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市2016-2017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海市2016-2017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物理学科期末考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 .单选题(每题2分,共16分)
1.下面哪一组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A.m、N、kg B.kg、J、s C.2
m/s、kg、N D.m、kg、s
2.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质量B.速度C.路程D.时间
3.伽利略通过斜面理想实验批驳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维持运动不需要用力B.物体运动状态变化,不需要力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就会发生变化D.物体维持运动需要用力
4.下列运动中的物体,能看作质点的有()
A.研究跳水运动员的动作要领B.研究地球的自转
C.确定在太平洋中航行的巨轮所处的位置D.测量火车通过某一站牌的时间5.下列式子中属于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是()
A.
F
a
m
=B.
U
I
R
=C.
2
2
v
h
g
=D.
v
a
t
=


6.用如图的四种方法悬挂一个镜框,绳中所受拉力最小的是()
7.一匹马拉着车在公路上加速前进.关于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马车加速前进,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B.只有马车匀速前进,马拉车的力才等于车拉马的力
C.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始终相等
D.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始终相等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战斗机投入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小惯性,提高灵活性
B .跳高运动员起跳后之所以能够继续上升,是由于还受到向上的力的作用
C .各种小型车辆前排乘坐的人必须系好安全带是为了减小乘客的惯性
D .惯性是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因此运动状态不变化物体就无惯性
二 、单选题(每题3分共24分)
9.两个共点力1F 、2F ,其中1250N F F ==,互成90︒角。

则它们的合力大小为( ) A .100N
B .25N
C .N 250
D .N 225
10.某同学斜向上抛出一铅球,忽略空气阻力。

铅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a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图像是( )
11.重物重为G ,受到如图所示斜向下的推力F 作用,仍静止在水平面上,则重物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
A .G
B .2G F +
C .1F
D .2F
12.如右图所示,质量为10kg m =的物体在水平力118N F =、210N F =的作用下,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滑动摩擦系数0.2μ=,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
A .8N ,向左
B .10N ,向右
C .20N ,向左
D .18N ,向左
13.如图,一小球通过细绳悬挂于车厢顶上,车厢在水平轨道上做直线运动,小球相对车厢静止,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α,则车厢的加速度( )
A .tan a g α=,方向水平向右
B .tan a g α=,方向水平向左
C .sin a g α=,方向水平向右
D .sin a g α=,方向水平向左
14.一物体从高为x 处做自由落体运动,经时间t 到达地面,落地速度为v ,那么当物体下落
时间为3t
时,物体的速度和距地面的高度......分别是( )
A .3v ,9x
B .9v ,9x
C .3v ,8
9
x
D .9
v
15.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运动员陈一冰勇夺吊环冠军,其中有一个高难度的动作就是先双手撑住吊环,然后身体下移,双臂缓慢张开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则在两手之间的距离增大过程中,吊环的两根绳的拉力t F (两个拉力大小相等)及它们的合力F 的大小变化情况为( )
A .t F 增大,F 不变
B .t F 增大,F 增大 D .t F 增大,F 减小
D .t F 减小,F 不变
16.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00t -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Ⅰ、Ⅱ两个物体所受的合外力都在不断减小
B .Ⅰ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增大,Ⅱ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减小
C .Ⅰ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Ⅱ物体的位移不断减小
D .Ⅰ、Ⅱ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12/2v v +
三、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
17.新华网北京1月5日电当前,俄罗斯在叙利亚针对“伊斯兰国”(IS)的空袭仍在持续.而物理学中(SI)则表示_________.牛顿力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牛顿力学只能适用_________、宏观领域中的力学现象.
18.一个物体受三个共点力作用,它们的大小分别为
16N
F=,
212N
F=,
316N
F=,则该物体所受合力可能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N,最小值是__________N。

19.一个5牛的力单独作用在一个物体上能使它获得2米/秒2的加速度,若要使该物体产生5米/秒2的加速度,则需要__________牛的力,该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千克。

20.某人在以2
2m/s的加速度下降的升降机中,则他处于________状态(填“超重或失重”),如果在升降机中最多能举起60kg的物体,那么他在地面上最多能举起___________kg的物体。

21.如图所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环的最高点有一个光滑的小孔,一小球套在圆环上.一根细线的下端系着小球,上端穿过小孔用手拉住,现拉动细线,使小球沿圆环缓慢上移.在移动过程中手对线的拉力F_________,圆环对小球的弹力N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四、实验题(共10分)
22.(4分)(多选)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DIS实验时,把两个力传感器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动,观察软件界面上出现的结果见下图.观察分析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以看出()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一性质的力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大小相等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一定同时变化
D.牛顿第三定律仅在物体静止时适用
23.(6分)在“用DIS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学生实验中,实验装置图如下图所示.
⑴本实验采用了_________传感器(填写传感器名称)
⑵(多选)两位同学通过实验数据画出a F
图像(如图a、b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出现图a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轨道水平没调好,有滑轮的一端偏高
B.出现图a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小车和轨道间的摩擦力较大
C.出现图b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轨道水平没调好,没有滑轮的一端偏高
D.出现图b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小车和轨道间的摩擦力较大
五、计算题(共20分)
24.(10分)如图所示,用一根细绳,一端系一个光滑球,另一端固定在竖直的光滑墙面上.细绳与墙的夹角为30°,球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墙受到球的压力.
(2)球对细绳的拉力.
25.(10分)质量为10kg的物体在F=20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从粗糙斜面的底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运动,斜面固定不动,与水平地面的夹角θ=37°,力F作用2s后撤去,物体在斜面上继续上滑了1.25s后,速度减为零.(已知sin 37°=0.6,cos 37°=0.8,g=10m/s2).求:(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物体上滑的总路程x;
(3)此后物体能下滑吗?若能,请求物体回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物理学科期末考试卷答案一 .单选题(每题2分,共16分)
DBACD BDA
二 .单选题(每题3分,共24分)
CBBAA CAA
三、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
17.国际单位制低速
18. 34 0
19. 12.5 2.5
20.失重 48
21.变小不变
四、实验题(共10分)
22.(4分)BC
23.(6分)(1)位移
(2)BC
五、计算题(共20分)
24.(10分)解:(1)对球受力分析,根据合成法作图如图,
由平衡条件:F TN=G
由几何知识:
得: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球对墙的压力
方向水平向左;
(2)由几何知识: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球对绳的拉力
方向沿绳子向下;
答:(1)墙受到球的压力为Mg,方向水平向左.
(2)球对细绳的拉力为Mg,方向沿绳子向下.
25.(10分)解:(1)设加速的加速度为a1,末速度为v,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2,撤去F 前,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有F N=Fsin θ+mgcos θ
Fcos θ﹣F f﹣mgsin θ=ma1
又F f=μF N,
代入数据得a1=10﹣20μ
由运动学规律可得v=a1t1
撤去F后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2=gsin θ+μgcos θ
代入数据得a2=6+8 μ
由匀变速运动规律有v=a2t2
解得μ=0.25,a1=5 m/s2,a2=8 m/s2
(2)由运动学规律得x=a1t12+a2t22
解得,x=16.25 m
(3)物体速度减为零后,因为μ<tanθ,物体将下滑,加速度为:
a2=gsinθ﹣μgcosθ=4m/s2
则:v===11.4m/s
答:(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
(2)物体沿斜面上滑的总位移为16.25m;
(3)物体返回斜面底端的速度为11.4m/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