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性阑尾炎的手术治疗体会

急性阑尾炎的手术治疗体会

急性阑尾炎的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深入总结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的临床体会。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3月~2013年3月采用手术治疗方式的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治疗。

结果60例患者全都痊愈出院,腹部切口无任何感染情况,并未出现肠梗阻情况。

结论一旦确诊为阑尾炎应尽早接受阑尾切除术,阑尾切除术属于临床上一个比较小的手术,但是其手术操作性较差,所以,必须认真实行每1例手术。

标签: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体会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外科急腹症中最常见的疾病,青壮年患该病的几率最高,以右下腹有固定压痛点、转移性右下腹痛为主要临床特征,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1]。

手术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首选方式,笔者对本院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希望对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主要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纳入研究。

其中男性28例,女性32例。

年龄18~75岁,平均(34.6±10.2)岁。

发病至入院间隔2~36 h,平均(11.7±6.2)h。

其中坏疽性阑尾炎21例(35%);化脓性12例(20%);单纯性18例(30%);阑尾周围脓肿9例(15%)。

1.2临床表现与诊断本组60例初期有中上腹或脐周疼痛,逐渐转移至右下腹肚脐周围。

疼痛逐渐加强,呈阵发性或持续性胀痛和钝痛。

右下腹压痛明显(多为麦氏点),以阑尾部为中心,向四周辐射。

胃肠道症状明显。

本组60例均出现反射性恶心与呕吐,且多与早期腹痛同时发生。

本组9例因并发腹膜炎,而在晚期仍有上述症状。

早期出现乏力与头痛。

随着阑尾炎症持续,病情逐渐加重,本组60例均出现发热症状,一般不超过38℃。

本组26例出现腹膜刺激表现,包括腹肌紧张、肠鸣音微弱以及反跳痛等。

本组7例出现腹部包块,均为阑尾周围脓肿。

辅助检查WBC计数明显超过正常值。

X线平片提示存在右下腹局限性结气。

笔者结合基层外科工作经验,将阑尾炎术前诊断要点总结如下:①持续性右下腹痛,转移性或固定性的,多为阵发性。

随病情发展,疼痛加剧,频率增高。

②典型的麦氏点压痛,可伴有腹膜刺激(如腹肌紧张等)。

③发热,一般有低热,可有寒颤,可存在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

④血常规WBC计数及嗜血中性粒细胞升高。

通常满足至少3项上述指征,即可诊断。

1.3方法我院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本组患者。

行硬膜外麻醉,取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处作为手术切入点。

切口长度为3~5 cm,逐层切开腹部组织,直视查看腹内情况。

在确定未出现内出血、黄体破裂和胃肠道穿孔等情况时,寻找回盲部,并依次找准阑尾。

先分离阑尾周围的粘连组织,再对阑尾系膜进行清
理直至阑尾根部。

离阑尾根部0.3 cm处钳夹,将阑尾切除,对残端进行处理后,再行缝合包埋。

在确定无出血症状后,即可依次将腹膜逐层缝合[2]。

2结果
60例患者痊愈出院,腹部切口无任何感染情况,并未出现肠梗阻情况。

3讨论
由于患者日常饮食不当造成体内菌群异常、阑尾腔梗阻,从而引起急性阑尾炎。

另外其临床症状无明显特征,极易被漏诊或误诊,一旦没有实施有效的处理措施,就会造成很多并发症的产生,护理干预在阑尾炎手术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3.1手术时机的选择治疗急性阑尾炎最科学合理的方式是手术治疗,要求在发病72 h内接受手术,大多数都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然而由于急性阑尾炎临床症状较多,临床干预较早,例如服用止痛药、抗生素等等,这些行为会掩盖病情,造成大多数患者丧失最佳的手术时机。

然而患者就诊时如果阑尾炎周围出现脓肿,必须先进行药物治疗,只有等到脓肿消除后,再过3个月或6个月再接受阑尾切除手术。

然而有关研究指出确定切口位置后再进行手术切开引流。

切开引流以引流为主,若阑尾显露较多必须切除阑尾,手术后必须积极治疗,科学使用抗生素。

3.2切口、阑尾包扎及脓肿处理手术切口感染多是由于处理不当所引起的。

阑尾通常运用右侧向斜内下延伸方式,结合较为普遍的阑尾管状与其最大长度,且末端属于盲肠末端。

故针对腹部壁组织非常薄弱或小儿患者,则通常行小切口手术,使疤痕明显、组织损伤、伤口愈合差以及切口感染严重等问题控制到最低。

尽管这里要求小切口,当若不分情况行小切口,则可能出现如萎缩阑尾因其形态小,且位于盲肠末端等因素在切除的过程中,无法顺利完成,极易造成患者神经的损伤,使得阑尾切除手术受到极大的影响。

在手术执行过程中,应与患者的疼痛情况以及病史、切开腹腔后黏液状态等来判断是否选择小切口,必要情况下,应适当延伸切口,确保患者在最佳的条件下完成阑尾切除术。

用钳夹将阑尾以束状切除,注意与切端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出现盲肠回缩掉落的情况,例如:由于阑尾系膜相比之下较为厚实,故应行多次结扎。

对荷包进行缝合时,应当注意观察荷包的大小,不得过小或过大,以防出现遗留死腔和根部埋入困难。

例如阑尾根部出现炎症溃烂和组织脆弱,则应采用钳子齿口迅速将其夹住,缓慢将其拖出,结扎线则运用7号为主。

例如根部阑尾脱落或根部穿孔导致结扎无法顺利进行,则应行穿孔修复缝合对其进行处理。

在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时,通常情况下,首先运用分离钳对其粘连进行分离,再运用吸引器钝性对肠管间、肠管内部以及大网膜内进行冲洗和吸引,将脓肿组织彻底清理后再行常规阑尾切除术。

完成脓液抽取后需为患者注入适量的抗生素,防治出现感染症状。

3.3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阑尾炎患者术后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由于患者术后卧床休息时间较长,容易出现切口感染或是肺部感染,因此护理人员以及家属
应当积极协助患者饮水、排便,并积极进行预防性的广谱抗生素治疗。

因阑尾炎多为混合性细菌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中的大肠杆菌及厌氧菌为主。

同时护理人员还应保持患者身体以及衣物干净,经常协助患者翻身,保持口腔卫生。

总之,采取手术治疗阑尾炎总有效率较高,患者就医时间短,能够尽快缓解患者的痛苦,对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最好按照临床症状及体质特征及时诊断,尽快治疗,特别是反应较为缓慢的老年人患者,常常感觉不到疼痛,早期症状不明显,极易被诊断为胃肠疾病,再加上老年人心血管、淋巴等等组织功能逐渐喪失,阑尾动脉也产生一定的硬化,若急性阑尾炎病情恶化迅速,炎症越来越严重,极易造成阑尾出现缺血坏疽甚至穿孔,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必须早期进行手术,而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合理处理脓液及阑尾残端,只有这样才能降低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治愈率,切实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罗朝正.乡镇卫生院阑尾炎手术312例治疗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127-128.
[2]余云峰.老年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J].中国中医药咨询,2011,2(36):143-14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