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调查中的分析与研究

调查中的分析与研究

第三节 调查中的分析与研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调查与研究的辩证关系;了解分析研究的过程和要求。

能力目标:掌握分析研究的常用方法。

德育目标:学会用唯物辩证的观点分析材料。

教学重点:分析研究的几种方法。

教学难点:调查与研究的唯物辩证的关系。

教学方法:解析法教具安排:幻灯或图板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第二节,教材重点介绍了调查的类型和方法,但是仅仅有了调查的感性材料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调查得来的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使调查研究真正为领导决策服务。

本节将要重点介绍“分析与研究”。

(板书课题:调查中的分析与研究)【讲授新课】一、调查与研究的关系1.“调查”与“研究”的含义“调查”是指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了解客观事物真相的一种感性认识活动;“研究”是指通过对调查材料,进行科学的分析与综合,以求得认识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理性认识活动。

2.调查与研究的辩证关系调查与研究是内涵不同但又紧密联系的两个概念。

调查是研究的基础和前提,研究是调查的发展和深化,两者虽有先后之分,但又互相贯通,彼此渗透,不可分割的。

在调查阶段,调查者必然对接触的材料产生初步的理性分析;在分析研究阶段,又往往对一些问题作材料的补充。

通过这样不断的交替,循环往复,调查研究才能渐趋完善。

二、分析研究的过程和要求1.分析研究的过程分析研究的过程,是调查者在占有了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之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的过程,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所倡导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

(1)去粗取精。

有的比较重要,有的属于次要的,这就需要分析需要筛选,选择能反映事物本质的主要材料,舍弃那些次要的材料。

(2)去伪存真。

调查中所得来的材料,有一些可能是虚假的,因此要对材料进行鉴别核实,舍弃虚假材料,保留真实的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材料。

(3)由此及彼。

调查材料往往是个别的彼此分离的,这就需要把它们综合起来进行分析研究,而不是孤立的、片面的看待。

(4)由表及里。

对材料的认识切忌表面化,应当通过表面的东西发现隐藏在其中的内在联系和内在的规律性。

以上的四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整个过程,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关键,也是秘书人员为领导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信息的关键。

2.分析研究的要求(1)正确的理论指导在分析研究的过程中,秘书人员要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以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准绳,对调查材料的取舍,不是凭着个人情感为转移,而是要看这些材料是否为领导的决策提供全面、准确、即使的信息,是否能协助领导作出切合实际、准确无误的决策。

(2)要实事求是秘书进行调查研究,是为了了解实际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的,不可先入为主,不可为了某种目的而随意剪裁事实。

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克服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才能保证领导的决策建立在正确的基础之上。

(3)要勇于创新调研的主要任务是政府机关的某项决策提供可行性研究,为制定新政策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秘书人员要以敏锐的目光发现新事物,总结新经验。

在分析研究的过程中,防止用静止的观点和僵化的思想分析材料。

(4)边调查边思考秘书人员在调查过程中,要根据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对现实情况进行分析思考,了解现行政策对实际工作有多大的促进作用,还有哪些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值得总结,哪些薄弱环节需要改进等。

三、分析研究的几种方法1.归纳演绎法归纳演绎是人类认识得最早、研究得最充分的两种重要的逻辑思维方法。

归纳是从许多个别或特殊的事物中指出一般原则的思维方法;演绎是从一般性的原则出发,推出特殊或个别事物的方法。

它们反映了客观事物的个别与一般的关系,演绎以归纳为基础,没有归纳,演绎的前提就不可能产生;归纳以演绎为指导,没有演绎,归纳就没有方向。

在调查研究中,归纳和演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矛盾系统分析法矛盾系统分析又叫系统分析,作为一门分析技术提出,主要起源于美国的一些军事研究机构。

这种方法既对分析对象作矛盾分析,研究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从整体出发,分析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及与外部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将这些错综复杂的因素梳理成有层次的体系。

对调研中收集的材料,研究者要从系统出发,认识矛盾,利用矛盾,促进矛盾的转化,最后解决矛盾,从而获得目标优化的整体效应。

3.联系对比分析法这种方法通过对具有可比性的不同事物之间单方面或多方面的相互比较,发现事物的特性、实质、规律,鉴别优劣、得失,确认相关效应,找出促进或防范的措施。

通常用纵向比较法肯定成绩,预测未来;用横向比较法找出问题和差距,指导下一步工作。

【案例分析】请同学们看投影:案例:一些秘书人员搞调研,连最基本的调查方式都不懂,有的先给农民群众讲一通大道理,有的“东一鎯头西一棒槌,还有的和农民聊些无关正题、无关紧要的话题,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去引导农民讲真话、讲实话。

结果,大道理把农民吓住了,问到什么话,回答都是“党的政策好啊”“感谢党!感谢政府”“好得很嘛” “那上级关心的很嘛”等等,听不到实话,得不到收获,所收集的都是一些廉价的“赞扬声”。

你问不到点子上,农民也答不到点子上,你问人家家里几口人,人家就告诉你几口人,养了几只羊,就答几只羊,问话的人感到没趣,答的人也感到你无聊,甚至有些东拉西扯,再加上有的调查人员不会转移话题,访谈进入死胡同,这样当然收集不到什么好的材料了。

还有的秘书在调查前不列提纲,不做调查准备,不阅读相关背景材料,在基层跑了几天,回来后发现还有些要用的东西没调查清楚。

秘书人员应该学习和掌握调查研究的一般常识,如调查的重点是什么?目的是什么?怎样问话?怎样引导?怎样启发被调查对象说真话、说实话?凡此种种,都要靠秘书人员实地体察,摸索出一套调查研究的“绝活”来。

分析问题1:秘书在调查访谈中,应当做到哪些?分析:(1)应当有眼睛向下的虚心态度,与老百姓做朋友,拉近与访谈者的距离;(2)要有灵活的访谈技巧,引导对象说实话、说真话,提供有价值的材料。

问题2:文秘人员如何做好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分析:(1)明确目的,确定项目。

秘书人员的调研项目,有的是领导交付的,有的是秘书部门根据领导的意图选定的,不管是哪一种,都要明确目的,并围绕这个目的把调查事项落实限定为具体事项,尤其是对战略决策性的调查,由于牵涉面广,更需要对调研的目的尽可能地作限制,使范围和项目相对地集中。

如果是自选调查项目,应重点选择对工作有指导意义的问题和老百姓普遍关心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2)掌握相关知识,收集有关资料。

调查前,要围绕调研项目,学习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和有关的专业知识;了解调查对象的历史和现实;收集与调查项目有关的国内外研究资料和理论研究成果资料。

事前准备越充分,调查的效率就越高。

(3)制定计划,拟出提纲。

这是调查能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

计划或提纲的内容大致包括:目的和要求、对象和范围、内容和重点、方法和步骤、时间和进程、组织与分工,等等。

【课堂小结】本节内容是调查研究工作的第二阶段——分析与研究,教材分别介绍了分析研究的过程和要求以及常用的几种方法,调查是研究的基础和前提,研究是调查的发展和深化,两者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调查过程中有研究,分析研究时往往又要补充调查。

所以,不能把调查与研究截然分开,应当在调研结合的循环中,深化认识,提高调查研究的成效。

【板书设计】【课后练习】一、填空题1.调查是研究的 前提 ,研究是调查的 深化发展 。

2.分析研究时,要把 原则 的坚定性与 策略 的灵活性结合起来。

3.在运用联系对比分析法时,通常用 纵向 比较法肯定成绩,用 横向 比较法找出差距。

4.定性分析法也叫作 经验分析法 ,主要是从分析对象的 性质 出发,研究其未来的变化。

5.分析研究的过程,就是对材料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 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的过程。

二、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在通常情况下,调查与研究是相互渗透的,呈交替、结合进行状态。

B.要对调查所得到的材料站在较高的角度去“俯视”,而不能“陷入”材料中拔不出来。

C.在分析研究中,调查者对手中的材料,不能进行加工制作,应保证其完整性。

D.在调查之前、调查之中和调查之后,都有分析研究穿插其中,随时思考,深化认识。

2.对分析研究要求做到“不唯上,不唯书,要唯实”,理解正确的一项是(D ) A.去掉上面的材料,去掉书上的材料,要实际材料。

B.不完全为了上级,不完全为了书本,要为了实际。

C.上级不是唯一的,书本不是唯一的,唯一是实际。

D,不一味地顺从上级,不迷信书本,而要实事求是。

3.分析研究要判断风险,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A.不能解放思想,研究的方案就会保守落后。

B.不能正视现实,就会导致盲目蛮干。

C.既要解放思想,又要脚踏实地。

D.宁可保守一点,也不要冒风险。

4.对定性定量分析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A.专家调查法是定性分析,统计调查法是定量分析。

B.专家调查法是定量分析,统计调查法是定性分析。

C.专家调查法和统计调查法都是定性分析。

D.专家调查法和统计调查法都是定量分析。

5.下列不宜运用抽样调查方法的一项是( B)A民意测验 B案件调查 C物价调查 D收视率调查三、简答题1.简述调查与研究的关系。

参考答案:调查与研究是内涵不同但又紧密联系的两个概念。

调查是研究的基础和前提,研究是调查的发展和深化,两者虽有先后之分,但又互相贯通,彼此渗透,不可分割的。

在调查阶段,调查者必然对接触的材料产生初步的理性分析;在分析研究阶段,又往往对一些问题作材料的补充。

通过这样不断的交替,循环往复,调查研究才能渐趋完善。

2.在分析研究过程中有哪些要求?参考答案:分析研究有如下要求:(1)正确的理论指导。

在分析研究的过程中,秘书人员要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以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准绳,严格执行现行的方针政策。

(2)要实事求是。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克服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保证领导的决策建立在正确的基础之上。

(3)要勇于创新。

要以敏锐的目光发现新事物,总结新经验。

把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敢于提出新见解。

(4)要判断风险。

既要解放思想,敢于创新,又要脚踏实地,正视现实,判断方案实施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各种风险。

(5)边研究边调查。

在调查中要对现实情况进行分析思考,预测新的决策对实际工作所起的作用与影响,及时总结,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检验,这样循环往复,使决策渐趋完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