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培训纲要与发展探讨

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培训纲要与发展探讨

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培训纲要与发展探讨
发表时间:2019-06-13T09:16:46.537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3期作者:刘颖柳演鹏廉建鑫焦科敏付子龙李晋云秦
[导读]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电力企业为我国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国网晋城供电公司山西省晋城市)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电力企业为我国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电力系统包括变电运行和检修两个方面的内容,这二者是相互独立的,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安全生产培训机制的依靠。

国家电网公司为了促进我国电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现在正在不断研发变电运维一体化的新型模式。

本文就变电运维一体化进行了探讨,首先对国内外变电运行与检修模式进行了分析,然后阐述了变电运维一体化的思路、原则和目标,再次分析了变电运维一体化培训内容和任务,最后展望了变电运维一体化的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变电运维一体化;培训纲要;发展探讨
引言
我国电力系统生产一向分为五大专业,即发、变、输、配及调五大专业,其中变电专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分为变电运行专业、变电检修专业。

变电运行专业主要担负变电站的日常运行和管理工作,属于供电企业最主要生产运行单位之一;变电检修专业不仅是确保我国电力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前提,还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基本保证。

就工作内容而言,变电运行专业人员主要工作,是进行变电站设备倒闸的操作、事故应急和运行巡视等;而变电检修专业人员的主要工作,是维护和检修变电站设备的日常。

"变电运维一体化"是我国电网公司于"大运行、大检修"的体系建构中提出,指的是改变传统专业分工生产模式,将变电运行业务和变电检修业务人员重新整个,并逐步实施运维一体化管理和操作,提升工作效益。

1大力推行运维一体化模式的目的
1.1提高安全性与可靠性
在运维一体化模式实行之前,首先,需要派遣专门的工作人员,在固定的时间范围内对设备进行维护,不仅如此,还要对运行工作进行兼顾,由于时间不太固定,就会影响维护工作,使工作难以达到常态化、精益化要求;其次,运行人员在对变电站进行巡视过程中,巡视时间往往较短,即使有时间巡视,但是多抱以走马观花的心态,应付了事,不能真正起到巡视的作用。

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形成,可以定期由专门人员持卡进行巡视,在巡视时,应当仔细认真,最大化地发现问题。

在出现问题以后,应当及时快速进行处理,以此保证电网设备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1.2提升员工综合素质
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实行,可以根据岗位需求,培养出多能复合型人才,其作用可以分为以下四点:第一,运维一体化对员工有较高要求,不仅需要员工一员多能,还需要掌握一门基本技能。

企业可以通过实践培训、专题理论等形式,提高员工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

第二,可以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与有效应用,各单位对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重组,使维护人员与运行人员资源优势互补,人力资源短缺问题得到缓解,工作效率有所提高。

第三,对运行维护、检修、定检等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增加收益、提高工作效率。

变电站发展过程中,最终会走向无人值班趋势,这需要电网公司尝试现代化管理方式。

第四,实现运行与维修人员之间的融合,使员工自我价值有效提升。

在运维一体化模式影响下,维护能够接触与掌握运行工作技能,运行人员也能够学习维护工作,使人才潜力得到最大程度挖掘。

2国内外变电运行和检修模式分析
西方发达国家电网公司的生产管理模式与我国的生产管理模式有本质上的不同,通过对其他发达国家电网公司的管理体系进行研究可以发现,他们的设备运维组织体系具有扁平化的特点,对电网系统进行集中监控,将运行工作和维护工作统一起来,不断精简电网公司的核心业务。

我国电力系统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变电运行和检修正在逐渐分开、相互独立起来,这种发展模式与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历史是相符的,我国在电力事业发展之初基础比较薄弱,电力设备的技术水平和自动化程度均比较低,生产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不足,缺乏素质较高的电力工作人员。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电力事业的发展也较为显著。

3变电运维一体化思路、原则和目标
据相关统计分析,我国在未来20年的用电需求会快速而持续的增长。

国内有研究表示我国在2020年、2030年,其最大用电量会高达14亿千瓦和19亿千瓦。

这一期间电容量会持续增长,因而我国变电专业所面临的任务极为艰巨。

而我国电网公司基于国内电力系统当前形势提出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

其中,变电运维一体化基本思路,是改变传统电力生产模式,即变电运行人员巡视变电站设备和现场操作,变电检修人员检修和维护变电站设备,将变电运行专业人员与变电检修专业人员进行整合重组,使我国变电运维站能够统一负责其变电设备巡视、倒闸操作、带点监测及维护性检修等业务,最终提升变电运维工作效益,并确立"培训先行,素质提升","确保安全,稳步推进"和"合理引导。

激励保障"工作原则。

而以上变电运维一体化思路和原则及目标均是主动而积极的,对于国内电网尽快适应发展需求极为有利,且能创造变电运维管理的先进模式,提升其电力系统劳动生产率。

4变电运维一体化培训内容和任务
我国电力系统中的变电运行管理模式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无人值班模式,其二是有人值班模式。

但是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变电站的智能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有人值班模式的比重逐渐降低,现如今我国大部分变电运行模式都已经开始采用无人值班模式。

为了有利于实现最终的变电运维一体化的目标,电力企业应该适时调整变电运维管理模式,也就是在现有的变电运维模式的基础上来调整变电运行和检修人员,建立科学的运维班小组,根据小组成员各自的能力安排合适的工作人员,让所有工作人员的能力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加强变电运维一体化的教育培训,不仅要加强变电运行和检修人员的理论培训,也要加强工作人员专业实践的培训,不断提高变电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培训。

因为变电运维工作人员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在变电站中尽量不要使用操作难度过大的设备,尽量不要涉及繁杂设备部件的更换工作。

非维护性的检修工作同样也需要进行专业检修,通过对现有的变电运维模式进行更新,有利于提升我国电力生产精益化和专业化水平,促进电力企业未来的长远发展。

5变电运维一体化发展的展望
要想最终实现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就应该从制度、队伍等多方面来开展工作,变电运维一体化未来的发展应该从以下几个方
面开展,第一,迅速提升变电站的智能化水平和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远程调度的技术水平,在电力系统中大力引进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将工作人员从繁重和高风险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为促进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技术保障。

第二,明确变电运维一体化未来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方向,特别是要将简单的维护检修技术提升为高水平的检修技术。

第三,进行变电运维一体化队伍建设,构建运维一体的层级标准,稳步推进变电运维一体化技术的发展。

第四,不断完善变电运维检修管理制度,从制度层面上规范变电运维一体化的长远发展。

第五,定期开展变电运维一体化培训,提高电力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

总之,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发展与实现需要各方面的多方支持,从多个角度来促进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只有这样,我国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发展目标才能最终实现。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对电力能源的需求逐渐提升,对变电运维的要求也有所提高。

随着变电运维人员承担任务的不断加重,就更需要加强变电运维人员的教育培训,强化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系统,让其成为促进我国电力事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力量,这对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有很大的帮助,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效益显著。

参考文献:
[1]曾之贵.基于电网变电运维风险与技术检修的探讨[J].通讯世界,2014(04):67-68.
[2]许荔娟.浅谈送变电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安全管理[J].安全与健康,2012(07):25.
[3]王宏,张怡.供电企业变电运行专业培训过程中的认识和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15).。

相关主题