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防工程安全生产保证措施方案

人防工程安全生产保证措施方案

人防工程安全生产保证措施方案
1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
1.1防护位置
基坑临边的四周设置定型防护栏杆。

基坑马道采用48×3.5mm的管材搭建不小于1.2m宽之字形马道。

1.2洞口防护措施
1、电梯井的所有洞口及时覆盖以防人身坠落,不随便移动盖板(采取预留钢筋网的措施);进行洞口作业以及出于工程和工序需要而产生的,使人与物有坠落危险或危及人身安全的其他洞口进行高处作业时,保证按下列规定设置防护设施:
板与墙的洞口,设置牢固盖板、防护栏杆、安全网或其他防坠落的防护设施。

施工现场通道附近的各类洞口与坑槽边等处,除设置防护设施与安全标志外,夜间设红色示警灯。

2、洞口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防护栏杆,加盖板、张挂安全网与装栅门等措施时,保证符合下列要求:
顶板面上短边尺寸小于250mm但大于25mm的孔口,用坚实的盖板盖实并防止挪动移位。

顶板面等处边长250mm~500mm的洞口、安装预制构件时的洞口以及临时形成的洞口,用木板作盖板,盖住洞口。

盖板保持四周搁置均衡,并有固定其位置的措施。

边长500mm~1500mm的洞口,采用贯穿了于混凝土板内的预埋钢筋构成防护网,钢筋网格间距保证不大于200mm。

边长1500mm以上的洞口,四周设防护,洞口下设安全平网。

墙面等处的竖向洞口,凡落地的洞口加装固定防护门,门栅网格的间距不大于150mm。

1.3临时用电安全管理
在临电安全管理方面主要是注意以下各点:
坚持电气专业人员持证上岗,杜绝非电气专业人员进行电气部件的更换或维修。

建立临时用电检查制度,按临时用电管理规定对现场的各种线路和设施进行
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并将检查、抽查记录存档。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架设和使用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

检查和操作人员按规定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使用电工专用绝缘工具。

现场采用双路供电系统,确保电源供应。

临时配电线路保证按规范架设,架空线采用绝缘导线,保证不采用塑胶软线,不成束架空敷设,也不沿地面明敷设。

施工机具、车辆及人员,与线路保持安全距离。

达不到规范规定的最小距离时,采用可靠的防护措施。

配电系统实行分级配电。

现场内所有电闸箱的内部设置保证符合有关规定,箱内电器可靠、完好,其选型、定值符合有关规定,开关电器标明用途。

电闸箱内电器系统统一式样、统一配制,箱体刷统一色,并按规定设置围拦和防护棚,流动箱与上一级电闸箱的联接,采用外插联接方式,所有电箱使用定点厂家的认定产品。

工地所有配电箱均标明箱的名称、控制的各线路称谓、编号、用途等,保持配电线路及配电箱和开关箱内电缆、导线对地绝缘良好,保证没有破损、硬伤、带电体裸露、电线受挤压、腐蚀、漏电等隐患,以防突然出事。

独立的配电系统按部颁标准,采用三相五线制的接零保护系统,非独立系统可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接零或接地保护方式。

各种电气设备和电力施工机械的金属外壳、金属支架和底座按规定采取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护。

在采用接地和接零保护方式的同时,设两级漏电保护装置,实行分级保护,形成完整的保护系统。

漏电保护装置的选择符合规定。

为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能保证现场照明不中断,配电箱内动力开关与照明开关分开使用。

开关箱由分配电箱配电。

开关箱内的用电设备不得一闸多用,每台设备均配有各自开关箱,保证一个开关只控制一台用电设备(含插座),以保证安全。

配电箱及开关箱的周围留有两人同时工作的足够空间和通道,杜绝在箱旁堆放建筑材料和杂物,各种高大设施按规定装设避雷装置,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超过30m;开关箱与其所控制的电气设备相距不超过3m。

电动工具的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工具的电源线、插头和插座保证完好,电源线不任意接长和调换,工具的外绝缘保证完好无损,维修和保管由专人负责。

施工现场的临时照明一般采用低压电源。

结构施工时,在顶板施工中预埋线
管,临时照明和动力电源穿管布线,按规定装设灯具,并在电源一侧加装漏电保护器。

电焊机单独设开关。

电焊机外壳做接零或接地保护。

施工现场内使用的所有电焊机加装电焊机触电保护器。

接线压接牢固,并安装可靠防护罩。

做到双线到位,不借用金属管道、金属脚手架、轨道及结构钢筋作回路地线。

焊把线无破损,绝缘良好。

电焊机设置地点防潮、防雨、防砸。

1.4机械设备防护措施
施工机械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定期进行保养维护,保证安全防护装置齐全有效。

1.5场内材料、构配件等堆(码)放安全管理
场地保证平整坚实有排水措施,模板堆放场地硬化,四周设围栏;材料、构件堆(码)放高度符合有关规定,码放平稳,不靠围墙(挡),以免挤倒围墙(挡)。

1.6高处作业及垂直交错作业安全管理
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其所需料具,列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区域施工负责人对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负责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

施工前,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个人防护用品,未经落实不进行施工。

攀登和悬空高处作业人员以及搭设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人员,均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及专业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并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施工中对高处作业的安全设施,发现有缺陷及隐患时,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立即停止作业。

施工作业场所,所有存在坠落可能的物件,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

高处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均保证堆放平稳,不妨碍通行及装卸。

工具随手放入工具袋;作业中的走道、通道板和马道,随时清扫干净;拆卸下的物件及余料和废料及时清理运走,不任意乱置或向下丢弃,传递物件保证不抛掷。

遇有五级以上强风、浓雾等恶劣气候,不进行露天攀登与悬空高处作业。

因作业必需,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经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的可靠措施,作业后立即恢复。

防护棚搭设与拆除时,设警戒区,并派专人监护。

保证上下不同时拆除。

交错作业时,各工种进行上下立体交错作业时,保证不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下层作业的位置,保证处于依上层高度确定的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之外,否则设置安全防护层。

2 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2.1回填土工程
夯机用后切断电源,保证不在夯机运转时清除积土。

用手推车装运土方,保证注意平稳,掌握重心,不猛跑和撒把溜放,保证不载人,距坑边1m处有阻挡限位装置。

向基坑内倒土方时,保证有专人指挥,土方倾倒范围内,保证不进行其它工作,在机械倒运土时,尤为重要。

土方回填过程中,若施工人员发现边坡有裂缝,立即停止一切作业,待处理和加固后,再进行施工。

夜间回填士方时,施工场地保证保持足够的照明。

2.2钢筋工程施工安全
在钢筋加工场设立钢筋加工操作规程标牌,设专人负责,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使用前,检查机械运转是否正常,是否漏电,电源线保证有二级漏电开关。

钢筋断料、配料、弯折等作业保证在地面进行,不在高空操作。

切断钢筋,待机械运转正常,方准断料,活动刀片前进时不送料。

切断机旁设放料台,机械运转时保证不用手直接靠近刀口附近清料,或将手靠近机械传动部位。

切断机切断短料时,手和刀之间保证保持30cm以上。

2.3模板工程施工安全
人防模板的搭设过程、验收、变形以及拆模派专人对每个环节进行过程控制,并认真监护。

对模板施工前架体体系受力进行核算,确保模板体系安全稳固。

具体模板加固方式及核算详见模板支设专项方案。

材料运到现场后,认真检查构件和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

模板的支设保证严格按工序进行,模板没有固定前,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模扳及其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设置临时固定设施,要牢固可靠,严防倾覆。

用钢管和扣件搭设双排立柱支架支撑梁模时,扣件保证拧紧,横杆步距按发计规定,保证不随意增大。

任何部位模板的拆除严格遵守有关规定,按工艺程序进行。

拆除模板时,作业人员不在同一垂直面上拆除,先检查基槽土壁的情况,发现有松软、龟裂等不安全因素时,在采取防范措施后才进行下人作业,拆下的模板和支撑杆件保证不在离槽(坑)上1m以内堆放,并随拆随运。

拆除高度在3m 以上的模板时,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平台,并设防护栏杆。

拆除时逐块拆卸,保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