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含答案

广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含答案

广东省广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试卷(满分100分时间150分钟)1.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这种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称为( )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问卷法2.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就是( )A.布伦塔诺B.弗洛伊德C.亚里士多德D.冯特3.自我形象受到空前关注就是在( )A.小学阶段B.初中阶段C.高中阶段D.大学阶段4.当—个人的思维发展处于“每个人对问题的瞧法都就是不一样的”时,其思维发展处于( )A.二元论阶段B.多元论阶段C.相对论阶段D.约定论阶段5.心理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流派“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就是德文“gestal t”的译音,其含义就是( )A.行为B.精神C.整体D.人本主义6.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中,“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就是( )A.赫尔巴特B.裴斯泰洛齐C.杜威D.夸美纽斯7.在日常生活情况下,适当控制条件并结合教育教学工作,以引起某种心理活动而进行的心理研究方法就是( )A.观察法B.自然实验法C.实验室实验法D.教育心理调查法8.学生们只在空间与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目的与内容的群体就是( )A.松散群体B.联合群体C.非正式群体D.集体9.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规范与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具有评价意义的特性叫做( )A.品德B.道德C.个性D.人格10.操作性条件反射说认为,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的条件就是( )A.模仿B.认知C.期待D.强化11.教师采用图片、幻灯、电视录像、模型等的直观教学形式属于( )A.模像直观B.实物直观C.言语直观D.操作直观12.将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的心理学家就是( )A.奥尔波特B.卡特尔C.荣格D.斯普兰格13.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就是( )A.保证学生身体的正常发展B.促进现代大工业生产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全面推进素质教育14.由于数学老师讲课很生动,激发了某小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B.低级的动机C.高尚的动机D.远景的间接性动机15.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就是(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与方法的矛盾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与方法的矛盾D.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16.当人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便会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这种心理状态就是( )A.忧愁感B.无助感C.抑郁感D.无趣感17.当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突发事情时,教师能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不失时机地巧妙处理,这表现了教师的( )A.组织管理能力B.教育机智C.独创能力D.表达能力18.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与反思能力就是( )A.教学设计能力B.教学组织能力C.教学决策能力D.教学监控能力19.教案或教学材料初步形成后,向有经验的教师或专家咨询,也可以选取学生样本进行试讲,借此发现不足。

这一方式属于( )A.形成性评价B.即时评价C.同行评价D.总结性评价20.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就是( )A.备课B.上课C.课后辅导D.练习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答案,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共5小题。

每小题2分,计10分)1.知识的学习过程所包括的几个阶段就是( )A.知识的准备B.知识的复习C.知识的理解D.知识的巩固E.知识的应用2.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 )A.注意过程B.保持过程C.动作再现过程D.动机过程E.强化过程3.成败归因理论认为属于稳定归因的因素有( )A.努力B.运气C.任务难度D.能力E.外界环境4.教师效能感包括( )A.低级效能感B.高级效能感C.职业效能感D.一般教学效能感E.个人教学效能感5.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主要包括( )A.对工作热情B.情绪稳定C.认知水平高D.待人亲切E.操作能力强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三维目标就是 、 、 。

2.两岸关系要坚持 与 。

3.备课要做到三备,具体讲就就是 、 、 。

4.格式塔学派认为学习就是通过 过程实现的,学习的实质就是在主体内部构造 。

5.柯尔伯格提出的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就是 、 、 。

6.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就是 与 。

四、简答题(15分) 1.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7分)2.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

(8分)五、论述题(10分)简析“罗森塔尔”效应(又称期望效应)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10分)六、写作(30分)对于学习者,古人云:“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

” “有教无类”。

要求:结合上面两句古诗,自拟题目,写一篇关于“教与学”的议论文,800字左右。

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B 【解析】这就是实验法的释义。

【命题立意】考查研究方法的内涵。

★★★【错因分析】概念理解不足。

2.D【解析】略。

【命题立意】心理学史的典型事件。

★★★★【错因分析】知识掌握欠缺。

3.B【解析】自我形象受到空前关注的就是在初中阶段。

【命题立意】考查学生身心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

★★★【错因分析】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理解不够透彻。

4. B【解析】思维的一元论认为只有一个在此意义下正确的逻辑系统,而多元论则认为存在多个如此的逻辑系统。

【命题立意】考查思维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

★★【错因分析】知识掌握不够全面。

5.C【解析】格式塔来源德文“gestalt”,就是整体的意思。

格式塔学派把学习视为个体主动构造完形的过程。

【命题立意】考查对不同学习理论主要观点的掌握。

★★★【错因分析】知识应用及推广能力有所欠缺。

6.C【解析】“儿童中心论”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儿童的成长,因此教育要从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出发,整个教育过程要围绕儿童转,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杜威。

【命题立意】考查主要教育学家的理论观点。

★★★★【错因分析】对杜威的思想掌握不充分。

7.B【解析】自然实验法与实验室实验法的区别主要就是一个就是在自然条件下,一个就是在实验室里。

在日常生活情况下不属于实验室。

【命题立意】考查不同实验方法的概念。

★★【错因分析】概念掌握不明确。

8.A【解析】题干就是对松散群体的解释。

【命题立意】考查不同群体的概念。

★【错因分析】对群体概念掌握不明确。

9.A【解析】品德就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规范自己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与特征,又称道德品质。

【命题立意】考查品德的定义,及其与道德的区别。

★★【错因分析】定义掌握欠缺。

10.D【解析】斯金纳认为,强化影响着行为发生的概率。

【命题立意】考查行为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

★★★【错因分析】对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解不足。

11. A【解析】模像直观即观察与教材相关的模型与图像(如图片、图表、幻灯、电影、录像、电视等),形成感知表象。

【命题立意】考查直观教学的形式。

★★★【错因分析】知识掌握程度不够。

12.B【解析】卡特尔利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人格特质的一个理论模型,将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

【命题立意】考查不同人格特质理论的主要观点。

★★★★【错因分析】对卡特尔人格特质理论掌握不足。

13.C【解析】马克思的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只有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实现其目的。

【命题立意】考查教育起源论的基本观点。

★★★【错因分析】对马克思劳动起源说理解不够透彻。

14.A【解析】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就是指由活动的直接结果所引起的对某种活动的动机,这种动机很具体,但不够稳定,易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命题立意】考查学习动机不同类型的特点及其应用。

★★★【错因分析】知识理解及应用能力有所欠缺。

15.D【解析】略。

【命题立意】考查德育过程中的基本矛盾。

★★【错因分析】德育部分内容掌握不够。

16.B【解析】这种状态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习得性无助”。

【命题立意】考查心理学的基本知识。

★★【错因分析】理解上的失误。

17.B【解析】略。

【命题立意】考查对教育机智的理解。

★★★【错因分析】理解上的不足。

18. D【解析】略。

【命题立意】考查教学的各种能力的区分。

★★★【错因分析】对教学能力的知识掌握不足。

19.C【解析】略。

【命题立意】考查教学评价的内容。

★★★【错因分析】对教学评价理解不充分。

20.B【解析】上课就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就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命题立意】考查教学工作各个环节的特点。

★★★【错因分析】教学工作基本环节部分的内容理解不够透彻。

二、多项选择题1.ACDE【解析】略。

【命题立意】考查知识学习的过程。

★★【错因分析】对知识学习的过程掌握不够。

2.ABCD【解析】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复制、动机四个子过程。

【命题立意】考查班杜拉社会认知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错因分析】对班杜拉主要理论观点的掌握不全面。

3.CD【解析】任务难度与能力属于稳定因素,努力、运气与外界环境均属于不稳定因素。

【命题立意】考查归因理论。

★★★★【错因分析】对韦纳成败归因理论掌握不足。

4.DE【解析】教师的效能感包括一般教学效能感与个人教学效能感。

【命题立意】考查对教师效能感的识记。

★★★【错因分析】知识记忆不够全面。

5.ABD【解析】认知水平与操作能力不属于人格特征。

【命题立意】考查对人格特征的理解。

★★【错因分析】人格特征范畴界定不明确。

三、填空题1.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与平统一;一国两制3.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4. 顿悟;完形5.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6.自然;适度四、简答题(答案要点)1.(1)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2)设置合适的目标;(3)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4)训练归因;(5)表达明确的期望,合理运用外部奖赏;(6)提供明确、及时的反馈,有效地运用表扬。

【命题立意】考查学习动机的内容。

★★★★2.(1)注意教学材料与内容的编排;(2)改进教材呈现方式;(3)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4)加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训练;(5)加强教学方法的选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6)改进对学生的评价。

【命题立意】考查学习迁移的内容。

★★★★五、论述题(答案要点)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期望的方法来塑造自己的行为,教师的预言似乎自动地应验了,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也有人将之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命题立意】考查罗森塔尔效应的内涵其及教学应用。

★★★六、写作写作中心应围绕题目中所提出的问题,阐释教育理念与自己的观点,注意字数限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