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章现代设计的萌芽及工艺美术运动
第二章现代设计的萌芽及工艺美术运动
• 莫里斯公司出品的家具虽然不是莫里斯本人设计, 但是风格始终于莫里斯的主张保持一致。
• 这些家具有两种风格,一种是堂皇而精美的豪华风 格,专门适合上层社会中的艺术收藏家以及具有文 化品位的上层人士。另一种是形式简洁、造型厚重、 风格朴实无华的实用风格。
六、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的特征:
A.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
理论指导人:约翰.拉斯金
运动的主要人物:威廉.莫里斯(艺术家)—运动领导者
福特.布朗(艺术家) 爱德华.伯恩琼斯(艺术家)
拉斐尔前派
但丁.罗西蒂(画家)
飞利浦.威伯(建筑师)
他们主张回归中世纪的传统,回归手工艺的传统,反对机器美学
这个运动以英国为中心波及到不少欧美国家(美国、斯堪的纳维亚国 家等),并对后世的现代设计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洛可可
洛可可(Rococo)一词,来源于法语,是岩石和贝壳的意思,旨在表明其装饰形式的自然特征,如贝壳、海浪、珊瑚、 枝叶和卷涡等。
特点:用曲折多变的波浪形来体现轻快的运动感与技巧的装饰效果
洛可可艺术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室内设计与装饰上,它具有鲜明的反古典主义的特点,追求华丽、轻盈、精致、繁复的艺 术风格 惯用娇艳的颜色:常选用嫩绿、粉红、玫瑰红等色彩,线脚多为金色,天花往往画着蓝天白云的天顶画。
四、约翰﹒拉斯金的设计思想:
1.认为艺术有“大艺术”(绘画雕塑)与“小艺术”(建筑,工艺美 术)共同组成,号召艺术家应关心“小艺术”。
2.强调艺术与工业的结合。认为设计应该为大众服务,反对精英主义 设计;工业最发达的地方,艺术(美术)也最发达。
3.主张在设计上回溯到中世纪的传统,恢复手工艺行会传统。主张真 实、诚挚、形式与功能统一,提出了设计的实用性目的。
一、工艺美术运动的背景:
历史背景:18世纪末--19世纪中叶,从英国扩大 到欧洲各国的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变革: 1. 生产方式的变化
手工业生产 标准化、批量化、机械化 功能、装饰的随意 标准
2. 传统设计无法满足新形势 新材料的出现使设计者不能从传统手工业品的 设计制作中得到借鉴。
3. 设计地位的独立 设计从制造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行业。
• 莫里斯与一些工厂合作设计了许多壁纸与花布。在 纹饰设计上他坚持:崇尚中古哥特式风格;坚持师 法自然;注重设计的统一性和完整性。他设计的纹 样取材于野草、飞禽走兽,源自自然又不简单模仿 自然。
• 构图讲究统一、合理、严谨、秩序的章法,在对纹 样做大胆的简化、规则化与图案化的同时,又注意 保留大自然千变万化的多样性和欣欣向荣的蓬勃生 机。
1851年在世界上第一个国际博览会在伦敦开幕, 震惊了整个世界。会场便是著名的“水晶宫”。
Joseph Paxton
由英国建筑师约瑟夫·伯克斯顿设计。它是一座 用钢铁和玻璃建造的圆拱形大厦,材料特殊,造 型奇特,采光良好,在博览会上深受各国来宾赞 赏,会后被完整的拆迁到赛登汉(Sydensam,伦敦 南部),1936年毁于大火。 它的最大价值在于开创了钢铁和玻璃两种新材料 的应用。
③主张艺术与技术结合,否定工业化和机械化生产,希望回到 中世纪设计讲究手工艺精湛的局面。
对于机器和工业社会的排斥以及对中世纪行会制度的不适当推崇, 成了莫里斯有关艺术理论的两大弱点。
2.威廉·莫里斯(Willian Morris)的设计风格 清新自然,简洁,以功能为主。
3.威廉·莫里斯(Willian Morris)的代表作品——“红屋”
德累塞 日用品
(5)染织品设计 莫里斯手法:自然主义
使用天然染料、常用植物花卉纹样
壁纸设计
莫顿·阿比手法:地毯、挂毯采用 植物枝条、缠枝花纹饰,构图四方 连续布局、色彩优雅朴实。
(6)平面设计
受莫里斯影响,工艺美术风格的平面设计在英美
及欧洲各国得以发展。
特征:哥特复古、古旧
设计大众化、社会化
建筑作品:红房子(红屋)
建成于1859年的结婚新 房。——韦伯、莫里斯设计
·红房子平面 布局根据需 要布置为“L” 型,使用不 对称形状。 ·外墙处理不 加装饰材料, 直接使用当 地红砖。 ·整体建筑外 表敦实、内 部舒适。
家具
莫里书籍设计(90年代)
莫里斯设计事物所是一个兼有建筑、室内、产品、平面设计多种内 容的完整设计事物所。莫里斯与企业联系,让和企业有关系的陶瓷、 玻璃、地毯还有印刷厂中生产自己的设计产品,再提供给顾客,来 扩大影响,他的风格与当时的维多利亚风格大相径庭,也展示出了 设计上的新面貌。
4. 设计消费的大众化、全球化 产品设计的适应性要求提高
5. 先进的生产方式对设计提出新要求 设计者对新技术的适应困难,观念无法转变。
小结:设计围绕机器生产、围绕商品经济规律 而运动,新的设计观造就了现代设计。
这个时期的产品出现了两种倾向: 1.工业产品外形粗糙简陋,缺乏美感 2.手工艺人仍然以手工生产为少数权贵使用
(三)工艺美术运动毕竟是现代设计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设计改良运动, 成为西方现代设计艺术蓬勃发展的良好开端。在“工艺美术运动” 感召下,欧洲大陆终于掀起了一个规模更加宏大、影响范围更加广 泛的设计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
小结
• 英国工艺美术的影响及其在设计史上的地位是不容忽 视的。它开创了一个新时代的新思想,英国工艺美术 运动的设计思想和实践创作奠定了设计的基本要素的 组成。
七、设计原则:
A.设计大众化: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为 千万人服务,而不是少数人的运动。
B.团队协作:设计工作是集体的活动, 而不是个体劳动。
八.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成就
(1)建筑与室内设计 建筑与室内设计是受工艺美术运动影响最早的领域。 格林兄弟--洛杉矶的根堡住宅
建筑、家具特征: 东方
(2)家具设计 家具设计是工艺美术运动影响最大的领域。 风格:简洁、质朴、轻巧 代表:【英】查尔斯·沃塞,在实践上接近工艺美术 运动的实质内容--批量化、大众化
•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认为机械生产是产品丑陋的根源, 而以手工作坊代替机械批量生产,这无疑是滞后的。 设计应当是综合因素的设计,英国现代主义设计发展 的滞后与“工艺美术运动”的思想束缚不无关系。英 国工艺美术运动走出了现代设计的第一步。
会上展出了各种工业产品(包括传统手工业产品) 一万余件,工业产品外形相当粗陋,显示了机械 化工业生产的弊端及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从反 面刺激了现代工业设计思想的出现。从而促进了 “工艺美术”运动的发展。
三、“工艺美术”运动概念:
• 工艺美术运动又称为“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是 19世纪60年代起源于英国的一场设计运动,其起 因是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工业化的兴起,设计产 品的工业化批量生产,造成了设计水准的下降, 设计上艺术与技术分离的局面。力图通过复兴传 统手工艺以及重建艺术与设计的紧密联系,来探 索新的社会背景下艺术设计发展道路的一场改良 设计运动。
上层人士使用精美的手工艺品,而平民百姓使用粗劣的工业品。艺术家 中的不少人不仅看不起工业产品,并且仇视机械生产这一手段。但是这 对于蓬勃发展的工业浪潮来讲却是反动的。然而,社会的发展必然导致 工业产品在消费中的统治地位,因为工业产品可以批量生产,价格低廉, 能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而此时(19世纪早期)的手工制品也因艺术与 技术的分离而走上一条繁琐而俗气、华而不实的装饰道路,复古风大盛
花园桌
(3)陶瓷设计 设计为陈设和玩赏服务, 实用性差,忙于实验新的 制陶技术。 特征:开始采用植物等 自然的有机形态。 代表:鲁克伍德陶瓷厂、科尔曼
鲁克伍德陶瓷厂
科尔曼作品
(4)金属工艺设计 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完美表现。
特征:现代感强、哥特风格、几何形,造型粗重
手工艺生产 工业化生产
代表:查尔斯·罗伯特·阿比什的银器,多采用纤 细、起伏的线条
威廉.莫里斯
五、威廉.莫里斯——“现代设计之父”
1.威廉·莫里斯(Willian Morris)的设计思想 工艺美术运动的奠基人,著名的设计改革家、诗人和社会主 义者。
①希望重新振兴工艺美术的民族传统,反对矫饰的维多利亚风 格,提倡中世纪的、哥特式的、自然主义风格。
②进一步提出设计的民主思想,主张设计为大众服务,提倡中 世纪行会的协作精神。
第二章 现代设计的萌芽(滥 觞时期)——“工艺美术”运
动
巴洛克
时间是16世纪和17世纪
建筑特征:首先,在造型上采以椭圆形、曲线与曲面等极富生动的形式,突破了古典及文艺复兴的端庄 严谨、和谐宁静的规则,着重强调的是变化和动感,在色彩上追求华贵富丽,多采用红、黄等纯颜色, 并大量饰以金银箔进行装饰,甚至也选用一些宝石、青铜、纯金等贵重材料以表现奢豪的风格。
一部分人为此津津乐道,认为一切完美无瑕,赞美工业革命成就,另 一部分人持异议,认为产生如此丑陋产品的原因是机械生产,这些人 成为新设计思想的奠基人,但另一方面,他们又都是机械否定论者
这时候有一个重要人物出现了,他就是约翰.拉斯金,他在看 到水晶宫之后长叹一声说,水晶宫可算庞大无比了,但他的意 义仅在于——表明人类可以造出这么庞大的温室来。他在随 后几年里,也通过著书和讲演来宣传他的设计美学概念。他否 认绘画艺术与被称为小艺术的手工艺、室内装饰灯之间存在着 什么差别。主张美术家从事产品设计,要求美术与技术结合。
代表:比亚兹莱(1872-1898)《沙乐美》插图
格 里 那 维
九、意义及影响
(一)工艺美术运动从英国开始,范围扩展到美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 (瑞典、 芬兰、丹麦、挪威、冰岛),其设计风格涉及到平面设计、 家具设计、陶瓷设计、建筑设计、纺织品设计等方方面面。
(二)工艺美术运动强调设计为大众服务,反对精英主义设计,体现了 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情感,强调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情调协作精神, 都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工艺美术运动对于工业化的反对,对于机 械的否定,对于大批量生产的否定,使它不可能成领导潮流的主流 风格。同时,它又过分注重装饰,增加了生产费用,使它的设计不 可能真正为平民大众所享有。因此,它只是知识分子一厢情愿的理 想主义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