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标准化法试题带答案版

标准化法试题带答案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国家对于采用国际标准的态度是()。

A.鼓励B.禁止C.允许D.同意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

A.国家标准B.统一标准C.同一标准D.固定标准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对下列哪个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标准()。

A.工业产品的品种、规格、质量、等级或者安全、卫生要求B.工业产品的设计、生产、检验、包装、储存、运输、使用的方法或者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卫生要求C.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方法和安全要求D.A.B.C.全是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处理有关产品是否符合标准的争议,以()为准?A. 行政机关裁决B. 检验机构的检验数据C. 认证证书D.权威认证5、根据《标准化法》,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

A.地方B.企业C.部门D.综合6、生产、销售、进口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的,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理,法律、行政法规未作规定的,由()没收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罚款。

A.质量监督部门B.工商行政管理部门C.海关部门D.公安部门7、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的制定部门为()。

A.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B.工商行政部门C.社会团体D.行业协会8、根据《标准化法》,企业对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产品,可以向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授权的部门申请()。

A.产品标准认证B.产品质量认证C.产品特征认证D.产品合格证书9、下列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的范围的是()。

A.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B.行业标准C.实行安全认证所采用的标准D.企业制定的产品标准二、多项选择题1、标准化工作的任务有哪些()。

A.制定标准B.组织实施标准C.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D.实施标准2、产品未经认证或者认证不合格而擅自使用认证标志出厂销售的,由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

A.停止销售B.并处罚款C.停业D.吊销营业执照3、企业制定的产品标准必须报当地()备案。

A.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B.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C.政府工商行政主管部门D.当地行业协会4、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所制定的标准,成为国际标准。

A.国际标准化委员会ISAB.国际标准化团体LSBC.国际电工委员会IECD.国际电信联盟ITU5、产品标准编号由()组成。

A.标准代号B.标准发布的顺序号C.标准发布的年号D.标准名称6、()属于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

A.国际计量局(BIPM)B.食品法典委员会(CAC)C.国际牙科联合会(FDI)D.国际民航组织(ICAO)三、判断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自1989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

( ) (√)2、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的地方标准,在本行政区域内是推荐性标准。

()(×强制性标准)3、出口产品的技术要求应该按照国家标准执行。

()(×合同的约定执行)4、我国标准采用国际标准的程度,分为等效采用和修改采用。

()(×等同采用)5、按照标准的属性,通常可以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

( ) (√)6、对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要求的企业标准,在企业内部适用。

( ) (√)四、简答题1、简述根据标准化法的规定,制定标准的原则有哪些?答:制定标准应当有利于保障安全和人民的身体健康,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保护环境。

制定标准应当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推广科学技术成果,提高经济效益,并符合使用要求,有利于产品的通用互换,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

制定标准应当做到有关标准的协调配套。

制定标准应当有利于促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对外贸易。

制定标准应当发挥行业协会、科学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的作用。

制定标准的部门应当组织由专家组成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标准的草拟,参加标准草案的审查工作。

2、简述我国的标准的分级和属性。

答:(1)根据《标准化法》的规定,我国的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

各级别之间有一定得依从关系和内在联系,形成一个覆盖全国又层次分明的标准体系。

(2)在标准属性方面,我国标准划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大类。

五、找错题(请找出下列文本或案例中的错误,并改正)1、国家鼓励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积极参与制定国家标准。

答、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不是国家标准。

2、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答:地方标准不分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应去掉地方标准。

3、环境保护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属于推荐性标准。

答:应属于强制性标准。

4、标准实施后,制定标准的部门应当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适时进行复审。

标准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三年。

答:不超过五年。

5、近日,山东省沂水县质监局在区域巡查时发现,某糖果生产企业刚生产的产品合格证标注的生产日期比实际生产日期拖后了7天,以拖后日期方式标注生产日期的糖果成品有100箱之多。

对此,执法人员对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批评教育,并按照《食品标识标注规定》第三十三条之规定,对业主进行了相应处罚,同时责令其立即责令责令其停止生产,停止销售。

执法人员同时提醒食品生产企业一定要守法诚信经营,以免对企业形象造成损害。

答:责令停止生产、停止销售错误,应是责令改正这一错误行为。

6、国家质检总局最近发布了今年第1季度产品质量国家抽查结果,涉及27类产品,其中包括儿童服装。

国家共抽查了北京、广东等8个省市130家企业生产的131种儿童及婴幼儿服装产品。

结果发现,有9种产品pH值检验结果不符合相关标准,有9种产品面料纤维含量与明示标识不符,有1种产品耐水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唾液色牢度的检验结果与相关标准规定不符。

不合格的产品中不乏一些国际知名品牌。

据参与多项标准制订与修改的专家、全国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219)秘书长、上海市服装研究所所长许鉴先生介绍,按照《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的划分,服装可分为A、B、C三个安全级别,直接接触皮肤的服装应当符合A类产品的技术要求,婴幼儿用品应符合B类产品的技术要求,非直接接触皮肤的服装应符合C类产品技术要求。

答:婴幼儿用品应符合A类产品的技术要求,直接接触皮肤的服装应符合B类产品的技术要求。

7、2008年7月8日,孝感市质监局接群众举报称:石天正农药经营部销售劣质农药。

我局执法人员迅速对该经营部进行检查,且对其销售的螟虱一撒净农药(厂名:随州市农化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抽样,经送农业部农药残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该农药的异丙威含量实测结果仅为0.97%,远远低于国家标准要求的2%,属劣质农药。

经调查核实,该批农药是2007年从随州市农化有限责任公司购进,已销售65箱,违法货值金额共0.52万元。

该经营部的行为已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三条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二项给予以下行政处罚:1、责令停止销售;2、没收违法所得5200元;3、处该批农药货值金额30%的罚款1560元;4、对责任人(石天正)处280元罚款。

罚没合计:7040元答:处该批农药货值金额应为10%-20%。

30%的罚款不符合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第33条。

六、分析题1、案情介绍某县质监局执法人员在某农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农药公司)检查时,发现农药公司生产的某种农药的外包装标识存在三个问题:产品名称未标注中文名称(用英文标示)、未标注有效成分及含量、未标注生产企业地址。

经查,该农药公司共生产该款农药500包,尚未出厂售出,货值金额10000元。

根据以上违法事实,县质监局经审理后认为,本案农药包装物的标识标注,不符合《农药包装通则》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规定,因此,农药公司生产该批农药的行为,违反了《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三条“从事科研、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

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的规定,决定依据《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一款“生产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的,应当责令其停止生产,并没收产品,监督销毁或作必要技术处理;处以该批产品处货值金额20%至50%的罚款;对有关责任者处以5000以下罚款”的规定,作如下行政处罚:责令停止生产不符合强制性标准要求的农药,没收500包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农药,处货值金额40%的罚款计4000元,对农药公司法定代表人陈某某处以2500元罚款。

农药公司不服县质监局的处罚,以县质监局认定事实错误、适用法律不当为由,向上一级质监局提出行政复议,请求撤销县质监局的行政处罚。

针对农药公司提出的理由,在是否维持县质监局行政处罚问题上,市质监局行政案件复议审理委员会的审理人员有两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县质监局对本案违法事实认定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

理由是:农药公司生产的农药包装物标识不符合《农药包装通则》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规定,虽然农药内在质量未经检验无法判定其为不合格,但农药不可能裸装,必须用包装物(如瓶子、纸箱等)进行包装,方能出厂销售,所以,包装物是农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包装物上的标识违反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规定,即可认定农药产品亦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

第二种意见认为:县质监局认定事实有误,证据不足,适用法律不当,该行政处罚应予撤销。

理由是:虽说农药要用包装物包装后才能出厂销售,包装物与农药是一个整体,但据此认定包装物标识违反了强制性标准规定,农药也不符合强制性标准要求并无充分依据,农药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应当进行内在质量检验,依据检验结果判定,未经检验没有根据认定农药不符合强制性标准。

另外,《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处罚对象是“产品”而不是包装物的标识,将标识等同于“产品”,无法律依据。

您认为哪一种意见正确,请分析案例并给出依据。

答案:分析:我们认为,根据本案介绍的情况,第二种意见是正确的,本案应认定为标识违法,而不应当认定为产品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理由如下。

第一,认定农药质量不符合强制性标准要求无事实依据。

虽然该批农药包装物的标识违反了《农药包装通则》强制性标准的规定,但据此认为农药也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则依据不足。

因为,根据《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九条“处理有关产品是否符合标准的争议,以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依法设置或依法授权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出具的检测数据为准”的规定,要认定该批农药是否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必须经法定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依据产品标准进行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才能得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