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伐战争教案(讲课用)

北伐战争教案(讲课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精品
可编辑
过渡: 1、教师简单介绍国民党“一大”
(二) 教师点拨 能力提升
过度语:大屏幕出示一组图片 2、大屏幕出示自学展示一:黄埔军校
加深学生对 黄埔军校的 认识
3、教师提问: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黄埔 学生完成自学
军校?
展示(一)
4、大屏幕出示孙中山的一段话。
学生看大屏幕 出示孙中山的 一段话,并回 答原因(目的)
【教学重点】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教学难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教学方法】“读导作问 4321”有效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 课时
精品
可编辑
课题
《北伐战争》
授课专业 初中历史
授课地点
八年七班
授课教师 徐宝雨
备课时间
2013 年 10 月 19 日
授课班级 八年七班
授课时间
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材料,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 阅读材料和利用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党员 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激 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北伐战争是中国 各革命阶级积极参加,并由国共合作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 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 国民党的反动本质,增强爱国、爱党的情感。
谈收获,填写 歌谣,全班同 学齐声朗读歌

以歌谣的形式进行总结(大屏幕出示)。
对知识点做 到堂清日结 加强记忆
精品
【板书设计】
可编辑
北伐战争

合作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一 合作表现:1、创建黄埔军校
次 2、北伐战争

共 合作破裂: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课后反思】 另附
精品
这是一个怎样的政府?让我们来认识一
下。 9、大屏幕出示自学展示三:南京国民政 府成立
学生完成自学 展示(三)
精品
可编辑
(三) 拓展训练 成果展示
拓展习题 (发放当堂检测练习篇)
学生回答练 习题并展示。
当堂训练, 当堂消化知 识,做到学以 致用
(四) 评价收获 自我总结
梳理本课线索,完成板书。把本课内容
2013 年 10 月 23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失败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 失败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掌握北伐战争的对象、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从课文和插图或影象资料中想象北伐战争情景,联系当时历史背景理解北 伐战争的目的,联系战争进程理解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胜
谈收获,填写 歌谣,全班同 学齐声朗读歌

以歌谣的形式进行总结(大屏幕出示)。
对知识点做 到堂清日结 加强记忆
精品
【板书设计】
可编辑
北伐战争

合作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一 合作表现:1、创建黄埔军校
次 2、北伐战争

共 合作破裂: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课后反思】 另附
【教学过程】
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材料,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 阅读材料和利用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党员 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激 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北伐战争是中国 各革命阶级积极参加,并由国共合作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 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 国民党的反动本质,增强爱国、爱党的情感。
【教学重点】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教学难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教学方法】“读导作问 4321”有效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精品
可编辑
新课导入
(一) 自主读书 合作探究
由歌曲《国民革命歌》导入。听着这熟 悉的旋律,仿佛又把我们带回到了 20 世 纪 20 年代。这节课就让我们踏着革命者 战斗的足迹,重温北伐战争,那段波澜 壮阔的历史。
聆听歌曲
用代表性的 歌曲引入,激 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1、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 2、书写板书
1、学生统揽教 材 P50-53,根 据大屏幕学习 导读,把重点 的语句勾画出 来。
1.锻炼学生 自学习的能 力。
3、桌边巡视学生自主预习与小组合作情 况,并深入学生讨论交流之中。
2、合作探究: 2.加强小组 小组合作,提 合作学习的 出问题,分析 精神。 问题,解决问 题。
可编辑
第 11 课《北伐战争》教案设计
课题
《北伐战争》
授课专业 初中历史
授课地点
八年七班
授课教师 徐宝雨
备课时间
2013 年 10 月 19 日
授课班级 八年七班
授课时间
2013 年 10 月 23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失败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 失败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掌握北伐战争的对象、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从课文和插图或影象资料中想象北伐战争情景,联系当时历史背景理解北 伐战争的目的,联系战争进程理解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胜
精品
可编辑
过度:播放蒋介石在北伐誓师大会 上的誓词。接下来我们共同了解轰 轰烈烈的北伐战争。
5、大屏幕出示自学展示二:北伐战 争
(二) 教师点拨 能力提升
6、大屏幕出示《北伐战争战前形势 图》,并提出问题。
7、老师结合地图介绍战果,大屏幕出示 学生完成自学 展示(二)
问题: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过度:正当北伐胜利进军时,反革命势 力却在抬头,不断的膨胀,最终叛变革 命,制造了血雨腥风。大屏幕出示一组 的图片。
聆听歌曲
用代表性的 歌曲引入,激 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1、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 2、书写板书
1、学生统揽教 材 P50-53,根 据大屏幕学习 导读,把重点 的语句勾画出 来。
1.锻炼学生 自学习的能 力。
3、桌边巡视学生自主预习与小组合作情 况,并深入学生讨论交流之中。
2、合作探究: 2.加强小组 小组合作,提 合作学习的 出问题,分析 精神。 问题,解决问 题。
精品
可编辑
过度:播放蒋介石在北伐誓师大会 上的誓词。接下来我们共同了解轰 轰烈烈的北伐战争。
5、大屏幕出示自学展示二:北伐战 争
(二) 教师点拨 能力提升
6、大屏幕出示《北伐战争战前形势 图》,并提出问题。
7、老师结合地图介绍战果,大屏幕出示 学生完成自学 展示(二)
问题: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过度:正当北伐胜利进军时,反革命势 力却在抬头,不断的膨胀,最终叛变革 命,制造了血雨腥风。大屏幕出示一组 的图片。
1、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 2、书写板书
1、学生统揽教 材 P50-53,根 据大屏幕学习 导读,把重点 的语句勾画出 来。
1.锻炼学生 自学习的能 力。
3、桌边巡视学生自主预习与小组合作情 况,并深入学生讨论交流之中。
2、合作探究: 2.加强小组 小组合作,提 合作学习的 出问题,分析 精神。 问题,解决问 题。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精品
可编辑
新课导入
(一) 自主读书 合作探究
由歌曲《国民革命歌》导入。听着这熟 悉的旋律,仿佛又把我们带回到了 20 世 纪 20 年代。这节课就让我们踏着革命者 战斗的足迹,重温北伐战争,那段波澜 壮阔的历史。
聆听歌曲
用代表性的 歌曲引入,激 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材料,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 阅读材料和利用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党员 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激 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北伐战争是中国 各革命阶级积极参加,并由国共合作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 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 国民党的反动本质,增强爱国、爱党的情感。
【教学重点】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教学难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教学方法】“读导作问 4321”有效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精品
可编辑
新课导入
(一) 自主读书 合作探究
由歌曲《国民革命歌》导入。听着这熟 悉的旋律,仿佛又把我们带回到了 20 世 纪 20 年代。这节课就让我们踏着革命者 战斗的足迹,重温北伐
课题
《北伐战争》
授课专业 初中历史
授课地点
八年七班
授课教师 徐宝雨
备课时间
2013 年 10 月 19 日
授课班级 八年七班
授课时间
2013 年 10 月 23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失败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 失败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掌握北伐战争的对象、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从课文和插图或影象资料中想象北伐战争情景,联系当时历史背景理解北 伐战争的目的,联系战争进程理解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