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九讲 机器人控制理论与技术

第九讲 机器人控制理论与技术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研究所2010/09/02
4.2 机器人的轨迹控制
4.2.1 问题的提出 总体思路:从已知的末端执行器轨迹 Xd(t),根据逆运动学问题,求出个关节的 位移 d 、速度 d 和加速度;进而根据动力 学关系求出所需要的关节力矩 n 。 定义伺服误差: E d ,
3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研究所2010/09/02
4.1 机器人控制问题
机器人动力学的特点: 1)、非线性:引起非线性的因数很多, 如:机构构型、传动机构、驱动机构等。 2)、强耦合:某一关节的运动,会对 其他关节产生动力效应,使得每个关节都要 承受其他关节运动所产生的扰动。 3)、时变:动力学参数随关节运动位 置的改变而变化。
X (t) (t) C (t) V(t) T (t)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研究所2010/09/02
4.1 机器人控制问题
4.1.2 控制系统组成结构 机器人控制系统可分为四部分: 1)机器人工作任务,即给定值。 2)机器人本体,即被控对象。 3)机器人控制器,它是控制系统的核心 部分。 4)机器人感知器,即传感器。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研究所2010/09/02
4.1 机器人控制问题
基本控制原则: 1)、尽可能使问题简化。 2)、将复杂的总体系统控制问题尽可能 简化为多个低阶子系统的控制问题。 3)、一般情况下,机器人的基本控制技 术可归结为单关节控制技术和多关节控制技 术,前者需要考虑误差补偿问题,后者可考 虑耦合作用的补偿。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研究所2010/09/02
4.1 机器人控制问题
• 一种控制方案:单轴开环控制
δ q1 control joint1 q1
δ q2
control
joint1
q2
Xd
Inv Kin
q
δ qn
control
joint1
qn
1)动力学模型的不完全。 2)噪声、干扰的存在。
10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研究所2010/09/02
4.1 机器人控制问题
4.1.3 控制性能要求 考虑到机器人的多变量、时变、非线性、 强耦合以及建模困难、干扰因数多等特点, 必须根据实际工作的要求提出合理可行的控 制性能指标。除一般的控制性能指标外,机 器人通常注重如下控制性能要求: 1)在工作空间的可空性。 2)稳定性或相对稳定性。 3)动态响应性能。 4)定位精度、轨迹跟踪精度。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研究所2010/09/02
4.1 机器人控制问题
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通式:
h( , ) b G() D() n
n 为驱动力矩向量。 为广义关节向量, 其中:
nn n D ( ) R h ( , ) R 称 为惯量矩阵, 是离心力、科氏力向量,b R nn 为黏性摩 n G() R 为重力项的向量。 擦系所2010/09/02
4.1 机器人控制问题
控制任务:机器人以指定的速度、精度、运动轨 迹抓取物体。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研究所2010/09/02
4.1 机器人控制问题
• • • • • 规划末端执行器的运动轨迹X(t)。 计算机器人关节向量θ(t)。 计算控制关节力矩C(t)。 控制电流或电压V(t)。 电动机输出力矩T(t)。
E d
问题:为使伺服误差趋于零,如何计算驱 动力矩或如何设计控制器?
15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研究所2010/09/02
4.2 机器人的轨迹控制
4.2.2 单关节轨迹控制 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是高度耦合的。当 机器人在低速小负载运动时,各关节动力学 特性中的重力和关节间耦合可以忽略,当惯 量参数变化不大时,机器人可以采用单关节 位置伺服反馈控制来实现有效的控制,使机 器人的控制问题大大简化。并在实际中得到 大量的应用。 单关节伺服控制技术原理是在机器人各 关节单独控制时,采用经典反馈控制方法, 根据稳定性和误差设计准则,设计线性反馈 控制器。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研究所2010/09/02
4.1 机器人控制问题
• 另一种方案(半闭环):
δ q1 control joint1 q1
δ q2
control
joint1
q2
Xd -
δ x
J-1
δ q
q
x
δ qn control joint1 qn
Forward Kinematics
从关节传感器引回反馈,构成反馈控制系统。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研究所2010/09/02
4.1 机器人控制问题
针对一些特殊用途的机器人,还可以进一 步提出一些性能要求。如仿人机器人,他的 关节多达32个以上,并双足行走: 多轴运动协调控制。 高稳定性。 位置无超调、动态响应速度快。 处理器具有很高的处理速度。 具有较高的智能。 结构紧凑。
4.1 机器人控制问题
4.1.1 前 言
何为是机器人控制问题? 根据具体的性能指标和要求,基于机器人 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设计其控制系统及控制 算法,使机器人能按要求正常工作的理论与技 术方法。 机器人控制技术的内容: • 机器人轨迹控制。 • 机器人力控制(柔顺控制)。 • 机器人分解、协调控制。 • 机器人高级智能动态控制。 • 多机器人协调控制。 • 等。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研究所2010/09/02
4.2 机器人的轨迹控制
轨迹控制问题: 在给定期望运动轨迹情况下,选择一种 控制策略,在关节驱动力矩的作用下,使机 器人再现该运动轨迹。 该控制策略应对初始条件误差、传感器 噪声、模型误差等应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这里,一般不考虑驱动器的动力学问题, 并假定可以对关节施加任意的力矩。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研究所2010/09/02
4.1 机器人控制问题
机器人控制系统硬件:一般包括三部分: 1)感知部分, 2)控制装置:基于高性能微处理器,多处 理器技术。 3)伺服驱动部分。 机器人控制系统软件: 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 机器人控制算法。 机器人的控制需基于计算机控制理论与技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