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产课件】2006年贝类增养殖学试题与参考答案

【水产课件】2006年贝类增养殖学试题与参考答案

【水产课件】2006年贝类增养殖学试题与参考答案2006年贝类增养殖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20分,每词2分)
贝类体螺层铰合部生物学最小型珍珠
外套窦幼生型群聚半人工采苗
稚鲍
二、填空(10分,每空0.5分)
1(贝类的身体一般分为( )、( )、( )三部分,体外被有( )和其分泌的( )。

除瓣鳃类外,口腔内具有( )和( ); 体腔退化成( )和肾腔;发生期间经过( )和( )幼虫期。

2(牡蛎摄食过程中,食物经过了( )、( )、( )的三次选择。

3(扇贝的闭壳肌干品称( ),贻贝的干制品为( ),牡蛎的干制品称( )。

4(贝壳的构造可分为三层,即壳皮层、( )和( )。

5(交尾行为多见于( )类和( )类。

三、简答题(30分,每小题5分)
1. 如何判断双壳贝类幼虫变态与否,
2. 机械过滤水的机制是什么,合格砂滤池的标准是什么,
3. 如何确定腹足类贝壳的方位,
4. 贝类幼虫培育期间充气有何作用,
5. 半人工采苗的原理是什么,
6. 如何区分蛎苗与藤壶苗,
四、问答题(40分)
1. 双壳贝类人工育苗过程中,在幼虫阶段应如何培育管理,(15分)
2. 试述珍珠的形成过程。

(10分)
3. 试述目前我国固着型、附着型、埋栖型及匍匐型贝类的养成方法。

(15分)
2006年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要点
一、名词解释(20分,每词2分)
贝类:也叫软体动物。

这类动物大多具有贝类,所以称贝类;又因这类动物多数身体柔软不分节,所以又称软体动物。

体螺层:贝壳最后的一层,是容纳头部和足部的地方。

铰合部:瓣鳃类贝壳背部的加厚部位,一般具铰合齿和齿槽。

生物学最小型:性成熟的最小规格。

珍珠:珠母贝或其他一些贝类外套膜壳侧表皮细胞分泌的珍珠质包裹着一个共
同的核心累积而成的圆形或其他形状的物体。

外套窦:外套环肌在贝壳内部留下的痕迹。

幼生型:精卵在体外受精,发育至幼虫期离开母体的繁殖方式。

群聚:很多个体聚集在一起的生活方式,如牡蛎。

半人工采苗:根据贝类的生活史和生活习性,在繁殖季节里,人工向自然海区
投放适宜的采苗器或改良海区环境,让贝类幼虫附着变态、发育,以获得养殖用苗种的方法。

稚鲍:鲍的幼虫形成第一个呼吸孔后就成为稚鲍。

二、填空(10分,每空0.5分)
1(贝类的身体一般分为( 头 )、( 足 )、(内脏团 )三部分,体外被有( 外套
膜 )和其分泌的( 贝壳 )。

除瓣鳃类外,口腔内具有(鄂片 )和( 齿舌); 体腔退化成( 围心腔)和肾腔;发生期间经过( 担轮 )和(面盘 )幼虫期。

2(牡蛎摄食过程中,食物经过了( 外套膜 )、( 鳃 )、( 唇瓣 )的三次选择。

3(扇贝的闭壳肌干品称(干贝),贻贝的干制品为(淡菜),牡蛎的干制品称(蠔豉)。

4(贝壳的构造可分为三层,即壳皮层、( 棱柱层 )和( 珍珠层 )。

5(交尾行为多见于( 腹足类 )类和( 头足类 )类。

三、简答题(30分,每小题5分)
1. 如何判断双壳贝类幼虫变态与否,
1)形成含有钙质的贝壳,壳形改变。

2)面盘萎缩退化,开始用鳃呼吸与摄食。

3)生态习性的改变,从浮游、匍匐生活转变为以足丝附着生活。

2. 机械过滤水的机制是什么,合格砂滤池的标准是什么,
机械过滤水的机制:1)机械滤出;2)静电吸附;
合格砂滤池的标准:1)过滤水中不含原生动物;2)滤水量大。

3. 如何确定腹足类贝壳的方位,
壳口向下,壳顶朝向观察者,壳顶端为后, 则左侧即为左,右侧为右。

4. 贝类幼虫培育期间充气有何作用,
增加水中溶氧含量;使幼虫和饵料均匀分布。

5. 半人工采苗的原理是什么,
双壳类在其生命史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生活方式,除了精卵在海水中受精发育、经过一段浮游幼虫生活外,特别突出的特点是都要经过一个用足丝附着生活的稚贝阶段。

根据这个特点,在贝苗大量分布的海区,人工改良底质,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或投放合适的采苗器就可以采到大量的自然苗。

6. 如何区分蛎苗与藤壶苗,
蛎苗:外观椭圆形,手摸光滑;
藤壶苗:外观圆形,手摸粗糙。

四、问答题(40分)
1. 双壳贝类人工育苗过程中,在幼虫阶段应如何培育管理,(15分)
答题要点:
幼虫培育从D形幼虫开始,管理内容包括:
选幼(优)(2分)
投饵(2分)
冲气搅拌(2分)
换水(2分)
倒池与清底(2分)
敌害防除(2分)
抗生素利用(2分)
理化观测等(1分)
2. 试述珍珠的形成过程。

(10分)
答题要点:
(1)珍珠囊形成的过程(5分)
(2)钙的吸收和分泌 (3分)
(3)壳角蛋白的形成 (2分)
3. 试述目前我国固着型、附着型、埋栖型及匍匐型贝类的养成方法。

(15分)
答题要点:
(1)固着型(如牡蛎):筏式养殖、滩涂养殖(投石或壳、插竹立石、桥式、栅
式、底播)、虾池混养等(4分);
(2)附着型(如扇贝、贻贝):筏式(笼养、筒养、吊耳、绳养、轮养与混养)、虾池混养(4分);
(3)埋栖型(如泥蚶、文蛤等);埕田养殖、池塘养殖、虾池混养等(3分);
(4)匍匐型(如鲍鱼):工厂化养殖、筏式养殖、池养、沉箱养殖、垒石蒙网养殖(4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