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具体案例谈对课堂意外事件的处理

从具体案例谈对课堂意外事件的处理

从具体案例谈对课堂意外事件的处理【案例描述】
这是一节语法课,主要学习句型so…that和such…that。

在对课本内容作了处理后,我要求学生自己用这两种句型造句,并且要求他们所造的句子要贴近生活,符合实际。

任务一布置,学生们一个个认真思考起来,有的还在纸上写着什么。

在几个学生说出了所造句子后,其他学生似乎一下子想不出什么可以说的句子了,一个个眼睛看着教室里的天花板作苦思状,课堂气氛一下子冷了下来。

突然,一位老太太出现在教室的门口。

她叫了我一声“老师”并朝我笑了一下,然后就径直走到她的外孙女兰兰的身边(农村学校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并对她的外孙女说:“天冷了,你要注意别着凉。

这个包里有一件新的毛衣,你会喜欢的。

你学习要努力,听老师的话,菜要吃得好一点,晚上早点睡,你父母很为你操心,他们叫你有空给他们打电话……”。

然后,她又转身对我说:“老师,孩子不听话,麻烦你了。

谢谢你了……”
老太太的说话声使得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来思考刚才布置的句型。

有的在抿着嘴笑,有的在窃窃私语,课堂顿时一片哄乱。

我想马上给学生一顿批评,要求他们集中思想。

可转念一想,这样势必会使原本就枯燥的语法课气氛更加紧张,学生就更不愿意开口说英语了,这样会不利于课堂活动的展开。

而且只要老太太在说话,让学生不分神是很难做到的。

突然,我灵机一动,不妨来一个“将计就计”。

于是,我让老太太把要说的话都彻彻底底地跟外孙女都吩
咐完,并笑着对学生说:“please listen to the granny and then we will have a memory competition.”学生们都静了下来,好奇地望着我,不知我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老太太交待完后,终于十分放心地走出了教室。

接下来,我布置给学生一个任务:what did the granny say?can you make some sentences with so…that or such…that?学生们个个都争先恐后回答,为自己赢得分数。

在学生的回答中,我发现很多学生都能从老太太的话中发掘出so.…that和such…that句型来。

student a: the granny was so kind that she came to see his granddaughter.
student b: lan lan’s parents are so busy that they can’t come back see her
student c: it is such a beautiful sweater that lan lan must like it.
student d: the weather is so cold that lan lan should wear more clothes.
student e: the granny was so worried about lan lan’s study that she asked her to student hard.
为了进一步从老太太的话中挖掘更多的话题,我进一步向学生发问。

teacher: why was she here?
student a : she wanted to give lan lan the new sweater.
student b: she wanted to tell lan lan to work hard.
student c: she wanted to see his granddaughter because she was so worried about her health and study.
teacher: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granny?
student a: she is very kind. student b: she is careful enough. student c: she is a polite granny.
我对学生的回答给予了肯定与表扬,学生们非常高兴,课堂气
氛似乎也活跃起来了。

为了了进一步“煽情”,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我又让学生们来描述一下自己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

学生们一下子来了精神,个个面露喜色,跃跃欲试。

他们一下子从兰兰的外婆想到了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他们个个都有感而发。

其中一个学生是这样说的:
i have a kind and careful grandma. she cares about me so much that she often comes to school to see me and bring me some delicious food. she is also such a careful and serious granny that she even checks my homework though she doesn’t know much about my subjects. she is so humorous that sheoftenmakes me laugh by telling jokes. at home she almost does everything for me. i often tell her that i am not a small child any longerand that i can look after myself. when she hears that, she often says that i should spend all my time on my study. i am very happy and proud that i have such a granny.
i love her.
【案例分析】
说实话,这堂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让我兴奋。

坦白地说,语法课很不好上,上好更不容易,一般都离不开讲解、操练的模式,课堂气氛是很难调动起来的。

学生外婆的出现,反而成就了我较好地完成了这堂课的教学,把一节乏味的语法课变成了一节名副其实的语言实践课。

在真实的情境中,学生的兴趣被大大地激发起来。

他们十分快乐主动地接受信息,加工信息,交流信息,参与活动。

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极至的发挥。

本节课的上半场学生学得有点枯燥乏味。

下半堂课,我简直是如鱼得水,在一边利用突发事件中的这个活教材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了解并掌握所学句型。

同时,又能把“懂得感动,学会感恩”这一德育主题引进课堂当中来,在学习语法句型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可谓一举两得。

【案例反思】
一、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重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强调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并且主动地思考、大胆地实践,最终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有了这种能力,教师才能避免刻板和公式化,才能估量此时此地的情况和特点,以意外造意外,运用适当的手段从意外中得到更大的收获。

二、课堂千变万化,具有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

课堂教学不可能完全按照我们老师的预先设想而发展,常常会出现意外。

而这些意外又可能使我们老师感到尴尬。

我们老师要善于处理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因势利导,冷静处理并驾驭它,运用教育机智、随机应变,科学巧妙地利用各种契机为课堂教学服务。

如果我当时批评了学生,未必就能收到好的效果,或许会使原本就沉闷的语法课更加没有气氛,学生更不愿开口了。

那么,这节语法课的效果也就微乎其微了。

三、英语教学要坚持教学的实践性原则,一定要改变过分重视语法的讲解和传授倾向;在进行语法教学时,一定要努力组织学生运用语法知识进行创造性的语言实践活动,在实践运用中达到语句表达自然流畅,正确规范。

新课标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内容的整合,注重真实情境下学生的语言活动。

如果这节课我一味地让学生进行呆板的句型操练,学生肯定会越来越没兴趣,越没兴趣也就越不想思考,这样下去,学生的思维就会被封死。

如此看来,老师要擅于捕捉发生在身边的活教材,为学生的语言学习创设情境。

只有在活跃且真实的情境中,学生们才能产生积极的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创造性地使用语言。

四、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在于自然地与知识融于一体。

要从教材及每节教学内容的实际出发,结合最近的社会现象及热点问题,或者是结合现阶段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题内容,也可以是结合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寓德育思想于知识的讲授或学习活动之中,
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做到科学性与思想性水乳交融。

所以,作为老师,我们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结构、认知结构、情感结构,运用正确的心理策略,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的各种心理需要进行教学。

语言的交际性和实践性决定了要在语境中、活动中以及在交际中学习英语,感受英语。

因此,教师要精心地组织好教学活动,从而在语境中、活动练习中和交际中向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内容。

这样,既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并形成独立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风情操。

作者单位:
江苏江都市武坚中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