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一、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2.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建设
把农田水利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到2020年农田有效 灌溉面积达到10亿亩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 上。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积极推进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建设, 优化水资源空间格局,增加水环境容量。加快大中型灌区建设及续 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完善小型农田水利设 施,加强农村河塘清淤整治、山丘区“五小水利”、田间渠系配套、 雨水集蓄利用、牧区节水灌溉饲草料地建设。
至于三农问题的重要性,那就不言而喻了!
那么问题来了,2016 中央一号文件说些什么?
呵呵!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好多发展三农的措 施哟!我大概记得发展什么新型职业农民,还 有什么绿色发展,有30条具体措施呢!
一、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1.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加大投入力度,整合建设资金,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建设步伐, 到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力争建成10亿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 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整合完善建设规划,统一建设 标准、统一监管考核、统一上图入库。提高建设标准,充实建设内 容,完善配套设施。优化建设布局,优先在粮食主产区建设确保口 粮安全的高标准农田。健全管护监督机制,明确管护责任主体。将 高标准农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将高标准农田建设 情况纳入地方各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内容。
二、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10.加快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
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实施种养 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区域示范工程。积极推广高效生 态循环农业模式。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通过轮作、休 耕、退耕、替代种植等多种方式,对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 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开展综合治理。实施全国水土保持规划。推进荒 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一、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4.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
强化企业育种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种 业企业。实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加快培育优异畜禽新品种。开展 种质资源普查,加大保护利用力度。贯彻落实种子法,全面推进依 法治种。加大种子打假护权力度。
一、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一、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3.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建设
提升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推进林业装备现代化。大力 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 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大力发展智慧 气象和农业遥感技术应用。深入开展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健全 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对基层农技推广公益 性与经营性服务机构提供精准支持,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开展 农技服务。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鼓励支持科技特派员深入一线创 新创业。
5.发挥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引领作用
积极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多种类型的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开展代耕 代种、联耕联种、土地托管等专业化规模化服务。
一、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6.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引导有志投身现代农业建设的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农技推广人 员、农村大中专毕业生和退役军人等加入职业农民队伍。优化财政 支农资金使用,把一部分资金用于培养职业农民。
一、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7.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
大力发展旱作农业、热作农业、优质特色杂粮、特色经济林、木本 油料、竹藤花卉、林下经济。
一、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8.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加大对农产品出口支持力度,巩固农产品出口传统优势,培育新的 竞争优势,扩大特色和高附加值农产品出口。确保口粮绝对安全, 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优化国内农业结构,缓解资源环境压力。
一、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1.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建设
把农田水利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到2020年农田有效 灌溉面积达到10亿亩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 上。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积极推进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建设, 优化水资源空间格局,增加水环境容量。加快大中型灌区建设及续 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完善小型农田水利设 施,加强农村河塘清淤整治、山丘区“五小水利”、田间渠系配套、 雨水集蓄利用、牧区节水灌溉饲草料地建设。大力开展区域规模化 高效节水灌溉行动,积极推广先进适用节水灌溉技术。继续实施中 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扩大开发性金融支持水利工程 建设的规模和范围。稳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行农业用水总 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合理确定农业水价,建立节水奖励和精准补贴 机制,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完善用水权初始分配制度,培育水权交 易市场。深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创新运行管护机制。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护。
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 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
2020/7/3
镇雄县委党校王刚武制作
我们为什么要关注三农问题?
有人说,我在城市就业,不回农村,有人说我出生在城市,压 根就没到过农村,三农问题与我有什么关系?
其实,中国的城市化,对于生活在城市的每一个人来说,无论 是你就业的增长点,还是你商贸活动的增长点,有可能都再次 指向农村。
二、加强资源和高效利用源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 田,大力实施农村土地整治,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 体”保护。落实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坚决防止占多补少、占 优补劣、占水田补旱地,严禁毁林开垦。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 制度,强化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刚性约束,实行水资源消耗总 量和强度双控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