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鼻肠管的留置及维护PPT课件
鼻肠管的留置及维护PPT课件
• 原因:如何顺利通过幽门 如何判断是否通过幽门
6
听诊辅助床旁鼻空肠管置入法
内容: • 1、操作者基本要求 • 2、置管的力学原理 • 3、置管的听诊方法 • 4、置管流程及技巧 • 5、腹平片的判读
7
一、操作者基本要求
• 熟练放置经鼻胃管: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患者 • 熟悉上消化道解剖位置 • 掌握一定置管手法及技巧 • 听力正常 • 能够读懂腹平片
15
判断是否通过幽门的方法?
• 顺利置入75-80cm(>发迹-D点-R点) • 回抽液的量、色、PH值 • 注入空气量/回抽空气量 • 抽送导丝的顺畅度 • 腹部超声 • 腹部X-Ray—金标准
16
四、操作流程—置管深度调整
• 病情需要:幽门后&空肠喂养 • 缓慢推送、每5-10cm听诊,判断尖端走形是否与十二指肠走形一致 • 目标长度:100-120cm,或发迹-肚脐+40cm • 腹部X线 • 缓慢撤出导丝 • 启动肠内营养
无胃管——放置空肠管至胃腔再减压
13
为什么要胃肠减压
14
四、操作流程—核心听诊
• 置管深度:发际线→D点,减压后第一次听诊; • 打气要求:快速等量,一般3-5ml/次 • 记忆各个点声音强度,然后再次减压; • 缓慢推送:D→R,感知阻力,配合听诊:R>M/D>L; • 如果L>R,退至U点重新开始 • 通过幽门:深度OK,同时R点逐渐增强,M点突然减弱。
23
24
谢谢聆听
25
8
二、置管的力学原理
9
• 力学原理的核心: • 自身支撑力不足的导管在弯曲的空腔前进时,需要对侧管壁的支撑力,因
此常以最长的路径前进。
10
三、听诊点位及方法
11
四、操作流程---物品准备
• 甲氧氯普胺注射液1支 • 必要时酌情选用镇静剂
12
四、操作流程---六步准备
• 告知:清醒患者,嘱其配合 • 体位:无特殊,一般平卧位,床头适当抬高 • 用药:术前10min甲氧氯普胺10mg;或酌情选择镇静剂 • 润滑:营养管充分润滑 • 测量:正中发际线→剑突→肚脐→L或R点 • 减压:抽尽胃液及气体;有胃管——先减压,再拔除!
20
常见问题及维护
1.管道堵塞: 使用肠内营养泵匀速输入营养液。 尽量使用液体状药物,使用固体时要充分研磨或溶解,注意配伍禁忌,分
开注射。 至少每隔4H用30ml温水脉冲式冲管一次;药物及输入前后应以10-30ml温
水冲洗管道。
21
22
2、误吸 (1)意识障碍及老年患者鼻饲前翻身,并吸净呼吸道分泌物能降低误吸发生率。 (2)鼻饲时若病情允许应抬高床头 3、管道脱出:妥善固定 4、其他:鼻腔出血、腹泻、腹胀等
3
经空肠/幽门后喂养----更早的达到目的喂养量 更快改善患者营养状态 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4
常用幽门后置管方法
• 可视化方法 • 直接:胃镜引导下放置 • 非可视化:盲插法 • 优点:不用搬运、痛苦小、费用低 • 缺点:需要技巧、X线反复确认
既往报道成功率低,推迟肠内营养启动时间
5
盲插法的核心问题:成功率不稳定
17
置管技巧
• 指腹轻握导管 • 缓慢轻柔推送 读
拍摄要求:平卧、下缘平髂前上棘、 去除体表导线的遮挡,能全面暴露 胃十二指肠结构。
19
置管禁忌症
• 消化道出血、梗阻或下消化道瘘; • 鼻咽部肿瘤、出血、手术等无法经鼻插管; • 食道胃底静脉曲张; • 病情持续恶化或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 上消化道解剖结构改变:手术,严重胃下垂。
鼻肠管的留置及维护
1
幽门后/空肠喂养适应症
• 经胃喂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 • 高龄 • 机械通气 • 脓毒症 • 镇静、肌松 • 仰卧位、俯卧位 • 胃食管反流、胃部分切除术后 • 意识障碍 • 后果:胃瘫----返流-----误吸
2
• 经胃途径喂养禁忌证: • 重症急性胰腺炎 • 上消化道结构缺陷 • 食管瘘 • 食管吻合术后 • 严重胃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