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桥牌叫牌

桥牌叫牌

一,桥牌叫牌的方式决定一副牌最终定约的方式是通过叫牌,一个叫牌包含两个要素:“阶数”和“将牌(无将)。

叫牌从发牌人(dealer)开始,按照顺时针方向进行。

”后面的叫牌必须高于前面的叫牌。

高于前面的叫牌可以有两种方式:(1)在阶数上高于前者比如:1H-2C;1C-2NT;1D-2D等等。

(2)在同阶以花色级别高于前者。

桥牌规定花色级别从低到高依序为:草花、方块、红心、黑桃、无将。

比如:1H-1S;1H-1NT等等。

一个牌手的叫牌除了实质性叫牌(1C到7NT),还可以选择不叫(pass),一个实质性叫牌之后如果连着三个不叫,叫牌就结束。

比如一副牌东家是发牌人:北东南西Pass 1H 2C2H 3C 3H pass4H pass pass pass在上面的进程中,4H为最终定约,但庄家是南家。

尽管叫出最终定约的人是北,但是庄家是定约方最先叫出最终将牌花色(或者无将)的人。

第一个作出实质性叫牌的人叫“开叫人”,其同伴则为“应叫人”。

在上述叫牌进程中,东家是发牌人,南家为开叫人,北家为应叫人。

对方先行开叫之后,本方的叫牌叫做争叫(或者叫防守叫牌),所以上述进程中,西家为争叫人,东家则是争叫的应叫方。

需要说明的是争叫采取的方式和开叫方完全不同。

在叫牌过程中,还可以叫出“加倍”或者“再加倍”:“加倍”必须是针对对手上一个实质性叫牌,不能对同伴的叫牌做加倍。

“再加倍”必须是针对对手的“加倍”,不能对同伴的加倍作再加倍。

“加倍”、“再加倍”的本意是惩罚对手,如果你认为对方叫的定约打不成,你可以通过“加倍”使得对方的罚分增加(不一定正好增加一倍)。

但是如果你的判断有误,对方打成这个定约,那么对方的得分也会相应增加。

“再加倍”的本意是认为对方的“加倍”判断有误,自己一方是能够完成定约的,通过再加倍使得自己的得分(基本分部分)再翻翻。

但是,如果是你判断错误,那么你们一方打宕定约的罚分也会再翻翻。

“加倍”或“再加倍”之后,同样是连着三个不叫叫牌才结束,如果在加倍或再加倍之后有人做实质性叫牌,那么这个加倍或再加倍就失去作用。

比如:北东南西Pass 1H 2C2H 3C 3H pass4H 加倍 pass passPass最终定约为南家打加倍的4H定约。

加倍之后可以继续叫牌:北东南西Pass 1H 2C2H 加倍 pass 2Spass 4S pass pass加倍再加倍 pass passPass在上面这个进程中多次出现加倍、再加倍,最终定约是是西家主打再加倍的4S定约。

需要强调的是,作为惩罚本意的加倍,尤其是再加倍甚为罕见,因此,叫牌过程的早期加倍往往被赋予其它含义(技术性加倍)。

二,叫牌的核心任务叫牌的根本目的当然是为赢得比赛奠定基础,得更多的正分(或更少的负分)。

叫牌的核心任务是以什么为将牌(或NT)以及叫多高(不成局定约、成局定约或者是满贯)。

最容易的成局定约是四阶高花,其次是3NT,五阶低花由于需要十一墩难度最大,所以即使有低花配合我们也要优先考虑打3NT。

因为这个原因,任何叫牌体系的设计总是围绕着寻找联手间有无八张高花配合展开的。

八张配合的两种基本形态是5-3配合和4-4配合,我们寻找高花配合(当然也包括低花)的方法是:先找5-3配,再找4-4配。

三,开叫条件(二十法则)简单地说我们正常开叫的条件是12HCP以上。

这个说法比较笼统,一般13大牌点都应该开叫,12点缺A一般不开叫。

是否有长套花色也会影响到是否开叫,一般来讲非均型牌可以做出更多的赢墩,我们可以运用二十法则来综合衡量:大牌点加上最长的两套之和达到二十就可以正常开叫。

四,开叫什么?我们把开叫人的牌力范围划分为三个区间:强牌开叫区间:22HCP以上;或者9赢墩以上,大牌实力一般不少于18HCP;常规开叫区间:12HCP-21HCP;弱牌区间:不足10HCP,弱牌区间的牌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可以做阻击性开叫。

(1)常规开叫1H/1S: 12-21HCP,五张以上套;1C/1D: 12-21HCP,三张以上套;1NT: 15-17HCP,平均牌型;2NT: 20-21HCP,平均牌型;(2)强牌开叫2C:22+HCP,或者九赢墩以上大牌点一般不少于18HCP,跟草花无关;(3)弱牌开叫2D/2H/2S:二阶阻击性开叫,一般6-10HCP六张套,特殊情况下可以是五张好套;3C/3D/3H/3S:三阶阻击性开叫一般6-10HCP,6-7套;4C/4D/4H/4S:四阶阻击性开叫一般6-10HCP,7-8套;开叫一阶高花保证五张以上套,这是为了贯彻先找5-3配合;开叫一阶低花只保证3张,开叫一阶低花与其说该花色长,还不如理解为不能开叫高花;均型牌优先开叫无将,1NT(15-17HCP)、2NT(20-21HCP);五,自然叫牌的基本原则所谓自然叫牌就是“有什么叫什么”的叫牌方式。

我们的叫牌方式当然应该是自然叫牌。

自然叫牌通常都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先长后短,先高后低。

应用到开叫就是:当有两个不等长两套可以开叫时,遵循先长后短原则;当有5-5以上两套可以开叫时,遵循先高后低原则(6-5两套往往先当做5-5来叫);另外我们规定,3-3低花开叫1C,4-4低花开叫1D。

一点说明:把一对牌手的叫牌方式总结出来就称为“叫牌体系”或“叫牌法”。

我们教授大家入门的叫牌法是非常简单的,介于“SAYC”(美国黄卡,一种美国的“标准”叫牌法)和“CCBA”(中国桥牌协会标准体系,实际上就是“二盖一进局体系”的一个大众化版本)之间的简化叫牌法。

中国人把类似于这些叫牌法(1C开叫是自然叫)的统称为“自然叫牌法(或体系)”,这个说法并不恰当,也不通行于国际。

希望大家把所谓的“自然叫牌法”与“自然叫牌”的含义分开。

桥牌的叫牌可以看做是一种语言,用来向同伴描述手中持牌情形(牌力牌型),表达自己的诉求。

下面以两种情形为例说明之。

情形一:1NT开叫之后,应叫人也想打无将定约。

开叫人1NT :15-17HCP,平均牌型。

应叫人pass :0-7HCP,不可能进局,因此希望停在1NT定约上;2NT:8-9HCP,应叫人不可能想打2NT(如果是还不如pass),合理的解释是想打3NT,联手有望达到进局需要的25HCP但不肯定,希望开叫人持有15-17的高限(好的16HCP,或者17HCP)时叫3NT,低限则不叫,停在2NT定约上。

这样的叫牌叫做邀叫(invitation,缩写inv.),2NT并不迫使同伴继续叫牌,因此这不是一个逼叫。

逼叫(forcing)可用F表示,不逼叫则为NF;3NT:10-15HCP,应叫人准备就打3NT定约,联手肯定够25HCP,但肯定不够小满贯需要的33HCP。

3NT之后开叫人不能继续叫牌,所以叫做止叫(stop bid);4NT:16-17HCP,联手有望达到小满贯需要的33HCP但不肯定,希望开叫人持有高限牌力叫6NT,低限则不叫。

因此它也是一个邀叫,且不逼叫;5NT:20-21HCP,联手有望达到大满贯需要的37HCP但不肯定,希望开叫人持有高限牌力叫7NT,即使是低限牌力不接受邀请,那也应当叫6NT。

所以这是一个邀叫,但是逼叫的;6NT:18-19HCP,联手肯定够小满贯需要的33HCP,但肯定不够大满贯需要的37HCP,这是一个止叫;7NT:22HCP以上,联手达到大满贯需要的37HCP。

情形二,一阶高花开叫以后,应叫人有支持(3张以上)的叫法。

一阶高花开叫比1NT开叫牌力范围宽广得多,12-21,有十个点的跨度,但是距离4M成局的距离也远得多(差一阶),所以叫牌的安排略有差别。

我们把开叫人的牌力区间划分为:低限12-14(15)HCP;中限15-18HCP;高限(18)19-21HCP。

应叫人在有支持的情况下,应当加上牌型点,一般来说,应叫人持有0-5点可以不应叫,但如是4-5点则不绝对,我们暂时不讨论4-5点的情况。

应叫人6点以上必须应叫,我们把应叫人的持牌也分成低中高限:低限6-9点;中限10-12点;高限12+点。

下面以1H开叫为例。

开叫人1H:12-21HCP,5张以上套。

应叫人如果是低限有支持:1H-2H:6-9点,3张以上支持,简单加叫。

这不是邀叫,更不逼叫。

应叫人叫牌的原因是担心同伴是中限或者高限,如果自己不叫很有可能漏局甚至满贯。

应叫人如果是中限有支持:1H-3H:10-12点,3张以上支持,跳加叫。

这是一个邀叫但不逼叫。

如果开叫人是中限以上实力,肯定会进局或者尝试叫满贯。

即使是低限牌力12-14(15)中的好牌也应该进局,所以说3H是邀叫实际上是针对开叫人是低限牌力而言的。

开叫人只有是低限中的差牌才不接受邀请。

所谓低限中的差牌是指12-13HCP,均型。

如果是低限非均型,那么加上牌型点之后就不是低限中的差牌了,也应该接受邀请。

应叫人如果是高限有支持:是叫1H-4H吗?这样叫是不可取的,应叫人牌力范围巨大,开叫人同样牌力也有10个点的宽度,那么开叫人是否该进一步叫牌就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实际上,如果应叫人是高限有支持,我们会采取迂回的方式应叫其它叫品,比如:1H-2NT;1H-1S;1H-2C;1H-2D等等。

这一部分内容下次可在讨论。

什么牌采取1H-4H的加法?大牌点10点以下,极度配合,通常5张支持,且有边花单缺。

持这样的牌是否会担心打不成4H?一般不担心,就算自己打不成4H,对方也非常有可能打成一个成局定约。

直接叫4H有关煞(阻击)作用。

下面我们再讨论应叫人加叫之后,开叫人该怎么办。

开叫人应叫人1H 2HPass:开叫人低限;3H:开叫人中限,这是一个邀叫,希望应叫持有6-9点中的好牌进局;4H:开叫人高限,这是一个止叫。

需要说明的是,开叫人在开叫时,一般并不计入牌型点,但是应叫人支持以后,确立了将牌,开叫人就可以计入牌型点。

比如开叫人持有:S XXH AQJXXD XC AQXXX5521牌型13HCP,在应叫加叫2H之后应该计入牌型点,因此现在他有16点的价值,进入中限牌力范围,他可以做一个邀叫,比如3H:1H-2H3H假设应叫人持有:S KJXXH XXXD KQXC XXX应叫人认为自己是低限(6-9)中的好牌,因此决定接受邀请叫4H进局。

但是我们会发现4H打不成,甚至3H也有危险。

再假设应叫人持有:S JXXXH KXXD XXXC KXX在3H之后,他会认为自己是低限中的差牌,不接受邀请,停在3H上。

但是我们会发现,4H易如反掌,5墩H+5墩C(要求2-3分布)10墩牌。

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应叫人前一手牌SKJ,DKQ9个大牌点作用极小甚至没什么用处,而后一手HK,CK6个点作用巨大,所起作用远远超过两个K的价值。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次级大牌(K、Q、J)长在长套(或者同伴的长套)上是有用的,长在短套(或者同伴的短套)上是没有大用的,而A总是有用的(但也是在长套上作用最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