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政治《传统文化继承》课件
高中政治《传统文化继承》课件
糟粕
冷酷无情
违法 郭巨, 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
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 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 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 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
“忠”是我国古代伦理道德的最高准则。 “临患不忘国,忠也”。
精华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糟粕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
一方面,“孝”包含尊老、敬老、养老,以及 亲人、爱人、爱国等思想,是中华民族家庭和 睦、邻里相亲、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精华
另一方面,“孝”又是封建统治阶级统治人民、 维系政权的一个工具,一切听命于“一家之长” 的观念,使人往往屈从于独断的权威或传统家 庭礼教。
含义
指在一定社会群 体中约定俗成或 世代相传的风尚、
建筑被称为凝 固的艺术
礼节和习惯
文学艺术, 称为民族精 神的火炬
包括在长期历史 积淀中形成的理 论观点、学术思 想和道德观念
影响
对人们的物质 生活和精神生 活产生持久影 响
地位
传统文化的基本 形式之一
在世界建 筑史上写 下了光辉 的一页
展示中国传 统文化的重 要标志
问题:你认为郭巨这种做法对吗?
(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2、继承传统文化 去其糟粕” 的正确态度 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
具 体 要 求
一、传统文化的继承
(一)传统文化面面观
1、传统文化的含义 2、传统文化继承的表现 (二)传统文化在今天
①传统习俗的继承 ②传统建筑的继承 ③传统文艺的继承 ④传统思想的继承
(京剧)
(国画)
三大国粹
(中医)
剪 纸
茶 道
(一)传统文化面面观 1、传统文化的含义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 保留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对稳定性的 文化。
“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强调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一)传统文化面面观
形式 传统习俗 传统建筑 传统文艺 传统思想
①不变性(保留基本特征) 相对稳定性
②应变性(内涵因时而变)
(二)传统文化在今天 1、传统文化的特点: (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 神纽带。
每逢佳节倍思亲
(二)传统文化在今天 1、传统文化的特点:
(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
(二)传统文化在今天
1、中秋之际,古代与现代有何不同与相同的? 2、为什么生活在美国的华裔会‘每逢佳节倍思亲’ ,而美国 本土人们却不会?
中秋节吃月饼、全家人一起
(中二秋)节传又吸统收文了化群在众今赏天吃月团游圆饭,参照了中秋节古 1、传乐统活文动化的的优点特点时:的2风个俗
(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相对稳定性是一成不变吗?
京剧、武术、 “大同”世界
诗赋、散文、 “天下为公”
书法等
的社会理想
探究 一:中秋节我国古代早已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每逢中
秋夜都要全家团聚举行迎寒和祭月,吟诗作对玩酒令 ;而今,中
秋节已是我国四大节之一,中秋之际除了全家团圆赏月吃月饼外, 还有赏花灯、舞龙、出外旅游等不同的活动。”
在美国生活的华人,每逢佳节倍思亲,每至中秋佳节,他们也 会吃月饼和赏月,而美国本土人们却不以为然。 问题:
1、传统文化的特点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顺应社会
积极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
生活变迁
作用
2、传统文化的作用 双重
作用
(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一成不变
消极 作用
1 、传统文化的影响
2、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具体要求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有悠久的历 对今天中国人的 史,蕴藏了 价值观念、生活 丰富的文化 方式和中国的发
内涵
展道路,具有深 刻的影响
中华民族灿 中华文化中一
烂文化的重 个非常重要的
要组成部分 组成部分
元宵节看花灯、吃
例子
汤圆,端午节吃粽 子、赛龙舟,中秋
节赏月吃月饼等
有宫廷、民用、 宗教、桥梁、 园林、城市建 筑等,如北京 菊儿胡同
2、 传统文化的作用:
双重 作用
顺应社会 生活变迁
一成不变
积极 作用
消极 作用
(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正确对待传统 文化的影响
对民族、国家 (兴旺发达)
对个人(全面发展)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
一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