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二节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二节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二节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
教学设计学校:
丰林县红星中学学科:
初中生物学年级:
八年级下授课人:
高媛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第1课时)
教学设计丰林县红星中学高媛
一、概
述本节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第二节的内容,是新课标确立的“健康地生活”这一主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生物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它位于传染病及其预防一节之后。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之一是接种疫苗,那么,疫苗为什么可以预防一些传染病呢?这就涉及到免疫的相关知识。

结合我国现在的疫情防控阶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准确的了解人体免疫系统,用科学的精神去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本节内容的概念多,名词多,又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如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等,因此,通过线上教学怎样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是本节面临的最大难题。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1)、理解掌握人体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的名称及功能。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2)、通过对比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从理性到感性认识的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2、教学难点:(1)、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2)、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间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
学生七年级下学习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已经结合人体生理的内容学习有关卫生保健知识,但不系统和全面;学习免
疫的知识必须以七年级下册人体结构、人体内废物的代谢及上节课传染病等知识为基础,学习本节内容,还可以为学生日后珍惜健康,关爱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打下基础。

八年级学生仍然是感性思维强于理性思维,学生不易理解本节内容,所以在直播课的课中多次使用形象生动的卡通动画,尽量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

五、教学设计思路
1、本节课以复习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知识点入手,
温故知新,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

2、充分利用课本上资料,让学生分析解释资料中的现象,并概括相关知识内容。


过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3、利用多媒体手段,呈现一些器官结构的形状、位置和功能;以形象的动画设计和卡通图片,使
“特异性免疫”“抗原”“抗体”等抽象、枯燥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并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缩短了抽象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在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同时,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4、生物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

学以致用,生命观念的渗透。

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自制多媒体课。

学生准备:预习新课内容。

七、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置情景引入新课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展示上节课的知识问题。

设疑:我们生活中随时都会解除到很多病原体,可是在正常情况下我们仍然很健康,为什么呢?引出本节课课题回忆重点知识点,温故知新。

同时体会到身体免疫力的重要性。

运动之前学生活动得到与生活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

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

一、人体的三道防线
让学生读学习目标:
1、能够说出人体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2、能够举例说明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
3、能够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帮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
展示动画① 说明皮肤具有什么功能?我们知道生物学中,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

保护、阻挡外界病原体运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思考。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欲望。

展示皮肤纵切的结构。

仔细观察图片
黏膜和纤毛② 皮肤还有什么功能?出示教材P79的资料分析。

③ 为什么涂在清洁皮肤上的病原体会很快死亡?说明皮肤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展示“消化道、呼吸道黏膜的结构”,以及黏膜与病原体直接作用的动画,提问,呼吸道黏膜发挥作用?
④ 展示图片:呼吸道消化道的结构图。

人体这些管道系统,表面都有什么结构?
请学生归纳第一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排列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思考。

认真阅读资料,从文字信息中寻找问题的答案,皮肤具有杀菌的功能。

观看图片,理解黏膜的结构,以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深入理解黏膜对病原体的作用。

回忆七年级学习的呼吸道、消化道的纤毛结构。

并回答它具有清扫作用。

回顾所学,全面归纳皮肤和黏膜的功能,阻挡、杀菌以及清扫异物的作用。

通过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形象的得出皮肤的阻挡功能。

以文本资料的形式展示皮肤的功能,培养学生文本分析的能力。

通过直观的分泌物,加深学生对皮肤杀菌作用的理解。

再次渗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培养学生将直观印象与理性思维相融合,运用生物学的观点解决问题。

用所学坚定自身培养良好卫生习惯以及社会责任感。

及时总结,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2、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①过渡:病原体在什么情况下能够突破第一道防线,侵入人体呢?②体内是一个液体环境,其中有消灭病原体的物质吗?播放第二道防线的动画。

引导这种物质是溶菌酶,能够溶解病原体的细胞壁。

思考回答在皮肤破损时,免疫力低下时。

认真观察动画,理解体液中有杀死病原体的物质。

通过教师讲解,理解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自然过渡。

提高分析图片、动画资料的能力。

变抽象为形象,更好的理解第二道防线。

③展示电镜下的图片,当病原体侵入人体时,吞噬细胞会赶到病原体入侵部位,将病原体包围、吞噬、消灭。

④该细胞具有什么功能?⑤当我们身体某处受伤时,伤口为什么会流脓?
请学生归纳第二道防线的功能。

仔细观察,发现这种细胞具有吞噬作用。

从而理解吞噬细胞的含义。

回顾总结,体液的杀菌作用和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培养运用直观印象与理解思维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3、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①病原体在穿越第二道防线的时候损兵折将,可是它们中有一部分,却能逃过两道防线。

人体的免疫系统是不是就束手无策了呢?
展示并讲解身体免疫器官的分布图。

联系生活实际,推测免疫细胞主要存在免疫器官中。

理解免疫器官遍布全身。

自然过渡,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自然引出免疫器官的概念。

结构的学习引出功能的知识。

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组成了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它们又有什么功能呢?请学生自主学习P81内容,
1、什么是抗体?
2、什么是抗原?
3、第三道防线的功能是什么?
播放“第三道防线功能”的流程图并讲解。

思考,大胆推测。

认真阅读,认真听讲,与自己自学所得对比,查缺补漏。

激发学习的欲望。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落实第三道防线的功能。

重难点精讲,突破重难点。

二、区别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①第三道防线中抗体与抗原是一一对应的吗?所以第三道防线具有特异性。

追问:第
一、二道防线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回顾之前所学知识,理解回答,抗原和抗体的结合是一一对应的。

提高学生分析、归纳总结能力。

出示表格,区别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回顾思考,前两道防线对病原体的抵抗没有选择性。

即非特异性。

小组讨论,准确填写表格并交流展示。

区别记忆,效果更好,并锻炼学生的归纳知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①如果三道防线均不能阻止病原体入侵,我们该怎么办?②为了尽量避免生病,我们应该怎么做?引导总结,锻炼身体,健康饮食,作息规律。

希望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更加重视个人身体免疫力的提高。

联系生活实际,回答进行药物治疗。

运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推测提高自身免疫力的方法。

生物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

学以致用,生命观念的渗透。

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八、板书设计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
组成特点功能第一道皮肤和黏膜非特异性免疫阻挡、杀菌、清扫病原体
第二道体液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杀菌、溶解、吞噬病原体
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特异性免疫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九、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里,要掌握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

其中第
一、二道防线,经图片、视频展示,学生能够直观掌握,效果较好。

但是第三道防线中提到淋巴细胞,免疫细胞,免疫器官等多个学术名字,对学生来说有些陌生,为了突破这难点,我让同学们通过查找概念中的关键词,并对概念进行初步了解,之后播放病原体进入人体后第三道防线的作用,使同学们更加深刻理解了第三道防线的功能。

在线上教学,我尽量的让同学们在短时间内找到知识点的关键词,设计简单的问题,提高同学们的参与度;结合选择题,让同学们快速的做出答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