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讨论总结——信息技术能否减少驻伊美军伤亡
在上个星期五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课堂上,全班就信息技术在美伊战争中所发挥的作用等进行了相关问题的讨论。
首先我就这个的问题的背景进行一下说明。
伊拉克战争,又称美伊战争,是以英美军队为主的联合部队在2003年3月20日对伊拉克发动的军事行动,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
到2010年8月美国战斗部队撤出伊拉克为止,历时7年多,美方最终没有找到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反而找到萨达姆政权早已将其销毁的文件和人证。
2011年12月18日,美军全部撤出。
美国为什么要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呢?根据老师的分析,伊拉克在两伊战争中经济倒退了10年,所以伊拉克大量开采石油来恢复经济。
伊拉克的很多输油管道是与科威特共同使用,伊拉克为了独占利益,就对科威特实施了军事打击。
而美国在科威特有经济利益,所以美国就以打击恐怖势力为由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
在战争中信息技术系统显得尤为重要,低质量的通信和低效率的系统轻则浪费金钱,重则置士兵于死地,增加士兵伤亡的风险。
虽然近年来美国的科技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所运用的信息技术存在一系列缺陷。
后来由DARPA研发了一款软件TIGR才弥补了前期战争中一系列缺陷。
(一)我们讨论的第一个问题是结合组织特征的相关知识解释美伊战争中信息系统的效用。
(1)层级制结构;劳动分工明确;专业
化程度高:在战争前期,美对伊是远程导弹打击伊拉克,美英联军先后向巴格达、巴士拉、纳杰夫、摩苏尔、基尔库克、乌姆盖斯尔等十余座城市和港口投掷了各类精确制导炸弹2000多枚,其中战斧巡航导弹500枚。
美军实施的情报自上而下传到指挥系统,指挥系统接到情报后制定决策,下达命令,相关数据再自上而下传到各部。
这样精确的制定决策有利于导弹的准确定位。
(2)组织环境:美军对伊拉克的打击刚开始是远程导弹打击后伊拉克的兵工厂,部队驻防地,美军的这种组织结构对战争是有利的。
但在美军进入近距离巷战阶段,美军需要打击伊拉克的交通运输线路,飞机场,铁路,公路。
显然,随着组织所处环境的变化,原来的组织结构也不适合战争的需求了。
在战争第二阶段,这种多层级的信息传递使信息具有滞后性,不利于信息的及时传递。
(3)组织结构:美军在战争中实施的严格的机械式层级结构,组织层级比较多,是金字塔式的层级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规模作战,但打击伊拉克这种没有层级结构,分散型的部队是不利的。
(4)组织环境:美军在组织文化上实施的是一种绝对服从的组织文化,个人的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而且军队对士兵的素质要求,技术能力很高。
(二)驻伊美军在使用信息系统时遇到了什么困难?从管理,组织,技术层面解释。
在技术上,主要是GPRS的缺陷,早先的GPRS的电量维持时间只有7天,那就要求只有在无人的空旷地才能把GPRS拿出来定位。
大部队在行军过程中运用GPRS很容易暴漏,技术容易被窃取。
技术
覆盖范围小,传输下载速度慢,下载数据时部队需要停驻,此时部队容易遭受攻击。
在管理组织方面美军实行严格的层级化管理,士兵绝对服从上级,美军的情报沟通都是纵向的,要经过繁琐的上下级指挥系统信息才能传递到前线,所以信息往往在途中丢失或被窃取。
(三)驻伊美军如何从TIGR系统中受益
1:TIGR将谷歌地图和维基百科相结合。
士兵用这个系统能访问和发送关于伊拉克的民情,地域和军事行动等情报。
这样报告情报就不用经过繁琐的层级结构式信息能够快速,及时的传递到各级,减少因为信息的滞后性二造成的士兵伤亡。
2:节省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在没有这个系统之前,在信息经过层层上传时要会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3:提高信息的准确性,灵活性。
(四)为什么说TIGR系统是横向技术的成功实施?
TIGR传递情报的方式是纵横立体化的传递方式,这加大了士兵之间的联系,相对于前面所用的单方面纵向信息传递模式来说,它解决了信息滞后性的问题。
纵向情报传递系统对于立体化战争来说是比较有利的,但当战争进入巷战阶段,士兵不了解当地的地理环境,这就使人员伤亡十分严重。
DARPA研发出横向传递信息的系统,它有一个大型中心数据库,里面存储了大量伊拉克当地的地理环境,交通状况,军官信息,美国士兵可以访问这个数据库了解自己周边环境,并且士兵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修改数据库里面的资料。
(五)在未来战争中TIGR对军队有何帮助?
纵横立体化交错信息系统在未来战争中TIGR可以运用于海陆空三维立体化战役,它加大信息共享程度,减少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伤亡,提高了信息的准确性。
而且传输方式多样化,可以使用音频,数码相片和全球定位系统提供信息,加上互联网的运用使传递信息的效率更高。
作者:11级工管四班尹孟月20110963
组员:乔琦20110972
方宁20110879
黄育红20110968
付咪咪20110942
殷雅雯2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