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概念

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概念


(二)健康和疾病的关系
1.对 疾 病 的 认 识
(1)本体疾病观。 逐 渐 发 展
(2)自然哲学疾病观。 (3)自然科学疾病观。
2.健康和疾病的关系 健康和疾病是人体生命状态的两端,这两端之间存在无 数不同的等级的状态。
在疾病过程中不仅存在机体受损害和发生功能紊乱的一面,还有机体防御、 适应和代偿等生理性反映的一面。
第一章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概述
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有关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概念的含义以及演化过 程;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初步了解研究学前 儿童心理健康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概念
一、健康的概念
(一)健康的含义: 1.广义心理健康的含义: 指的就是保护和增进人的心理健康,寻找对心理产生有 害作用的根源,增进人的心理效能及适应、改造社会的能力。 从保育和教育的角度理解学前儿童心理健康: (1)对儿童的行为进行塑造及指导。 (2)对儿童的不良行为进行矫治。 (3)注重培养儿童健全的个性,促进儿童体、智、德、美等 几方面全面发展。
组织对健康所下的定义。
程的代表人物。 (2)领会: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概念的由 来1.心理健康组织的成立
(1)1908年5月,康涅狄克州心理健康协会。比尔斯。世界上第一个
心理健康卫生组织。标志心理健康运动的开始。 (2)1909年2月,美国全国心理健康委员会,纽约。 (3)1917年,《心理健康》季刊出版。
2.国际心理健康的发展
(1)1930年5月5日,第一届国际心理健康大会,美国华盛顿,成立
《国际心理健康委员会》。53个国家,中国。3042人。 (2)1948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健康大会,英国伦敦,成立《世界心理 健康联合会》。 (3)当今,心理健康的重点是健康人的心理保健,从根本上杜绝心理 疾病和心理缺陷的产生。
(三)心理健康组织的缘起
3.我国的心理健康组织的发展
(1)1936年,中国心理健康协会,南京。 (2)1982年,心理健康研究中心,南京,我国第一个研究中心。 (3)1985年,中国心理健康协会(重新组建),山东泰安。 考核知识点: 1.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内涵 2.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概念的由来及发展 考核要求: 1.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内涵 (1)识记:心理健康的含义。 (2)领会:联合国世界卫生 考核要求: 2.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概念的由来及发展 (1)识记:学前儿童心理健概念发展过
2.狭义心理健康的定义
(1)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1948年):
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是没有 疾病或虚弱现象。
(2)《阿拉木图宣言》的定义(1978年): 健康是基本人权,达到尽可能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 围内的一项重要的社会性目标。 一个健康的儿童,不仅应该身体健康,而且应该心理健康, 并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心理和社会适应性处于健全状态。
二、心理健康的由来
(一)我国古代的论述
1.精神摄生(精神卫生):通过摄生养性达到心身健康和 延年益寿的目的。
2.《内径》:“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 之有时,恬澹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二)现代心理健康的由来 1.心理健康的思想源于古希腊。 2.皮埃尔在1792年提出废除精神病人的约束是提倡心理 健康的历史起点。 3.现代心理学发源于本世纪初,是有一位叫比尔斯的美 国人倡导的。于1808年3月出版了《一个失而复得的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