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作者:————————————————————————————————日期:课时课题:第五章第4节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第2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简述光合作用强度的概念;2.分析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三大环境因素;3.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能力目标1.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三大环境因素;2.初步学会构建“光照强度、CO2浓度与光合作用强度关系”的数学模型(绘制坐标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参与“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的合作学习和自我评价;2.体验自主性、探究式学习成功的快乐;重点尝试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难点构建光照强度、CO2浓度与光合作用强度关系的数学模型(绘制坐标曲线图);知识点1.简述光合作用强度的概念;2.分析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三大环境因素;能力点1.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三大环境因素;2.初步学会构建“光照强度、CO2浓度与光合作用强度关系”的数学模型(绘制坐标图);自主探究点根据影响因素画出坐标图易错易混点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训练点三大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拓展点各种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教法与学法讨论交流、自主合作学、问题引导法教学模式三段六步教学法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导入过渡语: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初悉了光合作用的概念,了解了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并简要认识了光合作用的大致过程、实质及意义。
现在让我们作一个简短地回忆:……通过对之前内容的充分复习,一方面可以对所学内容加深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本节课作充分的知识储备。
自主学习并完成学案上的题目一、知识联系上节课我们学习科学家对光合作用探究历程,请说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场所和条件是什么?能用一个化学反应式表示?二、光合作用过程1、人们常常根据反应过程是否需要___________这个条件,将光合作用全过程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大的阶段。
2、光反应阶段(1)光反应的部位在何处?(2)光反应的条件是什么?(3)色素吸收的光能有哪两个方面的用途?(4)光反应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是怎样?试用反应式写出物质变化。
(5)光反应中产生的[H]和ATP到哪里去了?3、暗反应阶段(1)暗反应的场所在何处?(2)暗反应的条件是什么?是否一定不能有光?(3)CO2发生了哪些变化?(4)暗反应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是怎样?试用反应式写出物质变化。
4、比较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区别和联系比较项目光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区别场所条件物质变化能量转化联系5、光合作用的概念学生根据课本已知知识来进行填空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自主学习,基本完成问题通过提问引导,小组讨论,答案基本与标准相符合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探讨中提升,在纠正中认知合作探讨,共同解决困惑提问回答自学学习,展示成果,暴露问题层层深入提问,小组合作,回答问题知识巩固提升知识的总结应用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_吸收_______,将________和________合成为_________并释放出__________,同时将_________转化为_______储存在________和其他有机物中的过程。
6、光合作用的实质物质变化:能量变化:5、绘出光合作用过程的示意图体验成功(1)请分析:光下的植物突然停止光照后,其体内的C5化合物和C3化合物的含量如何变化?(2)请分析:光下的植物突然停止CO2的供应后,其体内的C5化合物和C3化合物的含量如何变化?(一)光照强弱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图(横坐标用光照强度表示,纵坐标用CO2吸收量和释放量来表示光合速率)启迪学生试作曲线图分析:A点:光照强度为0,此时只进行细胞呼吸,CO2释放量表示此时的呼吸强度。
AB段、BC段:随着光照强度加强,光合作用逐渐增强。
B点:光合作用强度=细胞呼吸强度。
C点:最适光照强度下的光合作用强度。
学生思考并尝试回答问题学生在此过程可以讲自己所学知识加以应用精辟总结,贴近标准答案对知识的巩固提升,加深知识的理解初步体验数学模型构建的方法启迪、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知识的实际应用简短小结:从曲线图的分析中,可以得出的结论:真正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双峰曲线问题的讨论重点讲清:7-10 h: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增强而增强。
12 h:温度很高,蒸腾作用很强,气孔大量关闭,CO2供应减少,导致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
C点:午休现象14-17 h:光照减弱,光合作用强度下降。
B、D两点光合作用强度都达到了峰值,但D点相对较低,尝试分析其原因?引导学生分析:D点所在的时刻气温继续升高,植物呼吸作用加强,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增多,因此D点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小于B点。
同种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略小于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3-5℃。
(要求学生做好笔记)关于光合作用的双峰曲线图,是认识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重要的图像,也是近年高考命题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内容。
结合自己的生活知识和刚学的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延伸及讨论点拨与激励学生:提升认知水平,提醒和鼓励学生,高考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要熟悉高考的命题方向和试题命制的特点。
思考:提高农作物光能利用率的有效而适用的措施。
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应用示例探究了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后,再来简要探讨CO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二)CO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根据上面对光照强度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分析思路,尝试完成CO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曲线绘制,并简要解释。
要求学生重点分析曲线上的AB段、B点。
强调“最适CO2浓度”、“在一定范围内…”等表述。
农业生产上通过“正其行,通其风”、增施农家肥等措施,就是适当增大植物行间的CO2浓度,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三)温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温度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实质是什么?【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共同探究了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三大因素(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重点进行了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问题研讨,同学们也多次比较成功地尝试了建立有关数学模型(曲线图的绘制和简单分析)的方法。
过渡语:下面我们可通过当堂的巩固练习和课后的提升训练,来进一步对光合作用原理应用的理解和掌握。
鼓励学生自行分析【课堂巩固练习】1光合作用中光反应阶段为暗反应阶段提供了()A.O2和C3化合物B.叶绿体色素C.H20和O2D.[H]和ATP2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中,没有被消耗掉的是()A、[H]B、五碳化合物C、ATPD、二氧化碳3在光合作用实验中,如果所用的水中有0.20%的水分含有18O,CO2中有0.68%的CO2分子含有18O,那么,植物进行光合作释放的O2中,含18O的比例为()A、0.20%B、0.44%C、0.64%D、0.88%4下列能正确表示光合作用整个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A 光能→ATP活泼的化学能→葡萄糖稳定的化学能B 光能→葡萄糖稳定的化学能→ATP活泼的化学能C 光能→ATP活泼的化学能D 光能→葡萄糖稳定的化学能拓展题哈密瓜盛产于新疆的哈密地区。
在该地区农作物的生长季节里,阳光充沛、昼夜温差大。
请试分析:•为何当地出产的哈密瓜会比其他地区出产的甜?•如果想在福建地区比较甜的哈密瓜,理论上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课后提升训练】(见自主学习丛书)教学反思:为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我认真分析教材、深入研究学情,制定了较为适宜的学习目标。
从课堂的学习氛围上看,同学们思维活跃,能很好地跟着教师预设的教学流程和节奏进行学习。
学生参与课堂不同形式的学习活动非常积极,回答问题能够抓住要点,个别有一定困难的同学,在老师的鼓励、提示和同学的帮助、支持下,也能基本完成对“光照强度影响光合作用强度”这一重点学习内容的认识。
从学生完成问题的情况来看,由于本节课在选题上既注重了比较经典的基础题,又有意识设置了个别有一定深度的高考试题,在着力体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两个方面,都比较明显地体现出了正确的导向和积极的促进作用,注意了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评价和成果共享,使课堂的学习气氛达到高潮。
从教师的课堂教学来看,节奏把握较为恰当;重难点的处理给学生留出了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进行思考;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也因情而调、形式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