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学生兼职现象研究综述 胡庆,社会学院 摘 要:本文主要从大学生兼职的现状,具体包括大学生参与兼职的比例、大
学生寻找兼职的途径、大学生兼职工作的种类及其报酬的有关情况;大学生兼职的原因;大学生兼职的正负功能;大学生兼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等四个方面对以前众多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吸收提炼,以便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字:大学生;兼职现象;文献综述
Review of the phenomenon of part-time students HU Qing, Society College Abstract: This paper is a description about the status of part-tim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specifically including the proportion of students involved in part-time, part-time students looking for ways to work part-time students the types of remuneration of the situation; the reasons about students choose part-time; what are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features will be brought by students doing part-time;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in this paper there are four areas related to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of many scholars, the integrated absorption of uranium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ture research.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part-time phenomenon; Literature Review
大学生兼职已经成为了大学校园的一个普遍现象,并且日益演变成一种时尚。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自己或多或少的都曾有过兼职的想法,甚至有过一些兼职的经历。通过兼职,大学生不但可以获得一定的收入,缓减经济压力,而且 2
也磨砺了意志,增强了自信,锻炼了能力。但是,我们也不可否认:很多大学生把着眼点仅仅放在经济收入上,甚至不惜影响正常的课堂学习,也有不少学生在兼职的过程中上当受骗,有的还误入歧途参加了一些非法组织。因此, 大学生为什么会如此热衷兼职?大学生兼职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大学生兼职有什么优势?我们也很有必要回答和解决大学生兼职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所以,本文的目的就是综合并分析各家之言,综合以前学者们对大学生兼职现象的研究成果,为下一步关于大学生兼职问题的研究做好理论准备。 一、大学生兼职现状 关于大学生的兼职现状,本文主要分析大学生有多少人参加兼职;大学生寻找兼职的主要途径是什么;会去做哪些种类的兼职的工作;大学生兼职会得多少报酬以及所得报酬的用途;等等。 (一)大学生参加兼职的比例 关于大学生参加兼职的比例,学者们作了很多调查研究。从浙江工业大学董首恒在对浙江杭州一些高校的问卷调查得出的数据来看,“810名中有723 名(89. 3%)认为大学生兼职很有必要, 72名(8.9%)持中立态度,只有15名(1.8%)持反对态度。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间都认为兼职很有必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1]可见,在校期间从事兼职工作得到了绝大多数同学的认可。从陈力、张学义、叶金明、孙艳凤在对南京所有高校的问卷调查得出的数据来看,有41.7%的被调查者表示正在或者曾经从事过兼职工作,所占比例已经接近半数;而同时还有近三成的人有从事兼职的意愿。[2]李佳恒指出大约有71%的被调查者正在或者准备从事兼职工作。[3]而李忠杰、倪林英在深圳做的问卷调查所显示的这一比例则达到了84%。[4]这说明:兼职对于大学生来讲,已经成为一种丰富课外活动的 3
形式,可以吸取课堂中没有的“生活经验”。 (二)大学生寻找兼职的主要途径---中介 关于大学生寻找兼职的途径,指的是大学生寻找兼职工作的办法或者说是渠道。当今大学生获得兼职信息的途径多种多样,方法也不尽相同。信息化的发展以及市场化的进程都为大学生兼职的途径选择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主要途径还是通过中介的帮助。通过社会上的中介组织介绍,并交纳一定数额的中介费和或保证金,在一段时间内可获得兼职机会;通过高校和社会共同组织的机构的帮助;由高校社团出面与用人商家洽谈,组织一些大学生参与社会兼职工作,如在学生宿舍、高校教学楼等公众场所,张贴学生社团组织介绍聘人参与兼职的海报;通过校园内关于招聘的海报及各商家驻校园的代理人介绍,直接与用人单位取得联系,使大学生有机会成为“打工一族”。从陈力、张学义、叶金明、孙艳凤所提供的数据来看,“57.4%的大学生是通中介机构获得信息的,中介机构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得兼职信息的主要途径;21.7%是通过校园海报,13.3%则是通过报纸广告以及网上兼职信息,”[5]作者同时指出,校园海报、报纸广告以及网上的兼职信息也有相当大一部分是中介机构发布的。另外,只有约6.4%的被调查者是通过毛遂自荐的方式找到的兼职工作。这个数据表现了中国大学生寻找兼职过于的依赖于中介机构,而国外的情况正好相反,大部分大学生兼职都是直接与雇主联系,这也说明了我国大学生在自我推销能力上有一定的欠缺,反映了我国大学生的自治能力不是很强。李忠杰、倪林英在著作中得到了同样的结论,在调查者当中通过广告招聘及员工介绍的占66%;通过学校招聘的占15%;学生自主前往应聘的只占到了19%。[6]中介组织在大学生兼职途径选择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的联系雇主的情况并不多见。 4
(三)大学生兼职工作的种类 大多数学者认为,在校大学生因为时间有限以及经验不足等原因,用人单位更愿意让大学生做那些短期性的容易上手的工作,而这也比较符合大学生的意愿。米霞把大学生兼职的种类细分为九类,是家教、发传单、促销、专卖店营业员、平面模特、广告设计、记者、自己开店作老板。[7]而李忠杰、倪林英分出了十一项,分别是家教、发传单、促销员、打字、歌手、市场调查、软件设计、导购、公关、演员模特等。“关于兼职干些什么,选择‘家教’和‘促销员’的最多,分别有42人和39人,分别占35.6%和33.1%。此外选择“信息员”的23 人,选择“专业技术员”的7人,选择“文娱”的7人。”[8]这说明大学生在家教方面有自身的优势,这与大学生自身的能力相适应,刚参加过残酷的高考,而且能进入大学,其知识水平都较高,另一方面,家教通常按照小时计算工钱,占用他们的课外时间也比较少,他们也就乐于去干。节假日空闲人员数量激增,是商品宣传和促销的“黄金时间”,商家也会聘请大量“廉价”劳动力为自己服务,而具有较高素质的大学生成了他们最好的选择,短期时间内大学生很容易掌握促销的技巧。 (四)大学生兼职的报酬情况 关于报酬,这里主要对报酬的多少以及所得收入的用途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和说明。 1、大学生能获多少报酬:李忠杰、倪林英认为大学生兼职所得的收入往往与预期的设想不想匹配,多数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根据陈力、张学义、叶金明、孙艳凤的调查数据,被调查者中“100元/月的占到10.9%,100-200元/月的占到25%,300-500元/月的占到17.5%,500元/月以上的仅占11.3%。”[9] 这与全职工作人员、在职人员有一定差距, 完全是正常的, 毕竟只是兼职, 工效和劳动量 5
都是有限的。 2、大学生所得收入的用途大学生兼职收入会怎样使用?由于大学生兼职的目的不同,导致收入的分配也不相同,例如有的是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锻炼独立能力,有的是为了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有的则是赚取自己的生活费和零花钱。调查表明,学生把酬金主要用在补贴生活费用占到46% ,近一半的同学把自己挣的酬金用在补贴生活费用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生活贫困学生的经济压力;另有14%的人用于购买学习用品;但不可忽略的是有18%人次把收入用于业余娱乐开支,有78人次把收入用在购买电脑、手机、MP3、MP4等贵重物品上,占到22%。[10] 二、大学生兼职的原因 大学生兼职的原因很多,既有经济方面的考虑,也有个人发展的需要;既有客观因素的作用,也有主观条件的具备。早先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SSIC)的也针对 大学生兼职现象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四个城市中的一些高校进行了专项调查, 据公布的调查结果表明: 目前有15%的大学生兼职是为了增加收入, 准备下学期的学杂费; 有30%的大学生是想自己自食其力, 挣自己的生活费, 同时也想减轻家庭负担; 而有55%的大学生则认为兼职是为了获取社会经验、增长阅历, 为将来的就业打好基础。 (一)客观因素 江晓珊指出了大学生兼职的客观因素,概括起来包括:大学生群体自身的特点使得他们容易参加兼职;广告业的蓬勃发展为大学生兼职提供了众多机会;如火如荼的市场调查为大学生兼职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社会对教育的普遍重视为大学生兼职创造了良好条件;就业压力促使大学生走向兼职舞台;教育改革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