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故事 (1)
中华典故故事
典故
▪ 典故,就是典例故实。一般来说,凡是出现 在古籍中,被后人袭用的故事或词句,都可 称之为典故。
▪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各 种各样的人物,发生过各种各样的事件,流 传着无数动人的历史故事,其中一部分故事, 经后人熔铸凝练,成为诗文中经常引用的典 故。
▪ 闻鸡起舞 ▪ 一琴一鹤 ▪ 枕戈待旦 ▪ 胸有成竹 ▪ 五十步笑百步 ▪ 卧冰求鲤 ▪ 卧薪尝胆 ▪ 韦编三绝 ▪ 望梅止渴 ▪ 完璧归赵
1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典源】《史记·李将军列传论》:“太史公曰:传 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 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quān)如鄙人, 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 田忌赛马 ▪ 鸿雁传书 ▪ 桃李满天下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泰山北斗 ▪ 树倒猢狲散 ▪ 三寸之舌 ▪ 入木三分 ▪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 请君入瓮
▪ 强弩之末 ▪ 破镜重圆 ▪ 赔了夫人又折兵 ▪ 莫须有 ▪ 芒刺在背 ▪ 买椟还珠 ▪ 马革裹尸
廉颇善饭 梨园弟子 胯下之辱
▪ 口腹蜜剑 ▪ 介子推不言禄 ▪ 渐入佳境 ▪ 家徒四壁 ▪ 鸡鸣狗盗 ▪ 鸿鹄之志 ▪ 河东狮吼 ▪ 好好先生 ▪ 好大喜功 ▪ 鹤立鸡群
▪ 【释义】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 了百步的人。比喻缺点或错误的程度不同, 实质却一样。
6、卧冰求鲤
▪ 【典源】《搜神记》:“王祥字休征,琅邪 人。性至孝。……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母 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 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
▪ 【释义】形容子女极其孝顺。
▪ 比喻读书勤奋。
9、望梅止渴
▪ 【典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 “魏武行役,失汲道,三军皆渴,乃令曰:” 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 士卒闻 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 【释义】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 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 自己。
10、完璧归赵
▪ 【释义】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11、田忌赛马
▪ 【典源】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 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 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 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 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 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 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 【典源】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 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 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 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 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 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 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4、胸有成竹
▪ 【典源】宋·苏轼《文与可画筼(yún)筜 (dāng)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 于胸中。”
▪ 【释义】原指画竹子时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 的形【典源】《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对曰: ‘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 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 ‘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2、枕戈待旦
▪ 【典源】《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 志枭逆虏。”
▪ 【释义】戈:古代的一种兵器;旦:早晨。 意思是立志杀敌,枕着武器睡觉等天亮。形 容时刻准备作战。
3、一琴一鹤
▪ 【典源】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九:“赵阅 道为成都转运史,出行部内,唯携一琴一鹤, 坐则看鹤鼓琴。”
▪ 《宋史·赵抃传》:“帝曰:‘闻卿匹马入蜀, 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亦称是乎!’” 【释义】形容行装简少,也比喻为官清廉。 琴、鹤:都是旧时文人认为高雅的东西。
▪ 国士无双
▪ 白虹贯日
▪ 狗尾续貂
▪ 半部论语
▪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 割席分坐
▪ 北窗高卧
▪ 化干戈为玉帛
▪ 比干剖心
▪ 妇人之仁
▪ 伯牙鼓琴
▪ 冯唐易老
▪ 不食周粟
▪ 东窗事发
▪ 才高八斗
▪ 盗泉宁渴
▪ 沧海遗珠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 程门立雪
1、闻鸡起舞
▪ 【典源】《晋书·祖逖传》:“(祖逖)与司 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 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 也。’因起舞。” 【释义】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形容志士 发奋自励,勤奋学习。
7、卧薪尝胆
▪ 【典源】《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王勾践 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 饮食亦尝胆也。
▪ 【释义】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8、韦编三绝
▪ 【典源】《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 《易》......读《易》,韦编三绝。”
▪ 【释义】韦: 熟牛皮;韦编:用熟牛皮绳把 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 断。孔子为读《周易》而多次翻断了编联竹 简的牛皮带子。
▪ 【释义】鸿雁传书,又名飞鸽传书,指通信,也有 以鸿雁来指代书信
13、桃李满天下
▪ 【典源】唐 狄仁杰门生众多,累向 武则天 推荐将相多人,或谓 仁杰 曰:“天下桃李, 悉在公门矣。”
▪ 唐 白居易《春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令公 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 【释义】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 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 【释义】善用自己的长处去对付对手的短处,从而 在竞技中获胜。
12、鸿雁传书
▪ 【典源】据《史记》记载,汉武帝时,使臣苏武被 匈奴拘留,并押在北海苦寒地带多年。后来,汉朝 派使者要求匈奴释放苏武,匈奴单于谎称苏武已死。 这时有人暗地告诉汉使事情的真相,并给他出主意 让他对匈奴说:汉皇在上林苑射下一只大雁,这只 雁足上系着苏武的帛书,证明他确实未死,只是受 困。这样,匈奴单于再也无法谎称苏武已死,只得 把他放回汉朝。从此,"鸿雁传书"的故事便流传成 为千古佳话。而鸿雁,也就成了信差的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