应用价值。

3.简述氟化钠的药理作用及注意事项(1)降低釉质溶解度:与羟基磷灰石起作用形成氟磷灰石而增强釉质的抗酸能力。

氟磷灰石中氟化钙能再度沉积在釉质晶体表面,降低氢离子移入晶体的速度,减慢了晶体溶解。

氟磷灰石晶体较大,表面积减少,晶格较稳定,这种釉质中的碳酸盐含量较少,溶解性降低。

(2)促进釉质再矿化(3)对口腔细菌的影响:抑制细菌的生长,抑制细菌的糖酵解过程,抑制产酸;抑制细胞内和细胞外多糖的合成,抑制菌斑的形成。

注意事项①使用氟化钠应严格控制每日摄氟量,防止氟中毒的发生。

②氟化钠溶液或凝胶应放置于塑料容器内。

4.简述处方书写要求(1)处方书写时采用中文或英文书写,字迹工整清晰、切勿潦草(2)用英文书写时,药名的第一个字母应大写。

有些药名可用缩写,但应准确。

毒性药品和麻醉药品不采用缩写。

(3)剂量单位一律采用药典法定单位。

(4)药物剂量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应排列整齐。

(5)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和放射性药品应采用规定的处方笺书写。

(6)医师处方书写完毕后,应仔细核查,确认无误后签名。

四论述题1.论述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1).按适应证选药;(2).按药动学特点制定给药方案和疗程:剂量要适当,疗程应足够;(3).针对患者的情况合理用药:肝脏功能减退时,避免或慎用氯霉素、林可霉素、红霉素、利福平、四环素类等。

早产和新生儿氯霉素列为禁用。

肾功能减退时,慎用或避免磺胺类、两性霉素B、万古霉素及氨基苷类等。

(4).避免预防或局部应用抗菌药物预防应用:青霉素或氨苄青霉素可用于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需进行口腔、尿路、心脏手术之前;对用于预防昏迷、休克等患者并发感染,或清洁手术预防术后感染则往往徒劳无益;避免粘膜、皮肤等局部应用;(5).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病毒性疾病,发病原因不明者,不宜用抗菌药。

2.局部麻醉药与镇痛药物的作用机理分别是什么?对口腔疼痛治疗如何使用?局部麻醉药的作用机理:(1)可逆性地封闭钠通路、抑制神经细胞膜去极化:神经接受刺激时,神经细胞膜微孔开大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强,钠离子大量流入细胞内,出现去极化。

局部麻醉药脂溶性芳香环部分可透入神经细胞膜,与膜的钠通道内口某个(些)位点形成可逆性的结合,堵塞微孔,影响钠离子流入细胞内,从而阻断去极化,影响了冲动的产生与传导。

(2)麻醉效果与理化性质有关:脂溶性强的容易通过高度脂化的神经纤维,麻醉效果及作用时间增强。

蛋白结合率高者作用时间长,酸性强度接近组织pH者则作用起效快。

镇痛药物的作用机理:(1)麻醉性镇痛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选择性地解除或缓解各种疼痛,而不影响意识、触觉、听觉等其他感觉(2)非麻醉性镇痛药:通过抑制局部前列腺素合成起到镇痛作用对口腔疼痛治疗:吗啡:慢性疼痛使用吗啡控释片。

口腔疼痛治疗应选用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

表面麻醉、浸润麻醉、传导麻醉用于口腔疼痛治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