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设计专业整体情况说明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设计专业整体情况说明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育改革思路汇报School o f D esign, J iangnan U niversity2014-­‐11-­‐24成立于1960年 为中国现代设计教育的开创和教育理念的探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95 无锡轻工业学院 无锡轻工大学 2001 江南大学跨学科交叉发展 艺工结合 工艺美术 过去50多年,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从工艺美术、艺工结合到跨学科交叉为核心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体系的发展过程,可以说是中国现代设计教育的完整历史缩影,也从某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现代工业和经济发展的进程。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新一轮改革探索的背景和正在思考的问题。

1,900+design programs1900多所大中专院校开办了艺术设计类专业。

500,000+graduates / year2012年全国招收超过50多万艺术设计类新生。

2.3m+design students目前,全国有超过230多万艺术设计类在校学生。

engineering design, product design,industrial design,ceramic design,decorative design,graphic design,illustration design,information design, typographic design,advertising design,packaging design,brand design,interior design,environmental design, fashion design, textile design,pattern design,software design, service design, systems design,interaction design, interactive design, experience design,hair design,floral design,funeral design… © P rof. J ohn H eskeB总 186123456789• 学科内涵需要重新梳理;• 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改变;• 需要重新了解设计的服务对象和内容; • 需要重新确定评价标准。

Role o f M inistry o f E ducaLon作为“中国工业设计示范基地”申报单位,今天的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正在探索和已经开始的新一轮设计教育改革。

探讨设计学一级学科教育理念、基础哲学概念和学科框架以及新的教学大纲。

• 2012 范畴、⽅方法和价值观• 2013 新领域、新问题、新对策• 2013 哲学概念• 2014 “设计与价值创造”• 2015 “学科新体系”改革措施和布局(1)确立新的学院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培养有责任感和受尊重的设计师,致力于研究型教育”改革措施和布局(2)课程改革完成了围绕大设计、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等理念的针对本科所有专业200多门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研究生培养计划的修订,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落实措施。

反映到新一轮的教学大纲的调整上,是我们对四年本科教育在传授职业技能的基础上对学生人文关怀素质的培养。

• ⼀一年级:问题意识的培养;• ⼆二年级:⼈人⽂文关怀的微观技术:用户研究、⼈人因⼯工程等能⼒力的培养,从个⼈人的需求层面了解和满⾜足消费者、用户和社会⼈人的需要;• 三年级:⼈人⽂文关怀的宏观素养:了解社会、⽂文化、经济和技术⼤大趋势对设计问题的相关性、概念的合理性等⽅方面的影响;• 四年级:整合与应用:熟练整合和运用前三年所学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

“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培养有责任感和受尊重的设计师,致⼒力于研究型教育”改革措施和布局(1)确立新的学院教育理念改革措施和布局(2)课程改革培养能够定义产品或服务,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并具备良好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职业设计师。

通过趋势分析和用户研究明确用户需求,提出产品或服务要求(设计任务书)。

• 用户研究、市场调研• 设计⼼心理学、产品评价 以立项报告的形式,整体阐述解决⽅方案的局部和整体属性、可⾏行性和合理性。

• 综合设计表达(物、⾏行为、系统)• 产品与服务的实现(侧重于技术和功能的实现)• 整合产品与服务的开发(解决流程和⽅方法的问题)• 品牌策划和管理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协调和沟通能⼒力,尤其是阐述抽象设计价值的能⼒力。

• 设计管理• 设计写作• 设计伦理• 经济学导论整合创新实验班改革措施和布局 (2)课程改革改革措施和布局 (2)课程改革改革措施和布局 (2)课程改革本科生到无锡中小学宣讲设计理念、组织针对大众的设计思维训练营以取代过去专门针对艺考生的高辅班等都是这一理念的贯彻。

“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培养有责任感和受尊重的设计师,致⼒力于研究型教育”改革措施和布局(2)课程改革同济1. 产品设计2. 环境设计3. 视觉传达设计4. 数字媒体设计5. 设计管理设计学学术型学位专业目录对比清华1. 染织艺术设计研究 2. 服装艺术设计研究 3. 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4. 陶瓷艺术设计研究 5. 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6. 信息艺术设计研究 7. 动画研究 8. 摄影研究9. ⼯工业设计研究 10. 展示设计研究 11. ⼯工艺美术研究 12. 设计基础研究设计学⼆二级学科目录:1. 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含设计教育) 2. 环境设计研究3. ⼯工业设计研究(含染织与服装)4. 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研究5. 信息与交互设计研究6. ⼿手⼯工艺设计研究。

等领域中国美院1. 视觉⽂文化与艺术管理2. 艺术考古学与博物馆学3. 视觉传达设计与理论研究4. 染织、服装设计与理论研究5. ⼯工业设计与理论研究6. 综合设计与理论研究7. ⾊色彩设计与理论研究8. 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9. ⼯工艺品鉴赏与修复研究10. ⽂文创设计制造业协同创新理论与实践研究(2011创新计划)设计学学术型学位专业目录对比南艺1. 设计艺术史研究2. 设计艺术理论与批评研究3. 设计艺术教育研究4. 传统器具设计研究5. 现代⼿手⼯工艺研究6. 设计思维与创意研究7. 设计管理与策划研究8. 图案学与传统图形⽂文化研究设计学⼆二级学科目录:1. 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含设计教育) 2. 环境设计研究3. ⼯工业设计研究(含染织与服装)4. 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研究5. 信息与交互设计研究6. ⼿手⼯工艺设计研究。

等领域设计学学术型学位专业目录对比江南大学(新)1. ⼯工业设计与产品战略2. 交互与体验设计3. 视觉传达与信息设计4. 环境设计⽅方法与理论5. 公共艺术与⼿手⼯工艺设计6. 设计历史与理论 江南大学(老)1. ⼯工业设计及理论2. 视觉传达设计及理论3. 环境艺术设计及理论4. 公共艺术设计及理论设计学⼆二级学科目录:1. 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含设计教育)2. 环境设计研究3. ⼯工业设计研究(含染织与服装)4. 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研究5. 信息与交互设计研究6. ⼿手⼯工艺设计研究。

等领域• 设计符号学 • 设计艺术评论 • 中国传统艺术研究 • 设计⽂文化论 • 设计⾊色彩学 • 数字交互设计研究 • 设计与项目管理 • 信息检索与利用 • 知识产权基础 • 设计消费⼼心理研究 • 产品服务体系设计 • 企业及品牌形象研究 • 图形设计研究 • 包装艺术设计 • 室内空间设计研究 • 环境规划及设计研究 • 设计实务专题讲座 工业设计工程培养方案前后对比• 设计符号学 • 设计研究⽅方法 • 整合新产品开发(双语) • 设计项目管理 • 服务设计(双语) • 设计与价值创造(双语) • 知识产权基础 • 信息检索与利用 • 环境规划及设计研究 • 传统艺术设计 • 设计消费⼼心理研究 • 商业计划书 • 系列专题讲座:管理经济学、组织⾏行为学、企业的法律环境等• 前沿设计理念:立⾜足前沿设计理念,整合设计学、管理和品牌等领域的⽅方法。

• ⼀一流师资队伍:教学团队由责任教授、海归博⼠士、资深外国专家构成。

• 国际化课程体系:双语课程、外教授课,系列前沿专题讲座。

2015(新) 2012(旧)学术型 vs. 专业型学位论文对比学术型32学分 专业型 54学分 学术型 vs. 专业型学位论文对比学术型产品符号价值对用户生活方式重构的影响——以⼿手机APP产品为例 专业型基于心理社会需求的医疗服务应用设计研究——以“AICare”癌症服务APP为例学术型 vs. 专业型学位论文对比学术型互联网产品用户体验要素的定性和定量研究 专业型基于情境感知的可穿戴设备应用设计研究学术型 vs. 专业型学位论文对比学术型容忍度在消费决策和用户体验评估中的研究 专业型消费者食品信息需求及信息提供型APP研究以工业设计工程专业硕士被列为教育部专业学位改革试点单位为契机成立了江南大学开放创新设计研究院。

• 健康 • 有社会责任感的设计 • ⽣生活⽅方式设计 • 信息与服务 • 商业创新确立专业硕士学位前沿研究方向大设计:关注新的社会和经济形势下的宏观热点问题和具体用户需求,运用包括产品和服务在内的综合⼿手段,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责任意识: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受尊重的设计师。

整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重综合型、研究型⼤大学里的创新设计⼈人才,包括设计研究、综合设计表达、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设计伦理等全面素质的培养。

1995 无锡轻工业学院 无锡轻工大学 2001 江南大学跨学科交叉发展 艺工结合 工艺美术 大设计 Furniture TransportaLon Graphic c ommunicaLon Digital p roducts Interior & e nvironmental Architectural 2D 3D Tangible Virtual Health Wellbeing EducaLon Development Personal SocialFurniture TransportaLon Graphic c ommunicaLon Digital p roducts Interior & e nvironmental Architectural Health Wellbeing EducaLon Development Personal SocialFurniture TransportaLon Graphic c ommunicaLon Digital p roducts Interior & e nvironmental Architectural 2D 3D Tangible Virtual Health Wellbeing EducaLon Development Personal SocialFurniture TransportaLon Graphic c ommunicaLonDigital p roducts Interior & e nvironmental Architectural 2D 3D Tangible Virtual Health Wellbeing EducaLon Development Personal SocialHow does categorization / naming / placement connect to issues of design?望批评、指导!设计学院2014,11,2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