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监测工作信息资料管理制度
一、各监测医院必须遵循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根据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监测指标填报要求,认真做好监测内容的填报工作,并及时报送。
二、各监测医院上报数据拟主要采取电子邮件方式报送,个别单位条件限制可用软盘或光盘上报。
三、各监测医院要建立信息资料上报登记制度,并在发出数据当日,必须电告监测中心,以便查收。
四、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监测网采集的信息数据的利用和发布,必须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批准,任何人不得自行发表和引用。
五、监测中心指定专人负责信息数据的收集工作,建立登记查阅、归档制度,借阅借用信息资料需经办公室主任批准,并登记备查。
监测医院分管领导的工作职责
一、在各省、市、自治区监测办公室的支持下,按关于开展中医医院医疗质量
监测工作的协议要求,负责落实监测医院的具体建设及有利监测工作的有关措施。
包括人员配备、设备配置、提供工作环境等。
二、根据监测工作要求,规范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协调好相关部门,制定
相关规章制度,保证监测工作有效地开展。
三、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总结开展监测工作情况,及时解决有关问题,确保
监测任务的完成。
四、全面负责监测医院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
监测质控员工作职责
一、监测质控员由监测医院选拔专人,并经“中心”培训合格方能承担。
二、监测质控员在院长的领导下,接受全国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监测中心的业务指导。
经培训后,持证上岗,负责监测医院的各项监测指标的质量控制工作。
三、认真学习中医局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等有关规范性文件,掌握各项监测指标填报要求,负责各项监测指标的规范工作。
四、负责监测医院各项指标采集过程中的组织、协调工作,保证监测员顺利开展工作。
五、负责随时抽查监测员填报各项指标的准确性、完整性、把好监测数据的质量关,做好监测医院每年的监测工作总结。
随时向监测中心反馈有关监测工作的进展情况。
监测员工作职责
一、监测员由监测医院选拔专人,并经“中心”培训合格后方能承担。
二、在质控员的组织协调下,接受全国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监测中心的业务指导,经培训后,持证上岗。
负责监测医院的各项监测指标数据的采集和输送工作。
三、熟悉中医局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等有关规范性文件,掌握各项监测指标填报要求,熟练掌握监测软件的操作运用。
四、按照监测工作的要求,准确、完整、及时地完成各项监测指标的采集整理工作,并对监测信息数据的输入质量负责。
五、遵纪守法,不得随意修改数据,不得拖延上报时间,做好监测点各项监测信息资料保存工作。
六、经审核、验收后及时报送监测中心。
各项联系登记制度
1、接、发各监测单位的电话,在电话登记本上作好记录,并定时按单位顺序输入计算机“来往电话记录”文件夹内,以备查。
2、收到各监测单位的来信,根据来信内容,按信封上的邮戳日期,登记在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监测情况表上,注明日期及上报方法。
3、接到传真,及时打印,并做好登记。
4、每天上班时和下班前,对计算机内的传真、电子邮件进行接收检查,并做好相关登记。
5、对要求远程连接的监测单位,在完成连接后,作好电话号、用户名、密码及联接日期的内容登记。
6、做好登记表的存档工作。
监测单位数据统计工作程序
1、监测数据每年分上半年和全年两次数据上报,上半年数据规定每年7月
22日之前上报;全年数据在第二年1月22日之前上报。
上报形式根据各医院的实际情况可采用电子邮件、软盘或远程联网等不同方式。
2、收到上报的数据文件后进行登记,注明上报的日期、上报方式及软盘数。
3、在规定的日期内还未上报的单位,以电话方式进行催报并作登记。
4、将每一监测单位的数据存入电脑指定位置,并进行备份。
5、检验数据:将人力资源复制在d/zlgl/上报时段中,医院基本情况复制在
d/zlgl/nb中,打开医疗质量检测软件进行检验;病案部分复制在d/bagl/hmrs 中,打开医院病案管理软件检验,并保存检验结果备查。
6、经检测所有数据均合格者另保存在d\数据管理\上报数据\上报时段\数据
合格单位子目录下,待进一步统计,并在登记表上注明检验通过日期;检验有错误的数据及时与相关医院联系校正,记录每次数据校正及修改情况,明晰出错原因。
7、全部监测数据检测合格后,请第二位同志再次将所有数据重新检验一遍,
以确保所有数据检验正确。
8、统计整理监测数据:数据检测校正无误后,应用计算机统计程序将上报
数据分“医院基本情况”、“人力资源”、“病案情况”三部分统计,将统计软件统计的结果导入相应的监测分析报告的表格内,分析统计结果,发现有较大变化或数据逻辑有误的地方,再次进行数据变化原因检测分析,直至明确变化的原因或校正错误为止。
9、检测无误的监测数据刻成光盘备份,并与书面报告、数据修改记录一起
归档保存。
关于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监测工作项目经费使用管理办
法
为保证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监测中心的工作要求,结合各监测医院的实际情况,合理有效地使用经费特制定以下管理办法:
一、本着勤俭节约、精打细算、专款专用的原则,讲究经费使用效益。
二、项目经费必须用于项目工作范围,其主要包括:
1.有关监测项目的专家论证会、评估会的会务费用
2.监测工作的人员培训
3.监测系统软件研制与维修
4.县级监测医院硬件配置费
5.监测中心设备更新费
6.信息处理费
7.监测工作评估奖励费
8.监测中心办公经费等
三、各项目在发生费用支出前,必须根据工作要求拟定经费预算,超十万元以上须以书面报告形式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核准后,方可开支。
四、监测项目经费开支必须由主任批准签字后报销。
五、每半年要对监测项目经费的开支情况作阶段结算,上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备案。
.
月报表统计工作程序
一、规定各监测医院于每个月的22日前以不同方式(电话、传真、发E-mail、邮寄等)报上个月的报表数据。
二、登记上报日期和方式。
三、核对医疗收入是否大于或等于门诊收入+住院收入后签字;
四、核对药品收入是否等于中成药、中草药、西药收入之总和后签字。
五、如发现数据有误,立即以电话方式核对,无误后进行计算机录入。
六、在规定的日期内还未上报的单位,以电话方式进行催报并作登记。
七、数据录入按监测单位所属的东、中、西部(省、地、县级)顺序排列,在D盘:ybb\ybb2001X.dbf中进行录入。
八、待数据全部录入完后,有二位同志进行录入数据的核对(单位、地区、级别、报表分项数据与内容的一致性)并签字。
九、在《月报表统计》软件中进行数据统计,并检查统计项目及文字等内容是否齐全,每个月进行软盘备份。
十、根据统计出来的数据,进行排版。
十一、根据统计数据进行统计图形及文字分析,于每月10日前报上月监测单位医疗工作月报情况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
十二、每月《月报表》统计完毕,报表原件按顺序装订归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