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 道路景观规划设计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 道路景观规划设计


道路景观规划的步骤
1、景观主题的产生和整体印象的创造、个性化(对城市、 地区文脉的认识、道路景观的素质调查、道路个性的发现 与表现
2、道路的基本设计(道路的比例、线形设计、道路平面结 构与断面形式
3、要点的概念设计与控制导则(交叉点、桥、站前广场、 停车场、地下出入口、隧道、步行桥、路边广场、小型建 筑物)
• 地下部分:交通设施(地铁、地下通道等) 商业设施(地下街、地下广场等) 能源、通信设施(天然气、电气、通
信电缆等) 排水设施(排水道等)
• 变动因素:季节、气候、时间等
道路景观规划的内容
1. 现状条件分析(包括区域位置、地形特色、周边 建筑构筑物、周边道路交通状况、相邻地段建设 内容及规模);
道路衔接段(道路交叉口、道路桥等)
• 沿街:建筑物(商业、办公楼、住宅等) 广告牌(小型广告牌、屋顶广告塔等) 围合屏障(屏、栏、绿篱等) 空地(广场、公园、河流等)
• 交通措施:交通指示牌
• 远景:自然要素(山岳、海、湖泊、森林等) 人工要素(塔、城墙、高楼等)
• 人的活动:步行者、自行车、汽车等
• 市区支道
这是小区街坊内的道路,直接连接工厂、住宅 区、公共建筑。车速一般为15~45km/h。断面的 变化较多,不规则分车道。
• 专用道路
有专供公共汽车行驶的道路,专供自行车行 驶的道路和城市绿地系统中步行林荫道等。
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1、道路景观的定义
城市道路景观是在城市道路中由地形、植物、 建筑物、构筑物、绿化、小品等组成的各种物理形 态。城市道路网是组织城市各部分的“骨架”,也 是城市景观的窗口,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
4、道路的修饰(种植用地、树种选定、路面的构成、铺装 材料、车道铺分隔带把车行道分为三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 动车道,连同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有四条绿带。遮荫效果好,在夏季 能使行人和各种车辆驾驶者感觉凉爽、舒适,同时解决了机动车和非 机动车混合行驶相互干扰的矛盾,组织交通方便,安全系数高。在非 机动车很多的情况下采用这种断面形式比较理想。
道路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
城市道路类型
• 城市主干道
(1)高速交通干道 这是连接城市之间或者城市各大区之间的远距离高速交通服务方式。行
车速度在80~120km/h。行车全程均为立体交叉,其他车辆与行人不准使用。 (2)高速交通干道 一般建在特大城市、大城市,与近郊1~2级公路连接,位于城市分区的
边缘地带。服务半径一般在10~40km之间,车速在大于70km/h,全程可为部 分交叉。这种类型干道不允许在干道两侧布置大量人流的集散点。
2、道路景观包含的内容
道路景观是指红线范围以内的行道树绿带、路侧 景观、分隔带景观、交通岛景观以及附设在红线范 围以内的游憩林荫路等。立交桥景观以及停车场景 观也属于带路景观的范畴。
城市道路景观的布置方式
• 一板两带式
在车行道两侧人行道分隔带上种植行道树的方式。优点是简单整 齐、用地经济、管理方便。缺点是当车行道过宽时遮荫效果较差,景 观单调,不能解决机动和非机动车辆混合行驶的矛盾。多用在小城市 或者车辆较少的街道。
• 四板五带式
利用三条分隔带将车道分为四条,使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都分上下 行,个车道互不干扰。优点是车速安全、有保障,缺点是用地面积大。 有时候也采用60cm左右的栏杆代替绿化分隔带以节约用地。
• 道路:道路本体(路面等)
道路植栽(行道树、灌木、树池等) 道路附属物(道路标志、防护栏等) 道路占有物(电线杆、公共汽车站、人行 天桥等)
6. 道路交通规划(包括道路等级、平面形式、交通 方式、人车流系统、停车站场规划等);
7.绿地系统规划(包括不同性质绿地如草地、自然林 地、疏林草地、林下公园、人工水体、自然水体 等的组织);
8.主要种植类型设计(包括种植意向、苗木选择);
9.区域夜景灯光效果布局规划(包括设计意向、照 明形式);
(3)普通交通性干道 这是大中城市道路的基本骨架。大城市又分为主要交通干道和一般交通
干道。干道的交叉口一般在800~1200m为宜,车速为40~60km/h,一般为平 交。
(4)区镇干道 大中城市分区或一般城镇的服务性干道。主要满足生产货运和上下班客
运交通的需要。其特点为行车速度低,一般在25~40km/h,全程基本为平交。 区干道位于市中心与居住区之间,可布置成全市性或分区的商业街,断面要 求考虑人多、货运、公共交通和自行车停放等要求。
道路景观构成要素的基本分类
• 两板三带式
除了在车道两侧的人行道上种植行道树以外,用一条绿化分隔带 把行道树分成单向行驶的两条车道。分隔带上不种乔木,只种草皮或 不高于70cm的灌木。优点是可以减少对向车流之间相互干扰和避免 夜间行车时对向车流之间头灯的眩目照射而发生车祸,有利于绿化、 照明、管线敷设。缺点是仍然解决不了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混合行 驶、相互干扰的矛盾。绿带数量较大,生态效益较显著。适用于高速 公路和入城道路等比较宽阔的道路。
10.各项专业工程规划及管网综合(包括给水排水、 电力电讯、热力燃气等);
11.竖向规划(包括地形塑造、高差处理、土方平衡 表);
12.主要节点设计与重点景观断面控制
主要节点设计与重点景观断面控制,一般情况下 包括以下部分:
A道路典型平面、纵横断面。 B道路各类节点,如:道路平、立体交叉口,公交 站场与路边停车方式,地下通道与天桥,车行与步行 出入口等交通设施的平、纵断面。 C道路与商业、文化、居住、绿地公园、院落等相 关结合部的典型断面。 D车行、非机动车与人流交通的组织方式与相互关 系 E道路内各种市政设施与公共服务小品的外观与材 质设计
2. 自然和人文背景分析;
3. 规划原则和总体构思(包括建设目标、指导思想、 规划原则、总体构思)、道路总体的功能定位与 规划应对策略 ;
4. 道路布局及其导则(包括不同道路要素与用地功 能区的安排及周边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控制);
5.空间组织和景观设计(包括不同功能所要求的不同 尺度空间的组织、不同空间的景观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