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工程造价管理的风险控制及对策【摘要】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是工程造价管理容易出现的问题,究其原因是缺乏有效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与控制。
其形成原因主要是项目环境、项目行为主体的不确定性和工程造价信息的不完备性。
主要有资源价格、经营管理、工程变更、监督制度等直接和间接方面的因素。
重点对这些影响因素研究进行分析,并总结出科学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风险控制;应对措施
工程造价常常出现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问题,通常称为“三超”现象,“三超”问题给国家经济建设及人们日常基本建设投资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因此,加强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和工程施工阶段全过程造价管理,对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具有重要意义。
一、工程造价管理中重点突出问题
项目环境的不确定性
工程项目的立项、分析、研究、设计和策划都是基于对未来环境的预测,是基于正常的或理想的技术、管理和组织,未来环境中包括经济环境、自然环境、市场环境。
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项目环境可能会产生变化,各方面均存在不确定性变动,由此带来工程造价的不确定性。
项目行为主体不确定性
工程项目行为主体包括政府部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
单位、施工单位等。
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因为这些行为主体的利益相关程度不同,所以采取的主观行为和意志不一样,从而带来工程造价的不确定性。
工程造价信息的不完备性
信息对决策起支持作用,但由于人们认识事物的深度和广度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对某些事物属性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了工程造价的不确定性。
二、影响工程造价管理控制的因素分析
资源价格因素
施工生产的资源要素有人工、材料和施工机械设备。
这三大资源要素的价格是工程计价的基础,工程计价时应根据工程所在地区的材料来源以及当地的技术经济条件等,确定人工日单价、材料单价和施工机械台班单价作为计价的基本依据。
施工生产消耗的各种资源来自技术劳务市场、建筑材料市场、机械设备市场,可见资源要素的价格动态地反映市场价格。
因此资源要素价格是工程造价风险的重要因素。
经营管理因素
建设工程的经营管理与其它商品生产的经营管理有很大的差别。
建设工程的经营管理包括计价依据的使用、计价方式的选择、合同的签订方式、投资者和承包商参与造价活动的关注程度和能力、竣工结算的方法等。
计价依据的使用对于工程造价的确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主要包括:工程项目的设计图纸、工程造价管理
部门发布的定额、费用标准、文件规定,市场材料价格水平。
要求工程造价各方要按照有关规定熟悉各种计价依据,尤其是设计图纸和定额、费用标准等。
工程变更因素
工程变更或引起工程变更的因素可能源自设计方、业主、管理机构、承包商或其他方面。
引起工程变更的因素既可能是人们的主观意识,也可能是独立于人们的主观意识之外的客观原因。
在建筑工程中,工程变更指数在[1. 001, 1. 400]区间的分布比率为80. 6%,说明工程变更是造成工程造价结算超预算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定数量的工程变更可能对项目总的建安造价产生负面的影响。
一般来说,工程变更的数量越大,造价增加越多。
监督制度因素
监督制度因素包括业主和行政监督制度。
如果业主内部工程监督制度松懈,当设计监督和现场监督混乱时,特别是对于工程变更缺乏监督和控制时,势必引起大量超支发生。
一些业主单位通过工程变更谋求建设规模的扩大或建设标准的提高,造成工程造价“三超”现象产生。
三、工程造价管理的控制措施
工程造价管理潜在阶段的控制措施
1)投资决策是产生工程造价“三超”现象的源头。
正确决策是评价建设项目和开展后续工作的关键。
组织有关部门、技术专家等对项目进行论证、咨询,把可行性研究和决策阶段建立在优化评选
的基础上。
准确地编制工程估算,保证估算起到控制造价的作用,有效遏止“三超”现象在源头的滋生。
决策阶段就工程造价“三超”的不确定性因素而言,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科学高质量决策;合理确定项目规模和特征;提高投资估算精度和质量;正确选择建设地址。
2)积极推行限额设计:推行限额设计是施工图设计阶段对工程实事求是的量体裁衣。
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按可行性研究及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造价人员要从经济角度参与设计阶段全过程管理,为设计人员提供有关经济指标,使概算更加合理,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克服工程造价“三超”。
工程造价管理发生阶段控制措施
1)重视施工合同签订工作:确定施工合同中的经济合同条款是本阶段对造价管理的关键。
这些条款的责任、约定必须明确,有制约性和可操作性。
主要包括正确选择施工合同类型、工程造价计价条款清楚和仔细进行施工合同审核等三方面。
2) 加强材料和设备的价格管理:要加强对工程材料价格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工作;材料调查中应注意同一种材料的不同产地、运输方式和材料价格等。
在工程招投标工作的同时进行主要材料招标,优选高质低价的材料。
通过调查及信息发布工作,不断积累和分析有关数据,掌握其市场变化规律。
3)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和签证:工程变更和签证是施工阶段容易
出现漏洞的环节,主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要抓好招标管理,明确把施工招标的中标价控制在批准的设计概算之内,凡超过批准概算的建设项目须报原审批主管部门批准,保证中标价与最后工程结算价基本相衔接。
二要强化合同管理,充分发挥中标价对结算价的约束作用,明确中标单位必须严格按中标价和工程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承包合同价和以后的合同价调整控制在施工预算之内。
三要建立严格的设计变更、签证审批制度, 杜绝不负责任的设计变更和先干后变、先干后算的现象。
工程造价管理后果阶段的控制措施
1)做好竣工结算资料收集:工程项目竣工后,竣工结算的审计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环节。
一般情况下,施工单位会利用各种方法获取超额的利润。
为此要做好工程建设过程中有关结算各方面资料的归集整理,主要是工程计量、计价依据、签证、会议纪要等结算资料,审核依据的落实完善,为竣工结算审计完善条件。
2)竣工结算价实行合理风险承担:在竣工结算阶段,按有关规定编制竣工结算,计算确定整个项目从筹建到全部竣工的实际费用。
较先进的结算方法是在结算中按照国际惯例,采用调值公式,进行竣工结算价实行合理风险分担。
即在合同条款中写明双方约定的调整因素,明确哪几种物价可以波动,且波动到什么程度才同意调整。
四、结语
我国是当今世界上工程建设投资额最大、工程建设项目最多的
国家。
工程建设对国民经济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问题,制约了工程建设的发展速度,投资失控不仅会致使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大量浪费,而且会严重制约国家建设发展规模,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 解决建设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任宏. 建设工程成本计划与控制[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32-355.
[2] 方俊. 建设项目工程变更控制研究[ d]. 重庆: 重庆大学博士论文, 2005: 19-20.
[3] 余嘉, 沈中友. 工程造价成本控制[ 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报, 2009, 28( 3): 104-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