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空间合成理论看身体名词的隐喻认知

从空间合成理论看身体名词的隐喻认知

从空间合成理论看身体名词的隐喻认知孔 光(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六系河南洛阳471003)摘 要:不同文化背景下身体名词隐喻具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它们应当经历类似的认知过程。

本文借助Fauconn ier的空间合成理论,从认知角度探讨了身体隐喻的类型。

研究发现,根据类属空间从输入空间纳入基本结构的不同,身体名词的隐喻可以聚合为四种类型:类比型、凸显型、逻辑型和转换型,从而佐证了人类隐喻认知具有共通性的假说。

关键词:合成空间;类属空间;隐喻;身体名词中图分类号:H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544(2004)0120031204Abstract:M etapho rs of body noun s take on differen t featu res in differen t cu ltu res,bu t they shou ld share the sam e cogn itive p rocess.T h is paper p resen ts a cogn itive discu ssi on of m etapho rs of body noun s w ith in the fram ew o rk of Fauconn ier’s b lending space theo ry(1995).M etapho rs of body noun s in differen t cu ltu res fall in to fou r catego ries: analogical,raised①,logical and tran sferring,acco rding to differen t structu res in the generic space in suppo rt of the hypo thesis of m en’s sam e m etapho rical cogn itive p rocess.Key words:b lending space;generic space;m etapho r;body noun s 1.引言当代认知理论认为隐喻是从一个熟知领域向未知领域的映射,是人类认知外部世界的重要工具,人类的概念系统建立在隐喻之上。

人们所熟知的身体名词在人类认知活动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L akoff(1980)把身体名词的隐喻归为“物质和实体隐喻”(m aterial and en tity m etapho r),其功能是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范畴化。

在以往的隐喻研究中,偏重于强调特定文化对隐喻的影响,认为文化具有鲜明民族特性,是在特定自然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进而研究不同语言隐喻中所表现出的特定文化背景因素。

身体名词主要用来例证不同文化背景下隐喻的差异性,但对身体隐喻共性研究被长期忽略。

Fauconn ier(1995)的空间合成理论(b lending space theo ry)建立在心理空间的基础上,可以对隐喻的推理机制进行细致的、程序化的描述和解释,能够在考虑文化差异的同时研究隐喻的共性,标志了当代认知理论的最新进展。

国内对合成空间理论还处在介绍和描述阶段,利用空间合成理论具体分析隐喻的文章并不多见。

基于此,本文拟通过合成空间的理论探讨人类身体名词隐喻思维的共通性,同时试图提供一个利用空间合成理论研究具体隐喻的范例。

2.理论框架Fauconn ier的空间合成理论(1995)可以对隐喻建构过程中的推理机制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和解释。

Fauconn ier于1985年出版了专著《心理空间》,提出了心理空间(m en tal space)的概念。

合成空间理论正是在心理空间合成性和灵活性的基础上提出的。

“心理空间是人们在进行思考、交谈时为了达到局部理解与行动之目的而构建的小概念包(concep tual packet)”(Fauconn ier&T u rner,1996:84)。

心理空间可建立起一系列的概念,如时间、信念、愿望、可能性、虚拟、位置、现实等。

人们的日常交流就是由话语不断激活的心理空间进行有机联系的结果。

Fauconn ier(1997)认为隐喻过程由两个输入空间开始,进而产生第三、第四空间,即合成空间和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②。

认知和语言过程是在合成空间内完成的,合成空间的核心是其层创结构(em ergen t structu re),它在一定意义上既大于又小于两个输入空间。

小于是因为它只纳入两个输入空间的部分结构,在将输入空间的结构纳入合成空间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例如“W alls have ears.”作为输入空间的“ear”,本身有很多属性,如形状、大小、位置、功能等。

但此处纳入合成空间的只是它能听声音的功能属性。

大于是因为它同时合并了两个空间。

第四空间是指中间类属空间,它纳入了适用于两个输入空间的基本结构框架。

Fauconn ier 和T u rner认为L akoff的两域映射只是多空间投射的一个特例。

合成空间建立在心理空间的基础上,它在哲学上区别于以往的成分分析和组合,它经常包括现实输入空间中并不存在的成分。

因此在合成空间中可以解释一些两空间映射中看不到或解释不清的现象。

为方便起见,本文将情感经验和文化经验单独列入辅助空间。

下面用图1(见下页)来说身体隐喻的推理机制。

为了清楚理解图1,下面以一常见英文隐喻为例进行说明。

如“T he ch ild is the app le of h is eye.”汉语中类似的表达是“小孩是他的掌上明珠。

”图1中,人的身体作为一个整体进入原域空间,所有外部空间进入目标域空间,人体和外部空[7]冯胜利.汉语韵律句法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8]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9]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0]洪堡特.洪堡特语言哲学文集[M].姚小平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作者简介:唐琼玲,广西师范大学外语部讲师,研究方向为英汉对比、英语教学。

收稿日期 2003202210责任编校 彩 吟图1.身体名词的隐喻合成间共有的有机结构进入类属空间,原域空间中“the app le ofthe eye ”的部分特征同时被纳入合成空间,包括:1)the app le of the eye is the mo st i m po rtan t part of the eye ;2)it is veryp reci ou s and i m po rtan t to m an 。

目标域空间中小孩的部分特征包括:1)孩子给他的生活带来乐趣和希望;2)孩子活泼可爱。

同时进入合成空间的还有类属空间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空间的情感因素。

如果这句话是一个邻居说的,听者肯定会触发辅助空间并从中纳入“娇生惯养”的情感因素。

类属空间纳入的基本结构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类比型、凸显型、逻辑性、转换型。

本例属于类比型。

3.分类研究合成空间提供了一个解构隐喻过程的机制,它本身没有提供一个分类的标准。

我们发现类属空间概念和隐喻互动理论具有共通性。

B lack (1962)认为隐喻的两项不是单个的词,而是两个系统,是“相关的常识”。

L akoff 等人认为,在隐喻互动过程中,喻体的结构被映射到本体上,即喻体图式中的位置、关系、特征和知识分别被投射到本体图式上(L akoff &T u rner ,1989:63)。

由此可见,进入类属空间的是两个输入空间的总体相似结构。

下面就身体名词隐喻的四个分类分别作具体分析:3.1类比型类比型隐喻是身体名词隐喻的基本类型,很多都已经固化成了词的隐喻义,即某些学者所说的“dead m etapho r ”。

但是我们有理由认为认知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任何隐喻都将经历一个由创新到固化的过程。

而且,基本隐喻是理解其他各类隐喻的基础,因此具有研究的价值。

原始人的语言中很少有表达抽象概念的词汇,他们对世界的描述不可避免的要借用描写人本身活动的词语,如头、手、脚、口、眼等概念。

他们本来是人体的一部分,当人们将他们用于人以外的其他事物,如山、树等概念或名称时,就出现了隐喻的表达方法。

世界上许多语言都有类似的表达方法,如针眼、山腰、桌子腿、椅子背等。

人们也经常将一些抽象领域类比为人体,相应地将一些人体器官去投射目标空间中居于同样位置的概念。

如汉语中有国手、国脚、元首、党首等。

英语中有“head of state ”,“head ofdepartm en t”,“head m aster ”,“at mou th of the river ”,“at foo t of the moun tain ”等。

日语中有“头株”(首脑,头目)。

比较特殊的是以“头脑”隐喻“人才”,如“头脑流出”(人才外流),“血肉”隐喻“具体内容”,如“血ももある”(有血有肉,形容人厚道或文章有内容)。

这两个隐喻中也是把整个国家或整篇文章与人体进行类比。

这类隐喻的共同点是类属空间内,人体结构作为一个“容器”,身体名词与处于目标空间相同位置的概念形成投射。

生成图2见右栏上。

图2.类比型隐喻合成根据L akoff 的概念隐喻理论,类比型隐喻是简单的映射关系。

它似乎和构建心理空间无关,但是他们同样经历一个空间合成的过程。

下面我们以“head of state ”为例说明这类隐喻的生成特点。

如图2所示,身体部位投射到目标概念的前提是类属空间对有机结构的纳入;其次,合成空间从原域空间和目标域空间纳入了部分显著特征进行类比。

H ead 有以下属性:1)五官的寓所,人体感知的中心;2)大脑的寓所,人体决策的最高层;3)位于人体的最上部;4)不规则的几何体;5)一般人头上有毛发保护。

特指领导人的主要属性:1)消息灵通,接触多种机密;2)可以执行最高决策;3)倍受关注和保护;4)敌方攻击的重要目标;5)原则上没有性别限制。

合成空间在纳入的过程中具有选择机制,在以上所列的属性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个空间属性的前三条进入了合成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在类比的过程中,还包含情感因素的介入。

如“PLA is the backbone of the defen ses .”把“backbone ”投射到“PLA ”上,和“head of the state ”隐喻机制类似,但是我们说这句话时满怀着对人民军队的赞美和热爱,这就是图2显示的合成空间对情感因素的纳入,它不属于任一个输入空间,而是隐喻形成过程中触发的其他心理空间。

这种情感因素的纳入既受社会文化的影响,也受个人因素的制约,如:1)I assign you head of the departm en t .2)H ead of the departm en t w ill com e to receive u s .显然,例1)中附加的是信任和期望,而例2)中附加的是激动和盼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