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第五节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主要内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 途径和方法、幼儿园及家庭健康环境的创设;常 见心理卫生问题的表现及矫正方法。
一、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使学前儿童懂得保护心理健康的粗浅知识和技能, 纠正不良情绪和态度,形成有利于心理健康的行 为习惯,预防和矫治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保证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对策与建议: 对策与建议:
(1)避免幼儿受到不良语言环境的影响。 (1)避免幼儿受到不良语言环境的影响。 避免幼儿受到不良语言环境的影响 (2)不要强制性改变左右手的习惯 不要强制性改变左右手的习惯。 (2)不要强制性改变左右手的习惯。 (3)帮助幼儿建立自信 帮助幼儿建立自信。 (3)帮助幼儿建立自信。 (4)消除引起幼儿紧张的因素 消除引起幼儿紧张的因素, (4)消除引起幼儿紧张的因素,不要过分关注幼 儿的口吃和强制纠正。 儿的口吃和强制纠正。 (5)进行必要的训练 如发音训练,朗读练习, 进行必要的训练, (5)进行必要的训练,如发音训练,朗读练习, 可借助音乐以游戏方式训练。 可借助音乐以游戏方式训练。 (6)进行有效的心理适应性训练 (6)进行有效的心理适应性训练
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学习表达和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培养社会交往 能力、锻炼独立生活和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 习惯:主要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 品德行为习惯
三、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要求
1、体察学前儿童的内心感受。 2、满足学前儿童的心理安全需求。 3、引导学前儿童换位思考,多为他人着想,融洽人际关系。 4、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应注意不要流于形式,应增强学前儿 童的内心体验。 5、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有其差异性,纠正问题行为必须有的 放矢。
成因分析: 成因分析:
非正常恐惧 社交退缩 父母长期不和,家庭矛盾日益激化。 父母长期不和,家庭矛盾日益激化。
对策与建议: 对策与建议:
对抗性条件作用 模特塑造法 及时强化 琼斯 班图拉 斯金纳
口吃(发展障碍) 二、口吃(发展障碍)
* 儿童语言的获得
儿童语言发生的准备 儿童语言的发展 儿童语言获得的途径 阿尔波特 模仿说 乔姆斯基 先天语言能力说
*影响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因素 影响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因素
语言环境 教育方式
家庭 幼儿园 口吃的主要表现 延迟发音 重复音节
* 案例: 案例:
小明,小班,偶发性口吃。 小班,偶发性口吃。 性格孤僻, 说话局促不安。 性格孤僻, 说话局促不安。
成因分析: 成因分析:父母期望值很高 偶发事件—恐惧 恐惧—口吃 偶发事件 恐惧 口吃
*影响儿童怯生的因素
1)父母是否在场 ) 2)环境的熟悉性 ) 3)陌生人的特点 ) 4)抚养者的多少 ) 5)与母亲的亲密程度 )
*学前儿童异常的恐惧心理 学前儿童异常的恐惧心理
案例: ××, 案例:刘××,女,4岁3个月 不主动与别人说话。 不主动与别人说话。 缩在角落。 缩在角落。 见陌生人很害羞,躲在一旁。 见陌生人很害羞,躲在一旁。 绘画,画小人在底角。 绘画,画小人在底角。
学前儿童常见心理、 四、学前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及矫 正方法
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分类
情绪障碍 行为障碍 品行障碍 发展障碍
学前儿童的恐惧情绪(情绪障碍) 学儿童的恐惧情绪(情绪障碍)*儿童恐惧情绪的发生与发展 儿童恐惧情绪的发生与发展 出生后4个月 怯生 出生后 个月 5-7个月 严肃 个月 7-9个月 苦恼 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