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机构的结构分析一.填空题1.组成机构的基本要素是 构件 和 运动副 。
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件是: 。
2.在平面机构中,每一个高副引入 1 个约束,每一个低副引入 2个约束,所以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公式为F = 。
应用该公式时,应注意的事项是: 正确计算运动负的数目 。
3.机构中各构件都应有确定的运动,但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二.综合题1.根据图示机构,画出去掉了虚约束和局部自由度的等效机构运动简图,并计算机构的自由度。
设标有箭头者为原动件,试判断该机构的运动是否确定,为什么1n = 7 ,p l = 9 ,p h = 121927323=-⨯-⨯=--=h l P P n F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机构有2个原动件,而由于原动件数与机构的自由度数相等,故该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
2.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
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请指明所在之处。
2. (a )D 、E 处分别为复合铰链(2个铰链的复合);B 处滚子的运动为局部自由度;构件F 、G 及其联接用的转动副会带来虚约束。
n = 8 ,p l = 11 ,p h = 1111128323=-⨯-⨯=--=h l P P n F3.计算图示各机构的自由度。
. (c )n = 6 ,p l = 7 ,p h = 313726323=-⨯-⨯=--=h l P P n F(e )n = 7 ,p l = 10 ,p h = 0101027323=-⨯-⨯=--=h l P P n F4.计算机构的自由度,并进行机构的结构分析,将其基本杆组拆分出来,指出各个基本杆组的级别以及机构的级别。
ADE CH G F IBK123456789. (a )n = 5 ,p l = 7 ,p h = 010725323=-⨯-⨯=--=h l P P n FⅡ级组 Ⅱ级组 因为该机构是由最高级别为Ⅱ级组的基本杆组构成的,所以为Ⅱ级机构。
(a )(b )5.计算机构的自由度,并分析组成此机构的基本杆组。
如果在该机构中改选FG 为原动件,试问组成此机构的基本杆组是否发生变化。
n = 7 ,p l =10 ,p h = 0101027323=-⨯-⨯=--=h l P P n FⅡ级组Ⅲ级组当以构件AB为原动件时,该机构为Ⅲ级机构。
Ⅱ级组Ⅱ级组Ⅱ级组当以构件FG为原动件时,该机构为Ⅱ级机构。
可见同一机构,若所取的原动件不同,则有可能成为不同级别的机构。
6.试验算图示机构的运动是否确定。
如机构运动不确定请提出其具有确定运动的修改方案。
(a)(b)(a )n = 3 ,p l = 4 ,p h = 101423323=-⨯-⨯=--=h l P P n F因为机构的自由度为0,说明它根本不能运动。
而要使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必须使机构有1个自由度(与原动件个数相同)。
其修改方案可以有多种,下面仅例举其中的两种方案。
n = 4 ,p l = 5 ,p h = 111524323=-⨯-⨯=--=h l P P n F此时机构的自由度数等于原动件数,故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一、综合题1、试求图示各机构在图示位置时全部瞬心的位置(用符号ij P 直接在图上标出)。
2、已知图示机构的输入角速度1,试用瞬心法求机构的输出速度3。
要求画出相应的瞬心,写出3的表达式,并标明方向。
由相对瞬心13P 的定义可知:L O L O P P P P μωμω•=•13331311所以130313113/P P P P O •=ωω 方向为逆时针转向,(如图所示)3、在图示的齿轮--连杆组合机构中,试用瞬心法求齿轮1与3的传动比ω1/ω2。
1)计算此机构所有瞬心的数目 K=N (N-1)/2=6(6-1)/2=15;2)如图所示,为了求传动比ω1/ω2,需找出瞬心 P 16、P 36、P 12、P 23,并按照三心定理找出P 13;3)根据P 13的定义可推得传动比ω1/ω2计算公式如下1361321613P P DK P P AK ωω==由于构件1、3在K 点的速度方向相同,从而只3ω和1ω同向。
4、在图示的四杆机构中,AB l =60mm, CD l =90mm, AD l =BC l =120mm, 2ω=10rad/s ,试用瞬心法求:(1)当ϕ=165°时,点C 的速度c v ;(2)当ϕ=165°时,构件3的BC 线上速度最小的一点E 的位置及其速度的大小; (3)当0cv =时,ϕ角之值(有两个解)。
解:1)以选定的比例尺1μ作机构运动简图(图b )。
2)求c v定出瞬心13P 的位置(图b ),因为13P 为构件3的绝对瞬心,有133213//B BP AB l v l l BP ωμω===⨯⨯=(rad/s )1330.00352 2.56c c CP v μω==⨯⨯=(m/s)3)定出构件3的BC 线上速度最小的点E 的位置因为BC 线上的速度最小点必与13P 点的距离最近,故从13P 引BC 的垂线交于点E ,由图可得 1330.00346.5 2.56El P E v μω==⨯⨯=(m/s )4)定出0C v =时机构的两个位置(见图c ,注意此时C 点成为构件3的绝对瞬心),量出 ϕ1=°;ϕ2=°5、如图为一速度多边形,请标出矢量AB v 、BC v 、CA v 及矢量A v 、B v 、C v 的方向6、已知图示机构各构件的尺寸,构件1以匀角速度ω1转动,机构在图示位置时的速度和加速度多边形如图b)、c) 所示。
(1)分别写出其速度与加速度的矢量方程,并分析每个矢量的方向与大小,(2)试在图b)、c) 上分别标出各顶点的符号,以及各边所代表的速度或加速度及其指向。
6、解:(1)把B 点分解为B 2和B 3两点,运用相对运动原理列出速度与加速度的矢量方程,并分析每个矢量的方向与大小如下: 2323B B B B v v v +=方向AB⊥AB向下r B B k B B B t C B n C B a a a a a 2323233++=+1212B B B B v v v +=r B B k B B B t B n B B a a a a a a 12121222++=+= AB(B 1,B 2,B 3) V 1123 εωAB V 1123 n2’2CBv pb5 6 1 23 4 7 ηηηηηηηP r ’P r ’44332211r m r m r m r m ===11r m22r m33r m44r m11r m22r m 33r m44r m2233r ms2211r m r m=11221122r m5.11=m 8.02=m 1401=r1802=r=r d W r W dWr W m S s J ω1M 3R 2F π2M er M π2≤δed M ed M F J er M e J max ωmin ωϕed M er M ed M J F 10002=J F 4003=JF 10004=J F 1005=e J max ωmin ωϕ0 a b c d 0er M edM≤δFJ10 60π3/5π π2ϕ)(m N M e ⋅er Mθmin γ240mm600mm400mm500mm28mm52mm50mm72mm50mm40mm20mm60mm50mm40mm150mmmm L AB 20=mmL BC 60=mm L CD 85=mmL AD 50=200mm800mm500mm600mmαm ax α1ωαs 2v 25mm5mm10mm αs()()[]πααααεα2//22/11tg tg z tg tg z a a -+-=3mm αρa αε3mm 020=n α015=β=tαβ3mm 43680'''=β141064.04368sin ;9900.04368cos 00='''='''60mmωα' =1m/s360mm10mm20=α140mmmm mm l /1=με310mm408mm20=α知各齿轮的齿数为Z 1=20,Z 2=40,Z 2ˊ=30,Z 3=40, Z 3′=20,Z 4=90轮1的转速n 1=1400r/min, 转向如图示,试求系杆H 的转速n H 的大小和方向:13、如图十三所示的周转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39,Z 2=78,Z 2ˊ=39,Z 3=20,试求传动比i H3。
图十三 图十四14、在图十四所示复合轮系中,已知各齿轮的齿数为Z 1=17,Z 2=23,Z 2ˊ=20,Z 3=60, Z 3′=20,Z 4=40,构件H 的转速n H =200r/min, 转向如图示,试求轮4的转速n 4的大小和转向。
15、如图十五所示,一大传动比的减速器。
已知其各轮的齿数为Z 1=20,Z 2=40,Z 2ˊ=20,Z 3=60, Z 3′=30,Z 4=80,求该轮系传动比i 1H 。
图十五 图十六10、齿轮1—2—3—4、组成周转轮系H n 与1n 方向相同⇒=-=⨯⨯-=-=--=0,430208030321233113n z z z z n n n n i HH H min/2005/10005/14r n n n H ====齿轮4—5与齿轮组成定轴轮系5n 与1n 方向相反。
16、如图十六所示轮系中,各齿轮为渐开线标准圆柱齿轮,作无侧隙传动,他们的模数也均相等,其转向见图,且已知齿轮1、2,及2′齿数分别为Z 1=20,Z 2=48,Z 2′=20,求齿轮3齿数和传动比i 1H 。
17、如图示行星轮系,已知各轮的齿数:Z 1=Z 3′=80,Z 3=Z 5=20,以及齿轮1的转速n 1=70r /min,方向如图示。
试求:齿轮5的转速n 5的大小和方向。
解:因同轴安装原因齿轮1—2—2‘—3、组成周转轮系76.4202048481113-=⨯⨯-==H Hn n i参考答案⇒-=-'1223r r r r ⇒-=-'1223z z z z 481223=-+='z z z z 202048481002020484811321233113⨯⨯=+-=--⇒=⨯⨯=+=--=H H H H H H n n n n n n z z z z n n n n i⇒-=-=-==214020455445z z n n i min /4002)12(445r n n n -=-=-⨯=第二章 机械的结构分析二、综合题1.n = 7 ,p l = 9 ,p h = 121927323=-⨯-⨯=--=h l P P n F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机构有2个原动件,而由于原动件数与机构的自由度数相等,故该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