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汉语习题集试题及答案

现代汉语习题集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学习提要1.语言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际的最重要的工具。

语言是由语音、词汇、语法构成的体系。

语言,包括口语和书面语。

2.现代汉语汉语就是汉民族的语言。

现代汉语就是现代汉民族的语言,包括现代汉语普通话和方言。

3.汉语发展的历史阶段汉语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无文字记录的“史前时期” ;第二阶段,有文字记录的上古时期,先秦时代;第三阶段,中古时期,两汉到隋唐时代,文字的应用十分广泛;第四阶段,晚唐至“五四运动”以前,这时期的汉语的与口语结合的书面语言发展十分繁荣。

第五阶段,“五四运动”至今,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成熟时期。

4.汉语发展的基本特征(1)地区性的分化特征;(2)超地区性(通用)的整合特征。

5.现代汉语的地位(1)从使用人口看,是全世界的语言中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2)在国内,现代汉语是法定的“国家通用语言” ;(3)在国际上,现代汉语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语言,是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6.普通话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7.方言方言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

方言分化主要是移民带来了语言的分化,其次是交通的闭塞,语言的区域性发展的分化,逐渐在语音、词汇、语法上出现了差异,于是就形成了方言现象。

8.汉语方言分区汉语方言一般分为7 大方言区:官话、吴语、湘语、赣语、客家话、粤语、闽语。

二、强化练习(一)名词解释1、语言2、现代汉语3、普通话4、方言(二)判断改错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书面语和口语的发展是同步的。

3、现代汉语包括普通话和方言,通常说的现代汉语指的是普通话。

4、汉语和汉字是同时产生的。

5、普通话是我国的标准语。

6、普通话是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的。

7、现代汉语的方言分区的主要依据是语音。

8、英语和汉语都是联合国工作语言。

9、现代汉语语音在音节上没有复辅音。

10、现代汉语语汇在音节上以单音节为主。

11、现代汉语和英语的修饰语都是用在中心语前面。

12、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就是消灭方言。

13、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为文学语言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14、汉语在先秦时代就有古代的汉民族共同语。

15、白话是在元代产生的。

16、从 1955 年开始,汉民族共同语称为普通话。

17、方言与共同语相比没有完整的系统。

18、汉语各方言之间有同有异。

19、民族共同语和方言是相对立的。

20、汉语各方言中分布地域最广的是北方方言。

21、现代汉语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

22、现代汉语的新造词以三音节为多。

23、汉字对汉语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24、现代汉语规范化要根据汉语的历史发展规律。

三、单项选择1、现代汉语的标准音是()A. 北方语音B. 北京语音C. 东北语音D. 华北语音2、现代汉语的基础方言是()A. 北方话B. 官话C. 北京话D. 华北方言3、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是()C. 著名现代作家作品D. 现代口语A. 北京话语法 B. 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语法4、从方言区划分来看,广州话属于()A. 官话B. 湘方言C. 赣方言D. 粤方言5、从方言区划分来看 , 上海话属于()A. 闽方言B. 吴方言C. 客家方言D. 赣方言6、从方言区划分来看 , 长沙话属于()A. 吴方言B. 粤方言C. 闽方言D. 湘方言7、从方言区划分来看 , 南昌话属于()A. 赣方言B. 湘方言C. 客家方言D. 闽方言8、从方言区划分来看 , 厦门话属于()A. 粤方言B. 闽方言C. 湘方言D. 吴方言9、汉语各方言中使用人数最少的是()A. 北方方言B. 吴语C. 湘语D. 平话10、官话方言中使用人口最多的官话是()A 东北官话B 中原官话C 西南官话D 江淮官话11、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A. 英语B. 汉语C. 法语D. 俄语12、我国上世纪80 年代确定的语言文字最重要的任务是()D.A. 促进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B. 促进汉字改革C. 研究和整理现行汉字研究汉语和汉字信息处理问题13、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规范标准是哪一年确定的?()A.1950B.1955C.1956D.19581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哪一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A.第 9条 B 第 10条 C. 第19条 D. 第 20条(15、我国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从哪一年开始实行的)A.1994B.1995C.1996D.1997(四)多项选择1、属于古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是()A. 雅言B. 通语C. 官话D. 普通话2、对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具有推动作用的运动是()A. 五四运动B. 古文运动C. 白话文运动D. 国语运动3、联合国规定的工作语言有()A.英语 B. 法语 C. 俄语 D. 汉语4、下列方言属于官话区方言的是()A. 济南话B. 哈尔滨话C. 郑州话D. 兰州话5、客家方言分布的省份有()A. 广东B. 广西C. 河北D. 河南6、现代汉语的语音特点是()A. 没有复辅音B. 元音占优势C. 有声调D. 音节较短7、现代汉语的词汇特点是()D. 广泛用词根复合法A. 单音词占优势B. 双音词占优势C. 语素都是单音节构词8、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是()A. 语序和虚词重要B. 量词丰富C. 有语气词D. 词类和句法成分一一对应9、借用汉语词的语言有()A. 日语B. 朝鲜语C. 越南语D. 英语10、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确定的语言文字工作的任务是()A. 促进汉字改革B. 推广普通话C. 实现汉语规范化D. 实现汉语标准化11、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确定的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A.大力提倡 B 大力推广 C. 积极普及 D. 逐步提高12、与普通话差别最大的两种方言是()A. 粤方言B. 吴方言C. 赣方言D. 闽方言13、汉语的亲属语言有()A藏语B苗语C壮语D侗语14、以北方方言写的作品有()A. 水浒传B. 西游记C. 红楼梦D. 儒林外史(五)简要回答1、现代汉语的含义是什么?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怎样确立的?3、汉语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哪些阶段?4、现代汉语的地位如何?5、现代汉语方言是如何划区的?6、与古汉语比较,现代汉语有什么特点?7、与汉藏语系其他语言比较,现代汉语有什么特点?8、与印欧语比较,现代汉语有什么特点?(六)事实分析1、普通话为什么以北京地区的语音为标准音,而不以武汉话为标准音呢?2、为什么北方方言会成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3、官话方言的共同特点和主要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三、考研精点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怎样确立的?2、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是什么?3、官话方言的共同特点和主要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4、现代汉语方言官话是如何分区的?5、现代汉语的方言是如何分区的?6、简述方言与共同语的关系?四、参考答案[强化练习](一)名词解释1、(黄伯荣、廖序东先生主编《现代汉语》,以下简称黄本)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胡裕树先生主编《现代汉语》,以下简称胡本)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黄本)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现代汉语既有多种方言,也有民族共同语。

(胡本)现代汉语有广狭二义,广义的包括各种方言,狭义的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邢福义先生主编《现代汉语》,以下简称邢本)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的语言,包括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现代汉语方言。

3、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4、方言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

(二)判断改错1、√2、×书面语和口语的发展不是同步的,前者往往慢于后者。

3、√4、×汉语比汉字产生的早。

5、√6、×普通话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的。

7、√8、√9、√10、×现代汉语语汇在音节上以双音节为主。

11、×现代汉语的修饰语用在中心语前面,英语的修饰语有的用在中心语前面,有的用在中心语的后面。

12、×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不是消灭方言,而是消除方言隔阂。

13、√14、√15、×白话是在唐宋产生的。

16、√17、×方言与共同语都有完整的系统。

18、√19、×民族共同语和方言不是对立的,而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20、√21、√22、×现代汉语的新造词以双音节为多。

23、√24、√(三)单项选择1、B 2 、A 3 、B 4 、D 5 、B 6 、D 7 、A 8 、B 9 、D 10 、C11、B 12 、A 13 、B 14 、C 15 、 B(四)多项选择3 、ABCD4 、ABCD5 、AB6 、ABC 7、BD 8、1、ABC 2 、CDABC 9 、ABCD 10、ABC 11 、 BCD 12 、AD 13 、ABCD 14 、ABCD (五)简要回答1、“现代汉语” 这一术语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用法。

狭义的用法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

广义的用法统指普通话和现代汉语方言。

2、现代汉语的确立有一定的标准: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

3、汉语经历了五个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无文字记录的“史前时期” ,这个时期的语言根据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来分析,不够发达,不够丰富。

第二个阶段,有文字记录的上古时期,先秦时代。

由于书面语言的出现,语言出现整合、规范的可能,如诗歌的由经书面语言的传诵过程,就是一个规范的过程。

第三个阶段,中古时期,两汉到隋唐时代,社会生活相当发达,交流交际的频繁化,尤其是书面语言即文字的应用十分广泛,字书(字典)、辞书(词典)对社会的各个层面的文化影响,尤其是文学作品的大量出现,使得汉语的发展、整合十分迅速。

第四个阶段,晚唐至“五四运动”以前,这时由于文学作品的影响,尤其是与口语结合十分紧密的白话文小说的出现和普及,这时期的汉语的书面语言的发展十分的繁荣,因此,书面语言的模范作用,对语言的规范、整合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五个阶段,“五四运动”至今,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成熟时期。

4、(1)从现代汉语使用的人口看,是全世界的语言中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占全球的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其生命力最强大,并且是对世界文明的影响最深远的语言之一。

在历史上对日本、朝鲜、越南的语言的影响非常大。

(2)在国内,现代汉语既是占我国人口 90%以上的汉族人民交际的工具,也是我国各兄弟民族之间,在长期的生存、发展中,共同选择,认定的交际语言——即法定的“国家通用语言” 。

( 3)在国际上,现代汉语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语言。

1973 年 12 月 18 日,联合国的第二十八届大会全体会议一致通过,汉语成为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