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地下防水 屋面防水及地下室防水混凝土
地下防水 屋面防水及地下室防水混凝土
5、30厚1:3水泥砂浆φ4@200双向配筋,6×6m分格,缝宽10,油膏嵌缝。待晒干后进行下道工序,并刷冷底子油一遍。
6、100厚憎水膨胀珍珠岩块保温(密度小于250kg/m3)
7、找坡层:1:8水泥珍珠岩找坡,最薄处40厚2%坡。
8、屋面混凝土板。
4.3.3保温层施工
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管根固定→保温层铺设→加强层混凝土。
基层清理
穿过屋面和墙面等结构层的管根部位,应用高一级强度等级豆石混凝土填塞密实,管根部位做密封处理,将管根固定。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基层面的灰尘杂物和特殊高起的部位剔凿清理干净,保证板面平整干净。
保温层铺贴
1、保温层应干燥,封闭式保温层的含水率应相当于该材料在当地自然风干状态下的含水率,且≤0.06%(体积比)。保温层干燥有困难时,应采用排气措施,可按间距6m设置排汽槽(槽宽60mm),不大于36m2设置一个排汽孔,排气槽应与加强层、找平层、找坡层的分格缝相对应,排汽槽宜纵横设置,并与大汽连通的排汽管相通,本工程排汽槽直接与层面排气道(卫生间)接通。
4.1.3.8质量检验、验收改性防水层:施工完成整个工序后,由有防水专业作业班组自行检查,检验卷材搭接边和卷材上是否有破损或搭接不够之处,如果发现应及时修补,然后报责任工程师及质检员检查验收,最后报甲方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卷材防水层的施工质量检验数量,应按铺贴面积每100m2抽查1处,每处10 m2,且不得少于3处。
4.1.3.5铺粘第二层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第一层卷材铺粘完毕后自检合格并报甲方验收,合格后方可铺粘第二层卷材,按顺序铺好后,一人从一头卷起,然后点燃喷灯,等15分钟灯化后,距卷材100mm左右用喷灯均匀加热卷材及基层,待卷材表面熔化后,随即向前滚动卷材,滚压时不要将卷材卷入空气和异物,一定要压平压实,两幅卷材短边和长边搭接宽度均不应小于150mm,上下两层和相邻两幅卷材接缝应错开1/3~1/2幅宽,上下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在立面与平面的转角处,卷材的接缝应留在平面上,距立面不应小于600mm。卷材未冷凉之前,用开刀把边封好。
3.3.1.3防水材料应严禁日晒雨淋,并远离其他作业面,并备有足够灭火器及设立防火标识。在施工中进场时应轻拿轻放,并注意现场材料的看护。
3.3.2防水混凝土材料要求(采用商品混凝土):
3.3.2.1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级,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水泥;
3.3.2.2碎石或卵石的粒径宜为5~40mm,含泥量不得大于1.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
4.1.3.6基础底板立面卷材铺贴:待垫层施工完毕后,先在底板外侧砌筑240砖胎模,砖胎模高出底板950mm,墙内侧抹灰找平后,将垫层防水层粘贴至墙顶,用砖或木板压实,然后做防水保护层。在正式铺贴卷材之前,先在立墙与平面交接处做附加层处理,附加层宽度不小于500mm,立面和平面各铺250mm,铺贴卷材应先铺平面,后铺立面,交接处应交叉搭接。从底面折向立面的卷材与永久性保护墙的接触部位,应采用空铺法施工。为避免防水保护层空鼓开裂,应在防水层上用胶灰拉毛或粘粗砂。
4.1.3.9下道工序:在防水层验收后,及时进行保护层的施工。在施工中应注意成品保护防止破坏防水层。
4.1.3.10防水卷材的保护
平面防水层采用40厚C20的细石混凝土作保护层,标高至底板底标高。地下室立面防水保护采用1:3水泥砂浆砌筑120永久性保护墙。
4.2钢筋混凝土自防水施工
4.2.1施工准备
保护墙(详见下图)。
4.2.2施工要点
1)基础底板砼浇筑时,在地下室外墙处留置施工缝。地下室底板及地梁应一次整体浇筑至地梁顶面以上。基础底板砼浇筑时,在地下室外墙处留置施工缝。施工缝留置时,止水钢板连续布置,水平缝和垂直缝连续交圈,接口处采用双面焊,保证焊缝密实。止水钢板开口朝向迎水面。
2)地下室外墙水平和垂直施工缝采用钢板止水带(δ=3mm)留置。
一、编制依据
**医院外科楼工程施工图纸及设计洽商变更;
1.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1.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1.4建筑构造通用图集《地下工程防水》(XJ006);
3.3.1.1卷材防水施工材料:APP防水卷材
3.3.1.2进场材料抽样复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同一品种、牌号和规格的卷材,抽验数量为:大于500卷抽取5卷;100~499卷抽取4卷;小于100卷抽取2卷。同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见证试验,取样数量为验收批数量的30%。
将抽验的卷材开卷进行规格和外观质量检验,全部指标达到标准规定时,即为合格。其中如有一项指标达不到要求,应在受检产品中加倍取样复检,全部达到标准规定为合格。复检时有一项指标不合格,则判定该产品外观质量为不合格。
4.3屋面防水工程
4.3.1施工顺序及流程
施工顺序:一般情况下,由高处向低处施工(先施工高层次屋面,后施工低层次屋面、室外雨罩)。
施工流程:保温层施工→找坡层施工→防水层施工→防水保护层施工。
4..3.2屋面作法
1、保护层:20厚1:3水泥砂浆抹平压光1×1m分格。
2、防水层:4厚APP防水卷材。
4、找平层:满涂胶粘剂一层,用量0.3-0.4kg/m2。
6
卷尺
普通
丈量尺寸
7
滚筒、刮板
普通
压实卷材、涂刷底油
3.4基层要求
3.4.1基层应平整光滑、无起砂、起皮、空鼓、砂眼及凹凸不平等现象。平整度可用2米靠尺检查,最大间隙不大于5mm。
3.4.2阴阳角、转角或有预埋件等处应做成圆弧或八字角。
3.4.3基层应保持清洁、干燥,含水率不大于9%,施工要求时方可施工。
4、雨季施工时,若遇下雨天不得进行保温层的施工,已施工的保温层应采用塑料布遮盖,干燥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保温层采用100厚珍珠岩块,保温板紧靠在基层表面铺平垫稳,不得有晃动现象,相连接缝相互错开,板间缝隙严密,表面与相临两板的高度一致。珍珠岩块保温层采用1:3水泥砂浆点粘法固定,砂浆点距1m。
3、保温层铺贴完成后,在上面30厚1:3水泥砂浆φ4@200双向配筋加强层,6×6m分格,缝宽10并与找平层、找坡层的分格缝相对应,缝内填松散材料。
熟悉图纸及规范,及时组织材料和机具入场。
4.2.2作业条件
1)钢筋、模板及机电预埋等工序完成,办理隐检、预检手续。注意检查穿越外墙或底板的螺栓、管件要加焊止水环或防水套管。止水环必须满焊,环数至少一环。并将落在模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根据施工方案,做好技术交底。
4.3后浇带防水施工
底板后浇带处水平防水做法采用遇水膨胀止水条。墙体后浇带采用钢板止水带,在外墙后浇带外侧焊接80mm厚预制板,在预制板上做防水,再砌120
3.3.2.3砂宜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0%;
3.3.2.4外加剂的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一等品及以上的质量要求;
防水卷材施工机具准备
序号
机具名称
规格
备注
1
喷灯
普通
热熔卷材用
2
灭火器
普通
以备消防
3
平铲、扫帚
普通
清扫基层
粉笔
普通
用于划线
5
剪刀、壁纸刀
普通
裁减卷材
3.2施工准备
3.2.1技术准备
3.2.1.1提前编制防水施工方案。
3.2.1.2现场责任工程师提前编制技术交底,及时组织对现场施工操作人员进行针对性现场说明及指导(如阴阳角做法及搭接密封等节点处理)。
3.3材料准备:
3.3.1防水卷材材料准备:
本工程柔性防水采用APP防水卷材,应有生产厂家资质证明书及复检报告。采用的材料和工艺在类似工程中应用过并取得良好的防水效果,经复检及见证取样合格。
在混凝土垫层上距底板结构外皮30mm(防水找平层+防水层)处放施工线,结构外墙砌两皮砖作临时保护墙,水泥砂浆及石灰砂浆抹面后再做防水,将防水甩头至砖墙外,然后再砌筑两皮砖做临时性保护墙。防水卷材外侧表面用1:3水泥防水砂浆抹面。
4.1.1地下室外墙柔性防水工艺流程:
待地下室外墙拆模后,对其表面进行处理。用水泥砂浆抹平穿墙螺杆孔洞,对墙大角及墙底部等阴阳角处理成圆弧,表面浮浆、起砂等打磨干净。4.1.2刚性防水施工方法:抹20㎜厚防水砂浆
建筑
总高
78m
5
防水设计
防水等级
地下工程防水等级为一级;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
防水措施
底板
施工缝
后浇带
C30抗渗等级为0.6Mpa
附加卷材防水
遇水膨胀止水条
钢板止水带(δ=3mm)
膨胀砼
遇水膨胀止水条
附加卷材防水
三、施工部署
3.1总体部署:
(一)根据现场情况,底板平面部位的防水卷材采用点粘法,外墙防水采用满铺法,地下室外墙防水采用有胎自粘性改性沥青表层APP防水卷材。
4.1.3柔性防水施工方法:
4.1.3.1基层处理、验收:防水施工前将防水砂浆层灰疙瘩、浮土用平铲、扫帚清理干净并验收。
4.1.3.2涂刷底油:在清理干净的防水基层上涂刷一道冷底油,均匀不漏地,等底油大约12h以上(或手摸不沾手)达到干燥程度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4.1.3.3节点处理:待底油干燥后,将节点(如局部阴阳角、后浇带等)进行附加增强处理,宽度不小于500mm;附加层应为APP卷材,用喷灯热熔在防水面上,附加层不能有空鼓翘边现象,阴阳角附加层在大面积施工前完成,在附加层整个施工完毕后应有质检人员检查合格后,报请甲方检验合格,进行大面积施工。
1.5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
1.6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1.7**医院外科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