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UML系统分析实验报告

UML系统分析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项目:《网上书店系统》实验实验地点:逸夫楼402专业班级:软件111班学号:201100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孟东霞2013年11月18 日目录1.实验准备:熟悉UML建模环境2.实验一用例图3.实验二类图4.实验三顺序图及通信图5.实验四活动图、状态图、组件图及部署图实验一用例图一、实验目的初步掌握UML用例图的创建方法及其用例的描述。

二、实验要求1.结合工具StartUML,熟悉UML用例图的模型元素。

2.使用StartUML工具建模网上书店系统的用例图。

三、实验主要设备:台式或笔记本计算机四、实验内容:根据下面给出的网上书店问题陈述,分析该系统总体需求,建模网上书店系统的用例图并提供一个主要用例的事件流文档。

网上书店陈述:书店经理:我们原本是一个传统的实体书店,顾客要买书都是亲自到书店里来的,这样挺不方便。

面且随着书店销售图书种类和数量的增加以及顾客的增长,尤其是大量顾客到书店选购图书,使得书店场地不足,工作人员也很忙碌。

其实,还有一点就是,有不少人进入书店后并不买书,只是查找一些资料。

有的甚至会在这呆上很长的时间直到把书免费看完。

这种行为,工作人员一般是不阻止的,结果最后这些被看过的书会因为有阅读过的痕迹而影响销售。

而且现在电子商务已经发展起来了,所以我们想到借助网络,让顾客通过网上书店购买图书。

这样我们书店可以省掉大量的场地维护和工作人员成本支出,同时计算机可以方便的检索图书信息,让顾客可以足不出户以更优惠的价格买到需要的书。

系统分析员:能谈谈您对网上书店的要求吗?书店经理:网上书店要能实现对外和对内的功能,对外是顾客能在网上书店订购图书,提交订单。

对内,书店工作人员能够通过网上书店及时的看到这些订单,并进行处理。

为了把书送到顾客手里,我们已经联系了快递公司,初步达成协议,由他们往返场客和书店之间把图书送到顾客手里。

书店管理员受理订单后,就会通知快递公司送货。

当然,书店的图书上架和下架也应该由网上书店完成了。

工作人员甲:实体店中,图书是按照不同种类放置的,方便顾客挑选。

网上书店的图书也应该能够按照这种模式分类显示。

这样,图书的信息和种类要由网上书店设置和管理。

已有种类的新书或新种类的图书上架,网上书店能够保存这些信息。

如果信息输入错误,能够进行修改。

工作人员乙:另外书店会搞一些促销,推出一些特价图书。

以前这些特价书的信息,都是我们根据促销活动整理出来,贴在书店的醒目位置。

促销活动过后,特价图书会恢复原来的价格。

希望网上书店也能够管理这些特价图书。

系统分析员:能谈谈平时买书的经过吗?顾客甲:一般都是先在书店里看看图书的简要介绍,或者先找找看有没有自己需要的书,有时是没有目标的寻找,有时直奔一类图书而去。

找到我想买的书或者觉得看的书不错,就会去柜台结帐。

工作人员丙:不过有时在结帐的时候,顾客会突然改变主意,不买一些书或者又回去挑选图书了。

顾客甲:有时好像是这样的。

要是网上书店在结帐前能方便管理我所选购的图书就好了,这样通过计算机直接操作,就不用跑来跑去了。

系统分析员:可以使用虚拟的购物车。

工作人员丙:对,这样在用户确认购买前可自行管理选购的图书,决定要不要购买还有的购买的数量。

系统分析员:顾客先使用虚拟的购物车选购管理图书,然后提交订单给书店处理,是这样吧。

书店经理:没错,就这样办。

另外最好顾客能够留下自己的信息,方便以后的购买。

顾客:你们可以实行会员制啊。

就像我们在网上逛论坛一样,会员才能发言,普通游客只能看。

这样我们平时就在网上书店查查资料什么的,只在购买图书的时候才使用会员身份。

书店经理:嗯,这样不仅可以保留你们的信息,也可以保留购买记录。

系统分析员:会员提交购买订单后,书店打算如何收取或者说用户怎么付款?书店经理:我们可以接受货到付款,顾客也可以使用网上银行、汇款等方式付款。

顾客:这样我们就方便多了。

对了那是不是付款前,我还多了一次“反悔”的机会啊。

书店经理:在我们书店没有受理订单之前,你们可以取消交易。

不过受理后就不行了。

……通过几次这样的访谈(限于篇幅,在此并未列出所有访谈内容),可以获得网上书店的需求信息,确定系统范围。

网上书店是实现对实体书店内部图书商品和顾客购买图书的综合管理系统。

1. 用例图:2.购买图书用例事件流购买图书:用户登录,用例开始;对已购图书管理,执行基流S;如果选择提交订单,执行分支流S-1;如果选择取消订单,执行分支流S-2;提交订单后,结账付款,执行S-1-1;如果选择货到付款,执行分支流S-1-1-1;如果选择网上银行付款,执行分支流S-1-1-2;如果选择汇款,执行分支流S-1-1-3;五、分析与讨论1.建模用例图的步骤、方法?首先识别参与者,之后识别用例,之后了解用例与参与者的关系;2.如何识别系统的参与者?通过搞清楚以下的问题:谁是系统的主要用户谁向系统提供信息谁改变系统的数据谁从系统获取信息谁需要系统的支持以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谁负责日常维护、管理并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系统需要操纵那些硬设备系统需要和那些外部系统交互谁(或什么)对系统运行产生的结果(值)感兴趣时间、气温等内部外部条件3.应该如何划分用例,应注意哪些问题?应该清楚:–每个参与者的任务是什么?–活动者在系统中访问哪些信息?(创建、存储、修改、删除等)–需要将外界的哪些信息提供给系统?–需要将系统的哪个事件告诉活动者?–如何维护系统?–活动者希望系统执行什么任务?–活动者在系统中访问哪些信息?(创建、存储、修改、删除等)–需要将外界的哪些信息提供给系统?–需要将系统的哪个事件告诉活动者?–如何维护系统?4..心得在画用例图时,首先应该搞清楚参与者,之后应该识别用例,清楚参与者与用例之间的关系,在识别参与者和用例时,应该注意一些易出错的地方.画图时,应该仔细认真,不要漏掉参与者和用例,应该尽可能全面的描述出系统的功能.实验二类图一、实验目的了解类图的基本用法;初步掌握UML类图的创建及其方法。

二、实验要求1、结合工具StartUML,熟悉UML类图的模型元素。

2、建模网上书店类图。

三、实验主要设备:台式或笔记本计算机四、实验内容:创建类图的步骤如下:(1)使用名词识别法识别类。

(2)建模类与类之间的关系。

(3)为类图中的关联关系添加合适的角色名。

(4)为已被封装到类中的独立功能建模类。

(5)为类图中的类添加必要的特性和操作。

(6)迭代并细化该模型1.识别类:图书管理员类,书籍类,顾客类,订单类,快递公司类.2. 定义类:图 2.1 定义类图2.2完善后的类图五、分析与讨论1. 如何使用文本分析技术从问题陈述中识别对象和类?名词识别法:识别问题域中的实体,实体的描述通常用名词、名词短语、名词性代词的形式出现。

用指定语言对系统进行描述;从系统描述中标识名词、名词短语、名词性代词;识别确定(取、舍)类。

2. 心得画类图时,首先根据几种方法来识别类,识别类后,描述类的属性操作,之后明确类与类之间的关系,画出类图.识别类时应该细心,仔细,不要错漏.实验三顺序图及通信图一、实验目的初步掌握UML顺序图的建模及其思想。

二、实验要求1、结合工具StartUML和Rose,熟悉UML顺序图的模型元素。

2、建模网上书店交互图。

三、实验主要设备:台式或笔记本计算机四、实验内容:1. 给出网上书店的一个用例的顺序图,例如,书店管理员登录顺序图、会员添加图书到购物车顺序图或其他用例的顺序图。

2.把以上顺序图转换为通信图。

五、分析与讨论1. 如何从用例图建模顺序图?有了用例图后,识别用例之间的调用关系,明白时间顺序,知道之间的消息传递,就可以转为顺序图. 2. 顺序图和通信图的比较?顺序图强调消息的时间顺序。

通信图强调发送和接收消息的对象的组织结构3. 心得画顺序图时,应该明白对象的之间的调用关系,信息传递,强调时间的先后,注意画图时的调用关系,认真仔细,不要弄错,画多分支时候,要画仔细,避免出错.实验四活动图、状态图、组件及部署图一、实验目的1. 了解活动图、状态图、组件及部署图的基本用法;2. 初步掌握活动图、状态图、组件及部署图建模方法。

二、实验要求1、结合工具StartUML,熟悉UML活动图、状态图、组件及部署图的基本模型元素。

2、建模网上书店的活动图、状态图、组件及部署图。

三、实验主要设备:台式或笔记本计算机四、实验内容:活动图:状态图:3.组件图部署图:11五、分析与讨论1. 什么情况下适合引入状态图进行建模?显示对象所有的动态行为,描述整个系统、子系统、或类的动态方面2. 心得状态图只建模一个对象的行为,活动图可以建模多个对象的活动,活动图中也允许建模特定活动中对象的某个状态,在画图的时候需要区分,活动图也需要主要哪个活动在哪个泳道.画图时要认真仔细,避免错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