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社团第一节课
代表作品
小仓娃我离了登封小县
《卷席筒》, 又名《白玉簪》《斩张苍》等,是 河南曲剧传统剧目,也是河南曲剧的经典剧目。 河南曲剧,主要流行于河南及湖北西北部。前身 为曲艺“河南曲子”,于1926年经地摊、高跷阶 段进入戏曲舞台。又有南阳曲子(大调曲子)和 洛阳曲子(小调曲子)之分。《卷席筒》,戏曲 剧种,流行于河南及湖北西北部。1978年郑州市 曲剧团整理排演,1979年西安电影制片厂将该剧 拍摄成戏曲艺术片。该剧讲述了张苍娃代嫂受斩, 后获释一家团圆的感人故事。
丑(小花脸)
京剧脸谱
从色彩上说,现在的京剧脸谱 有红、紫、黑、白、蓝、绿、 黄、金、银等色,这是从人物 自然肤色的夸张描写,发展为 性格象征的寓意用色。
义红 勇色 无描 俦绘 。人 物 的 赤 胆 如忠 关心 羽, 。
包 鲁正 黑 拯 莽直 色 、 的、 张 性刚 体 飞 格烈 现 。 。、 人 勇物 猛富 、有 粗忠 耿 率 如 、
如手白 曹段色 操狠 、毒暗 秦的喻 桧可人 、憎物 高面生 俅目性 等。奸 。 诈 、
如 不蓝 窦 驯色 尔 。 喻 敦 意 。 刚 强 勇 猛 、 桀 骜
青义绿 面肠色 虎、 张猛勾 青烈画 、、出 程暴人 咬躁物 金。的 。 侠 骨 如
如 阴黄 典 险色 韦 。 意 。 示 残 暴 、 骠 悍 、
曲剧《卷席筒》
京剧的起源
中国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近 200年历史。 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 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经过五, 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 国最大戏曲剧种。
京剧的艺术表演形式
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
唱 念 做 打
京剧的角色
生 旦 净
丑
生
旦
净 (大花脸)
戏 曲 世 界
不仅仅是戏曲,是艺术社团。
学习的时间
学习的内容
豫剧
四千岁你莫要羞愧难当 越剧 申凤梅
越剧(汉语拼音为yuèjù,英语为Yue Opera)— —中国第二大剧种[1] ,有第二国剧之称[2] ,又 被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3] ,有观点 认为是“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4-6] 在国外被 称为“中国歌剧”。[7] 亦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 (依次为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8] ) 之一。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 国,流传于世界,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 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 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
中文名
申凤梅
别
名
大梅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 河南省临颍县涂庄村 1928年1月14日 1995年7月20日
出生地
出生日期
逝世日期
Hale Waihona Puke 职业河南越调大师 表演艺术家 1956年河南省首届戏曲会演演出一等奖 1992年第四届白玉兰奖荣誉奖 《诸葛亮》《收姜维》《李天保吊孝》
主要成就
身佛 金 ,、 、 象鬼 银 征怪 二 虚, 色 幻以 , 之示 多 感其 用 。金 于 面神 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