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文学史完整复习版

外国文学史完整复习版

----1.古典主义──17世纪产生于法国、流行欧洲达两个世纪之久的一种文艺思潮,因其以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学为典范而得名。

2.象征主义──西方现代派文学中产生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派别。

前期象征主义形成于19世纪下半期,•代表作品为法国作家波德莱尔的《恶之花》。

3.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兴起于德国,并在19世纪初期盛行于欧美各国的一种文学思潮。

4.现代主义——是19世纪末诞生并流行于20世纪的许多文学流派的总称,前期主要包括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等10多种文学流派。

5. 启蒙主义——启蒙运动实质上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前新兴资产阶级向封建阶级夺权之前的一次舆论大准备。

6.后现代主义——是一场发生于欧美60年代,并于70与8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

7.流浪汉小说:流浪汉小说是16世纪中叶产生于西班牙,17、18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新的小说样式。

采用自传体的形式,以主人公流浪的经历为线索,描写下层人民的生活,并以下层人物的眼光去观察、评价各种社会现象。

8.启蒙运动: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及文艺复兴运动后所掀起的一场更为激烈、广泛的反封建、反教会,具有全欧性的思想文化运动。

9.拜伦式英雄:是拜伦在他的《东方叙事诗》中塑造的主人公形象的统称,这些形象带有拜伦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

10.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14世纪初到17世纪初,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家打着恢复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在思想文化领域所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

11.荷马史诗:包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是古希腊最早的两部史诗,一般认为是吟颂诗人荷马所作,故称荷马史诗。

12.《十日谈》:是意大利作家薄伽丘的代表作,宣扬“幸福在人间”的现世理想,反对禁欲主义,用冷嘲热讽的手法揭露腐败的罗马教廷。

13.狂飙运动:18世纪70——80年代发生在德国的一场文学运动。

14.浪漫主义文学:是出现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一股文学思潮。

英国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一方面刺激了人的精神个性觉醒,另一方面又使人们对现实产生失望,在这个大起大落的激情时代,思想界出现傅立叶等人的空想社会主义15.“小人物”特指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一种小人物形象,他们在社会中处于底层,生活困苦,地位卑微,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已,性格懦弱,胆小怕事,成为那些“大人物”统治的牺牲者,是被剥削、被欺凌的典型形象。

16.揭发黑幕运动:20世纪初,英国出现了一种专门揭露社会黑暗,尤其是揭发名人丑事的新闻报道和小说的文学运动,称为揭发黑幕者。

17.硬汉形象:海明威作品中出现的一系列人物形象。

18.未来主义:20世纪初叶出现在欧洲的一个文学艺术流派。

它兴起于意大利。

波及欧洲各国。

其宗旨是同旧的文化传统决裂,在内容和形式上追求彻底的革新。

1.什么是“荷马问题”?答:“荷马问题”的核心是诗史的作者和形成问题。

数千年来一般都认为“荷马史诗”是“荷马”所写,但是自古希腊时期就有人对其作者进行怀疑。

到现在基本否定作者是“荷马”的说法,认为这不书并不出自一人之手,而是多人完成的。

2.什么是文艺复兴?答:15、16世纪、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重新被欧洲人重视,出现了一个研究古代文化、复兴古代文化的热潮。

在这种“复古”运动中,欧洲的文化科学发展到一个繁荣的时期,这就是欧洲历史上有名的“文艺复兴”。

3.什么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的特点是什么?答: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资产阶级世界观被称为人文主义。

①人文主义思想与教会的神权统治针锋相对的。

教会以神为最高权威,把封建统治加以神化。

人文主义则推崇“人”,主张以人为本,反对神的绝对权威。

②人文主义用人性来反对神权,肯定人的价值和人的力量,反对教会的神权论,用个性解放、个人幸福来反对禁欲主义,强调幸福在现世的人间而不在来世。

③用理性来反对教会的蒙昧主义。

④从政治上讲,人文主义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因为强大的王权有利于抑制封建势力,保护统一的国内市场和对外掠夺活动。

4.简述古典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答:①古典主义文学在政治上拥护王权,维护国家统一,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

②古典主义文学的另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它的唯理主义。

③古典主义文学的第三个特点是它在艺术创作上提倡师法古人,模仿古典,遵循一定的规则。

5.什么是“三一律”?答:戏剧创作中的“三一律”是古典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即时间、地点、动作的三个统一于一个剧本的情节只能限制同一事件,事件发生在同一地点,剧情包含的时间只能在二十四小时之内。

6.简述《伪君子》的答丢夫形象。

答:莫里哀在《伪君子》中揭露答丢夫这个骗子的罪恶用心和严重危害。

答丢夫是一个利用宗教手段进行罪恶活动的骗子,他内心卑劣、心狠手辣,却能言善辩,巧于应付。

他利用伪善手段混入奥尔恭的家,目的是骗取恩人的妻女,霸占他人的财产,将自己的卑鄙行为打扮得冠冕堂皇。

他能面临绝境而脱身,进而嫁祸于人,等到一切败露不能再骗人时,他欲置恩人于死地。

7.简述《伪君子》的艺术特点。

答:①在艺术上是按古典主义的“三一律”写成的。

全剧五幕,情节集中单纯,发生在奥尔恭家中,利用室内环境构成了关键性的情节。

②《伪君子》也是一出典型的性格喜剧。

全剧的艺术构思都是为了塑造一个伪善的性格。

③全剧的结构严整紧凑,层次分明:第一、二幕,答丢夫不出场,通过其他人物的活动侧面介绍答丢夫的性格,为他的上场作好准备。

第三、四幕正面揭发答丢夫伪善的罪恶用心。

第五幕进一步揭示他的凶恶目的和危害性。

④戏剧冲突本身也带有许多悲剧性的因素。

答丢夫的伪善造成的后果是悲剧性的。

这些悲剧因素足以显示伪善者的掠夺本性,增强了作品的战斗力。

8.简析18世纪启蒙文学的特点。

答:①启蒙文学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和教诲性。

②启蒙文学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倾向。

9.简述《红与黑》的艺术风格。

答:《红与黑》是第一部真实地反映法国当代社会风貌的现实主义杰作。

它具有现实主义文学共有的艺术特征。

10.简述《人间喜剧》的现实主义特征。

答:①把小说创作提高到社会研究和历史哲学的高度。

②运用典型化的原则,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③从经济角度去反映社会变革和阶级关系。

11.简述自然主义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区别。

答:自然主义反对浪漫主义的幻想和夸张,和现实主义一样,强调客观地反映现实,但自然主义的描摹自然的主张实际上是随便观察到的庸俗的自然、多属偶然现象。

自然主义反对现实主义通过典型概括的手法反映现实,要求文学成为单纯记录各种平凡琐细事物的照相机。

12.什么是唯美主义?答:19世纪后期,英国出现了以王尔德为代表的唯美主义。

唯美主义认为,不是生活高于艺术,而是艺术高于生活。

只有艺术美才具有永恒的价值。

反对作家应有任何功利主义的目的,认为艺术家应该完全自由,并且不受道德标准的约束。

13.简述列夫·托尔斯《复活》所批判的内容。

答:《复活》的情节本身就带有批判意义,列夫·托尔斯通过《复活》暴露了沙皇俄国国家机器的反人民本质,暴露了俄国官办教会的欺骗性,否定了俄国的反动统治 14简析《复活》的艺术特色。

答:①在艺术上突出特点是对俄国黑暗现实批判的深度和广度。

----②单线索的情节,以聂赫留朵夫为玛斯洛娃申诉四处奔走为主要情节线索,将全书的人物事件串成一体。

③鲜明的讽刺色彩。

对神职人员、俄国宗教服务的反动本质的揭露都充满讽刺味道。

④对比手法的运用。

把人物的内心活动和行为对比,把一个人物精神变化的前后情形加以对比,突出人物性格及作品的主题思想。

⑤善于运用心理描写。

主要运用心里独白刻画人物,除此以外,还通过其它一些方法表现人物心理。

15. 简析川端康成的创作特点。

答:①继承和发扬了日本文学的美学传统,创作上注重超越现实的艺术上的感受。

②通过人物,景物的描写,表达一种淡淡的哀愁,即传统美学的物哀。

③描写细腻,在写人,写景,人物的外貌,心理描写方面非常细腻,感人。

④小说中往往产生一种日本禅宗影响下的意境,一种空灵的感觉。

16.什么是物语?答:物语在日文中有“语说事物”之意,类似我国的小说和传奇。

物语文学有个性发展的过程。

它开始有两种形式:传奇物语和歌物语。

传奇物语是富于深化色彩的故事,代表作为《竹取物语》。

歌物语以和歌为中心突现主题的故事,代表作为《伊势物语》。

以后在传奇物语、歌物语的基础上产生了近似长篇小说的故事性作品。

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写实小说:紫氏部《源氏物语》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7.简析桑丘的形象及意义答:桑丘是一个朴实善良、机灵乐观、目光短浅、自私狭隘的普通农民的形象; 桑丘与堂•吉诃德无论是在外表特征还是内在性格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他们两人还相互影响、互相感染,逐渐融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德国诗人海涅曾认为堂•吉诃德和桑丘合起来才是小说的真正主人公。

18.莎士比亚喜剧的风格特征答:首先,肯定性、歌颂性主题所奠定的乐观开朗的基调。

其次,女性形象的优美绝伦焕发出了明媚艳丽的独特光彩。

第三,抒情与写景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优美恬适的戏剧氛围。

最后,莎士比亚喜剧的浪漫性、抒情性,也与莎士比亚所运用的喜剧语言有关。

19.莫里哀对喜剧艺术的贡献答:首先,莫里哀懂得并不是人物生理上的缺陷使人发笑,而是某中怪癖、某种恶习令人发笑。

其次,莫里哀善于从情节和场景中制造笑料。

第三,经常利用地位颠倒和意料不到的逆转来产生喜剧效果。

第四,莫里哀具有丰富的舞台经验,他擅长用舞台动作制造笑的效果。

第五,语言的笑料同样丰富多彩。

20.《浮士德》的艺术特点。

答:体裁是诗剧,同时具备戏剧和诗歌的特点。

象征手法的运用是贯穿全剧的主要特色。

正是由于象征手法的运用,使得《浮士德》在艺术上达到了形象性与哲理性的统一,客观性与主观性的有机交融,艺术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密切结合。

21.在《抒情歌谣集》序言中华兹华斯的诗论涉及了哪些问题?答:第一、关于诗歌的题材问题。

第二、关于诗歌的语言问题。

第三、关于诗歌的本质问题。

最后,华兹华斯在《序言》中还对诗人的特殊才能作了解释。

论述:1.荷马史诗的思想内容两大史诗规模宏伟,内容丰富,极为广阔地描绘了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希腊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面貌,对当时的社会形态、思想观念、宗教活动、田园耕作、体育竞技、家庭生活、商品交换、风俗礼仪等,都作了生动的描绘。

荷马史诗又称为“英雄史诗”,史诗塑造了众多的英雄形象,表现了那个“英雄时代”的英雄主义理想。

史诗通过对众神的描写,表现了古希腊人古朴的哲学观和人文意识。

2.分析《神曲》的思想 进步性: 第一,《神曲》表露了反对中世纪教会推行的蒙昧主义,提倡文化,尊重知识的新思想。

第二,突破了禁欲主义观念,肯定现世生活的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