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长
【内容简析】
《揠苗助长》讲一个种田人为了让禾苗长得快,一棵一棵地往高里拔,禾苗最后全枯死的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做事要按事物的发展规律,违背规律,就要受到惩罚。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着重引导学生走进自主探究的境界,在自主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有感情地自读自悟自演。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理解并讲出“喘气、巴望、精疲力竭、一大截、揠苗助长”的意思。
2.联系课文,认真读懂每一句话,训练理解句子的能力。
3.懂得做事要尊重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4.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
读懂词语,理解寓言的寓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揠苗助长》录像。
看完以后,你要告诉我这则寓言讲了什么内容。
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提出来。
二、学习《揠苗助长》
1.释题:“揠”是拔,“揠苗助长”就是拔苗助长。
“长”读zhǎng,不读chánɡ。
2.检查预习,扫读生字词。
要求借助拼音拼读生字后自由读课文。
提示几个生字的笔画和写法。
焦急筋疲力竭喘气枯死
3.提难问疑。
(1)指名提难问疑。
a.“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
b.《揠苗助长》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c.《揠苗助长》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请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阅读,看看你能读懂什么。
(3)用下面的句式,说说自己对课文的初步理解。
古时候有个人,因为想让禾苗,就把禾苗,结果。
4.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种田人为什么要揠苗助长?
从哪些词语看出他很焦急?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第1自然段,标画出有关词句。
(2)指名回答,读句子。
“他盼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法帮它们长。
”
(3)“盼望”是什么意思?“天天”“去看”说明什么?
“盼望”是殷切地期望的意思,可以看出他的心情非常急切,所以他“天天到田边去看”,既反映了他时刻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又为他下面采取行动作了铺垫。
(4)“转来转去”“自言自语”说明什么?
“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形象地描绘出他当时急切的心情和焦急的样子。
“我得想个办法帮助它们长。
”这句话表明他下决心,要采取行动,再也不愿等下去了。
同时这句话在第1自然段的结尾,也起到了引出下文的作用。
(5)指名读第2自然段。
(6)出示句子,抓重点词,比较句意。
让学生读句子,讨论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经过讨论,让学生懂得,第二句中用“终于”一词表明种田人费尽心思苦想了好几天,到底想出了办法。
(7)“筋疲力竭”说明了什么?
“筋疲力竭”是形容非常劳累,没有一点力气了。
联系课文内容种田人“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竭。
”说明他下了很大功夫,费了很大的劲。
(8)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种田人做了这件事后,自我感觉怎样?
从什么地方看出来?
种田人告诉儿子“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从“总算”一词可以看出种田人自认为力气没白费,心里很得意。
(9)指名读种田人说的话,从中体会他得意的心情。
5.细读悟道理。
指名读第3自然段,讨论。
(1)禾苗为什么都枯死了?种田人错在哪里?
经过讨论要让学生明白禾苗的生长要靠自己的力量。
人们希望它长得快些,只能采取合理施肥、浇水、适时锄草、灭虫等办法。
如果硬是把禾苗拔高,损伤了禾苗的根,禾苗自然会枯死。
这是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
种田人违背了这个规律,想借助外力强求速成,结果把事情弄糟了,导致禾苗枯死。
(2)学生口头归纳寓意。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事情要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的道理。
(3)让学生联系实际,谈体会。
你在实际生活中,有没有做过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的事情?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可采用分组或全班集体讨论的办法,让学生联系实际,理解寓意。
(4)总结学习方法:初读知大意,读题解题意,精读解句意,细读悟道理。
三、总结
今天通过学习《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我们受益匪浅,不光明白了这则寓言中所含的道理,更重要的是要真正引以为戒,在生活中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四、引申课外阅读
1.介绍成语。
除了今天教给你们的这个成语,老师这里还有好多好多的成语。
请同学们把大屏幕上出现的这些成语一起大声读出来,好吗?
2.推荐书籍。
这么多的成语,有好多我们现在还是只知其词,不知其意。
想更多地去了解这些成语故事,老师介绍你们去新华书店和学校的图书馆走一走、看一看,这本《新编成语故事》(出示书籍)就是老师在我们学校的图书馆找到的。
相信到了那里,你们会有更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