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
变质岩的形成
⒉变质岩的特点
通常岩浆岩变质后,结构不如原岩石坚实,性能变 差;而沉积岩变质后,结构较原岩石致密,性能变 好。
⒊变质岩与油气的关系 变质岩与油气的关系:变质岩和岩浆岩形成 条件相近,因此与油气的关系也不大。
三、沉积岩
1、沉积岩的形成 原始物质
(主要是母岩的风化作用) 搬运
沉积
沉积物
②构造: 沉积岩的构造是指沉积岩各组成部分的空间
分部和排列方式,主要包括层理、层面构造。 层理构造:层理是沉积岩的岩石性质(如粒度、 成分、颜色等)沿垂向变化的一种层状构造。它是 由细层(纹层)、层系、层系组所组成,常见的层 理类型有水平层理、波状层理、交错(或斜)层理、 递变层理、透镜状层理、韵律层理,它们形成于不 同的水动力条件下和不同的沉积环境中。 层面构造:沉积岩的层面构造有波痕、泥裂、冲 刷痕迹,晶体印痕、虫迹,它们都是浅水沉积标志。 泥裂和晶体印痕还代表了干旱气候。
岩浆岩的形成
2 岩浆岩的特点
(1)岩浆岩大部分为块状的结晶岩石,部分为玻璃 质结构岩石 (2)岩浆岩中特有矿物也有着特有的结构 构造 如 气孔 杏仁及流纹等构造 (3)岩浆岩体无层理 (4)岩浆岩体中常含有围岩的碎块 这些捕虏体常 见有热变质现象 (5)岩浆岩中缺乏任何生物遗迹
3 岩浆岩与油气的关系
原始物质的 搬运和沉积 阶段
沉积后作用
沉积岩
沉积后作 用阶段
原始物质 形成阶段
⑴风化作用
① 定义:风化作用是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在温度变化、 大气、水、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机械破碎和化 学变化的一种作用。 风化作用地壳岩石表层的一种破坏作用。 ②分类 :风化作用按其性质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物理风化作用 化学风化作用 生物风化作用
⒊与油气的关系
沉积岩是油气产生的前提。动物尸体经过沉 积与压力形成油气,但不会富集。只有形成 陆相沉积地貌(背斜构造)或海相沉积构造 (海盆)才能长时间聚集为高浓度的石油
⑵剥蚀作用
定义:剥蚀作用是指各种地质外营力(水、风、冰川 等)把岩石的风化产物搬开,同时还破坏岩石并改造 原有地形的作用
⑶搬运和沉积作用
母岩风化剥蚀的产物,除少部分残留在原地外, 大部分物质在水、风、冰川等外力的作用下被搬运到 合适的地方沉积下来。不同的物质其搬运和沉积作用 的方式及在搬运和沉积过程中所遵循的物理、化学规 律也不同。
岩石 (矿物组成的集合体)
●岩浆岩 ●变质岩 ●沉积岩
变质岩
岩浆岩 沉积岩
一、岩浆岩
1 岩浆岩的形成
岩浆岩是由地下深处(地幔软流圈中)处于高温 高压状态下,富含挥发性组分的硅酸盐熔浆(称 为岩浆),沿着地壳的破碎带向上侵入到覆地层 (称为侵入活动)或喷出到地表(称为喷出活动 或火山活动),并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侵入活 动形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 如花岗岩;喷出活动 形成的岩石称为喷出岩(或火山岩),如玄武岩。
⑷成岩和后生作用
⒈定义:沉积作用形成的松散的沉积物随着埋藏深度 的增加,压力和温度不断升高,形成坚硬岩石的过 程,称其为成岩作用。沉积岩形成以后到它下降到 地壳深处遭受变质作用或上升到地表遭受风化作用 以及以前发生的一切变化称之为后生作用。 ⒉主要变化 பைடு நூலகம்实作用 胶结作用 重结晶作用 交代作用
沉积岩的形成
由于岩浆岩是在高温、高压状态下形成的,不含有 机质,且岩性致密,因此,它们不可能生成油气。 但由于后期受地壳构造运动的影响使岩石产生裂缝, 它们又可以储藏油气。勘探实践表明,在岩浆岩中 发现的油气藏极少。
二、变质岩
⒈变质岩的形成
变质岩是由地壳中原有的岩浆岩或沉积岩,由于 地壳变动和岩浆活动产生的温度和压力,使原岩 石在固态状态下发生再结晶,使其矿物成分、结 构构造以至化学成分部分或全部改变而形成的岩 石。 由沉积岩经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称为副变质岩; 由岩浆岩经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称为正变质岩。 如大理石,花岗片麻岩,各种片岩都是变质岩。
⒉沉积岩的特征
沉积岩的特征是鉴别沉积岩、确定沉积岩形成环 境和水动力条件以及进行底层划分和对比的重要 标志。沉积岩的特征主要包括沉积岩的颜色、构 造。
①颜色:沉积岩的颜色取决于沉积岩的颗粒和胶结物的成分、
物源和沉积环境。暗色矿物含量多的颜色深;铁质矿物含 量多的颜色呈红色或红褐色;钙质、硅质、石膏质胶结的 沉积岩呈白色或灰色。粘土岩的颜色反应其形成环境,黑 色、深灰色的粘土岩中有机质含量高,是还原环境形成; 而红色、紫红色的粘土岩中有机质含量少,三价铁离子含 量高,是氧化环境中形成的;灰、灰绿是弱氧化——弱还 原条件下形成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