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化和信息化管理课件

信息化和信息化管理课件

时效性性
• 信息的最大特点是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千变万化、
稍纵即逝。信息的功能、作用、效益都是随着时间的 延续而改变的,这种性能即信息的时效性。时效性是 时间与效能的统一性,它既表明信息的时间价值,也 表明信息的经济价值。一个信息如果超过了其价值的 实用期就会贬值,甚至毫无用处。
第十二章 激励
三、信息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信息管理工作
• 一、信息的采集 • 1.明确采集目的 • 2.界定采集的范围 • 3.选择信息源
文献信息源:书报、出版物、专利文献、会议文献 口头信息源:电话、交谈、咨询和调查 电子信息源:广播、电视、数据库和互联网 实物信息源:展销会、博览会等
第十二章 激励
二、信息的加工
• 信息的加工是指对采集来的通常显得杂 乱无章的大量信息进行鉴别和筛选,使信 息条理化、规范化、准确化的过程。
• 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朝鲜战争前, 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 题词只有7个字,要价150万美元。美国国防部认 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在错 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战争结束之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 看,追悔莫急。
时效性
第十二章 激励
第十二章 激励
三、对信息的传播
表4—1 有用信息的特征
高质量 ※精确 ※清楚 ※有序 ※媒介
及时 ※时间敏感性 ※例外报告 ※当前 ※频繁
完全 ※范围 ※简洁 ※详细 ※相关
第十二章 激励第二节 信息管理 Nhomakorabea作• 一、信息的采集

信息的采集是指管理者根据一定的目的,通
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搜寻并占有各类信息的过程。
• 作为一个过程,信息的加工一般由以下 步骤组成:
• (一)鉴别:确认信息的可靠性 • (二)筛选:对信息进行取舍 • (三)排序:归类整理 • (四)初步激活:开发、分析和转换 • (五)编写:信息的产出
第十二章 激励
第十二章 激励
第十二章 激励
第十二章 激励
三、信息的存储
• 信息的存储是指对加工后的信息进行记录、 存放、保管以便使用的过程。
• 为了使信息的采集富有成效,管理者必须做好 以下各项工作:
• 1.明确采集目的
• 2.界定采集的范围
• 3.选择信息源
第十二章 激励
第二节 信息管理工作
• 一、信息的采集 • 1.明确采集目的 • 2.界定采集的范围
需要什么样的信息 用多长时间采集信息 从哪里采集信息
• 3.选择信息源
第十二章 激励
第十二章 激励
五、信息的利用
• 信息的利用是指有意识地去运用存储的信息去解决管理中 具体问题的过程。
• 信息的利用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 1.管理者在认清问题性质的前提下,判断什么样的信息有助
于问题的解决 • 2.对组织目前拥有的信息资源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判断
所需的信息是否存在 • 3.如果组织中存在所需的信息,则可直接利用。如果不存在,
第一节 信息及其特征
• 一、信息的定义 通常认为数据(是记录客观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数量特
征的抽象符号)经过加工处理就成了信息.(数据挖掘) • 信息和数据的关系
数据存储器
数据
加工处理
信息
图—1 从数据转化为信息的过程
第十二章 激励
二、信息的传播
信源 信息发出方
信息传递
用何载体
以何途径
对象 信息接收方
• 香农观点: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 • 控制论的奠基人维纳提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
质,也不是能量。 • 我国信息论学者钟义信教授认为信息是“事物运动
的状态和方法,也就是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状 态和方式” • ……
• 有关“信息”的定义至今仍未取得共识,从不 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描述。
第十二章 激励
• 信息的存储工作由归档、登录、编目、编 码、排架等环节构成。在这些环节中应注意 以下问题:
• 1.准确性问题 • 2.安全性问题 • 3.费用问题 • 4.方便性问题
第十二章 激励
四、信息的传播
• 信息的传播是指信息在不同主体之间的传 递。它具有与大众传播不同的特点:
• 1.目的更加具体 • 2.控制更加严密 • 3.时效更加显著
第四章 信息与信息化管理
INFORMATION
第四章 信息
虚拟生存实验
某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森林进行为时一个月左右的生存实 验,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随身只能带三件 物品,每件物品不能超过二公斤;
第二,队员都是由飞机空降到半径为1000公里原始森林 的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 问题:
第十二章 激励
三、信息的基本特征
依附性
• 各种信息必须依附一定的媒体才能够表现出来, 为人们所接受,并按照某种需要进行处理和存储。
• 这种信息媒体包含两个方面: • 信息的形式:信息的呈现系形式,
如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 • 信息承载物:如纸张、胶片、磁
带、光盘、硬盘等。
第十二章 激励
三、信息的基本特征
如果你是其中一名队员,你认为带哪三件物品合适?
笔记本电脑、钢枪、水、饼干、指南针、 刀 、火石、降落伞、绳子
第十二章 激励
刀 →物质 火石 →能源 指南针 →信息
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
第十二章 激励
主要内容
• 第一节 信息及其特征 • 第二节 信息管理工作 • 第三节 信息化管理
第十二章 激励
第一节 信息及其特征
接受效果及作用
载体形式: 文字 图像 图形 声音 符号 动画 视频 其他
传播途径: 面对面 书报刊 电报电话 广播 音像制品 电视 计算机网络 其他
接收方式: 视觉 听觉 触觉 嗅觉 味觉 其他
产生作用: 形成印象 产生判断 引起行动 无作用 其他
第十二章 激励
三、信息的基本特征
客观真实性
信息是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变化的客观反映,客观、 真实是信息最重要的本质特征,是信息生命所在。
可共享性
信息与一般物质资源不同,它不属于特定的占有对 象,可以为众多的人们共同享用。实物转赠之后,就不 再属于原主,而信息通过双方交流,两者都有得无失。 这一特性通常以信息的多方位传递来实现。
第十二章 激励
三、信息的基本特征
传递性 传递是信息的基本要素和明显特征。信息只有借 助于一定的载体(媒介),经过传递才能为人们所感知 和接受。没有传递就没有信息,更谈不上信息的效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