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爱满天下—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单位:江西省丰城中学
作者:陈云飞
日期: 2010年11月10日
爱满天下—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摘要】:“办人民满意教育”这已经是大到国家教育部门,小到县教育局和各学校校长们每次会议都少不了的议题了,每位普通教师也都非常的熟悉这句话了。
但是,真正做起来却不是那么简单。
要办人民满意教育,首先得办人民满意学校,要让人民对学校满意,又必须先让教师做到让人民满意,这好比一个紧扣在一起的链条,任何一个环节都关系着整体,而最基础的环节,还是要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做人民满意教师的前提是要爱满天下。
【关键词】:爱心博爱师德
【正文】:三年的教书生涯,使我在教学相长中从一个懵懂的少年成长为一个受人欢迎和尊敬的老师,给我最大的感触是:教师只有热爱每一个学生,才能赢得所有学生的尊敬,才能建立起“尊师爱生”的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敬业是师德的核心,爱生是师德的灵魂。
近代教育家夏丐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就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只要教师真诚地捧出一颗“爱心”,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形成系统科学的工作方法。
就完全能够展现师德风采,成为
合格、出色的“灵魂工程师”。
教师的师德是否高尚,只要看他是否忠于教育事业,是否热爱学生,能不能教书育人。
而教师忠于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很重要的体现就是能否爱满天下,热爱每一个学生。
我感觉要成为师德高尚的老师,做一个爱满天下让人民满意的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做一个爱满天下让人民满意的教师,要有博大的爱心
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这样对自己的学生说——人与
人的关系,就像大山的回音,你对他喊:“我尊重你!”他的回声也是“我尊重你!”你说:“我恨你,我要踏上一万只脚,叫你永世不得翻身!”对方也必然传来“我恨你,我要踏上一万只脚,叫你永世不得翻身”这样的回声。
魏书生就是以这种博大的胸怀,真挚的爱心,长年累月、点点滴滴、锲而不舍的精神,真正实践目中有“人”的教育,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
如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不带半点功利的;师之爱不同于父母的亲情之爱,这种爱要着眼于对全体学生的培养,着眼于学生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全面发展。
是教师对国家、社会、人民负责的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反应。
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
生,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
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
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独立性、创造性,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发展。
为学生的成功做出不懈的努力,要使学生在获得科学文化的同时,获得精神的成长,形成健全的人格。
教师也应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要学会宽容,要坚持表扬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要坚决摈弃用体罚的方式教育学生。
二、做新时期人民满意的教师,务必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最大程度发挥教师以智育人、以德服人的作用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曾经说过:“敬业者,专心致志事其业”。
敬业是职业道德的核心。
敬业包括强烈的敬业意识,忠诚本职工作的事业心、敬重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成就本职工作的使命感,追求言传身教、铸造灵魂的崇高境界。
只有爱岗敬业,才能把国家和社会的希望内化为自我的人生追求,才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牢固树立“岗位奉献、岗位成才和岗位建功”的思想,才能产生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以及对教师职业怀有高度的自豪感。
首先,爱是一种创造。
马卡连柯曾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人。
唯有爱,教师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才会把辛苦的教育工作当作乐趣来从事,它能使教师感受到每个学生的喜悦和苦恼
都在敲打他的心,引起他的思考、关怀和担心”。
因为有爱,教师才会有创造的喜悦;因为有创造的喜悦,教师才会对教育、对学生充满爱的情感。
北京大学孟二冬教授于新疆支教期间,在三尺讲台上不知疲倦地讲授,直到倒在讲台旁,甚至在三次大手术之间,他还念念不忘给学生讲完那些曾经因病中断的课。
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在病榻上还牵挂远方的学子?毋庸臵疑,是爱与创造之间永无止境的良性循环,是为师的爱心。
其次,爱要一视同仁。
窦桂梅老师认为:“师爱的最高境界不是母爱,也不是父爱,而是朋友之爱,同志之爱,因为这种爱的基础是平等: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赢得心灵。
”魏书生认为差生最不容易。
每天课听不懂(最难受的是把语文课听成外语课),还要硬着头皮听,不懂装懂,装模作样,天天如此,日日如此,年年如此,后进生拥有何等的胸怀呀。
因此给他们一些关爱,帮助他们进步也应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他总说:“一名好老师,必须永远相信自己的学生,不管多么笨的学生,脑子里其实都埋藏着无穷无尽的潜力。
事实上,不是学生脑子里缺少资源,而是我们缺乏勘探这些资源的能力。
”他爱学生,尤其爱差生,教师要关爱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并能切实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再次,爱要严格要求。
师爱是一种理智与情感的交融、
心灵对心灵的守望。
既要以爱动其心,也要以严导其行。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善于捕捉学生迸发出来的思想、情感、智慧和行为的火花,善于肯定学生,激励学生,与学生形成心灵上的沟通与交流,形成一种“善教乐学”的积极教育教学的模式,让学生得到更好的互动,创造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爱是照亮学生美好人生开端的心灵烛光,它可以超越职业的自然属性而创造出心有灵犀的美好境界。
三、做一个爱满天下让人民满意的教师,要有无私奉献的品德
陶行知先生说:“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首先师自重。
”教师是先进科学文化传播的使者,所以,我们首先必须是一个“文化人”,不断学习汲取营养,无私的奉献给学生,能一种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去感召下一代。
四、做人民满意的教师,要有健康的人格
教育无小事,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关注的方面,往往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而这些作用又往往是通过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实现的,因为学生眼中的教师都是具体的,而教师又是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式人物”。
所以,我们必须注重从小节抓起,重视人格的修炼。
我要以先进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影响学生。
作为学生的榜样,引路人,要做到为人师表,时刻铭记-——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今天做起!我要以自身良好的师德形象带动更多的具有
高素质人的出现,培养学生具有现代人应有的素养。
冰心说过:“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关于爱的名言不计其数。
可是普通人明其理,却难平其心。
一个学生就是一本丰富的书,一个多彩的世界。
学生是活泼的生命体,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要培养他们成长、成人、成才,首先要尊重他们,从思想上、感情上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个性。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之言。
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
相互学习、相互尊重。
既然做“父”,就要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负责。
有句古话说,“人有德于尔,尔不可忘。
尔有德于人,尔不可不忘也”。
教育学生就要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做事,学会生活”,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展示渐渐让每个学生在不同层面上有不
同程度的进步。
而这些都离不开教师“爱满天下”的师德关怀。
参考文献:
【1】叶小媚刘国平《中国师德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
【2】况蕾《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江西教育》管理方略2007\11A)
【3】卢文忠《践行“四点希望”做新时期人民满意的教师》(《中国地质教育》2009年第4 期)。
【4】闫学《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